重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测度与演进

2013-08-18 09:46:36戴中亮
关键词:重庆地区农业部门乡镇企业

戴中亮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重庆 401120)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区域差异很大,在去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张德江同志指出要立足重庆市情,大力实施“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其中,“一统”就是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着力构建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一圈”带动“两翼”,形成城乡区域协调新格局。而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城乡统筹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这一点在重庆地区也毫不例外。因此,研究重庆地区二元经济结构的基本情况就对重庆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重庆二元经济结构的再认识

“二元经济”的概念最初由荷兰经济学家伯克提出,通过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等人的工作,使得“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经济范畴得到多数经济学家的认同,并成为研究发展中国家城乡经济发展的理论前提之一。因此在涉及研究重庆地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问题的多数文献中,典型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就成为制定重庆地区城乡经济统筹发展政策的理论前提。但刘易斯等提出的“二元经济结构”只是一个基本性和宽泛性的概念,当我们研究某一经济区域时必须注意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的特殊性,从而才能更为准确地认识和理解该地区的经济结构特征。基于此种认识,经研究我们发现重庆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而是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所谓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重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乡镇企业为标志的农村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的农业生产部门形成的二元分化结构镶嵌于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之内,从而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交织的经济结构。这就使得我们在制定和执行重庆地区统筹城乡发展政策的时候,需要以上述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为背景,分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在经济发展中各自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重庆地区城乡统筹发展。

二、重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测度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重庆农村工业化开始慢慢兴起,到了90年代初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总产值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达到32.08%。2011年,重庆乡镇企业数量达到75452个,从业人数241.6万人,实现利润285亿多元①。可以说,经过30年的发展,重庆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个完全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独立部门。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之间萌芽并不断壮大,其理想的发展方向是农村工业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全部吸收完毕,并使得农村工业趋向城市现代工业,经济结构也由二元转为一元。但令人遗憾的是,重庆的农村工业并没有完成这一“桥梁”性质的任务。我们的研究发现,重庆的农村工业化不但没有缝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反而在农村经济内部形成了农村工业和传统农业的二元对立,使得农村内部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形成并固化。这样重庆地区就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嵌套而成的双重二元经济结构。

1.模型的选用

当前文献常用的方法是采用二元对比系数来测度一个社会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本文也采用这种方法对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进行实证分析。

某地区t时期二元对比系数Rt=PAt/PBt,其中PAt表示A部门的t时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PAt=Yt/Lt,其中Yt为t时期的A部门的产出,Lt为t时期A部门的就业人数;PBt表示B部门的t时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PBt=Yt/Lt,其中Yt为t时期的B部门的产出,Lt为t时期B部门的就业人数。具体到本文,在测度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时,A部门为农业生产部门,B部门为非农业生产部门。在测度重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时,A部门为农村中的传统农业部门,B部门为农村工业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

2.数据说明和分析

在测度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时,我们采用1997年到2011年间的面板数据,把社会经济分为了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根据其产出和就业人数分别计算其比较生产率,并最终得到城乡二元对比系数(见表1)。在测度重庆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时,我们把传统农业部门和农村工业部门作为农村经济社会的二元,其中农村工业部门又以乡镇企业为典型代表,分别计算其比较生产率,并最终得到农村内部二元对比系数(见表2)。

表1 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

表2 重庆市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程度

资料来源:根据《重庆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

从表1和表2的结果看,在1997-2011年的15年间,重庆城乡的二元对比系数从0.1876下降到0.1495,说明重庆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好转,其情况不断恶化,其表现为城乡生产方式的巨大区别、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和思想文化意识的强烈反差等。同时,农村内部的二元对比系数也从0.3197下降到0.1955,显示农村内部由传统农业部门和农村工业部门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也在不断的加强。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同步的扩大化趋势。图1显示了二者的相互关系。

图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演变趋势图

三、重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机理

在对重庆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测度中我们发现,重庆市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呈现出同步变化的趋势(见图1)。对这一同步变化的演进方式进行合理的解释,既有助于说明重庆市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原因,也阐释了这一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的演进机理。基于此,本部分将从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强化效应”和“反弹效应”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一重要的内容。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效应

如前所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重庆地区在城乡发展政策上开始以“托达罗路径”代替先前的“刘易斯路径”,即以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核心,希望通过农村社会的自身发展,逐步缩小同城市的差距,以逐渐缝合城乡二元差异。但这一政策起效的关键点在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获得一定的来自城市经济的支持,但这一关键性条件在已经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是不存在的。反过来,这种发端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村社会自我发展,一开始就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并在这种影响之下使得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不断强化。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城乡之间形成了一道壁垒,弱化和阻断了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自上而下”的扩散效应,也无法实现极化效应的自动逆转。以资金要素为例,从1997年到2011年,15年间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由6.3亿元增加到198亿元,绝对数上虽然有较大增加,但是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明显慢于财政总支出的增长速度。1997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6.2%,到了2011年这一数据下降为5%。特别是从1998年开始,这一下降趋势更为明显(见图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9年和2011年是财政支农资金在绝对量上大幅度增加的时期,农村内部二元对比系数也有了明显的回升。在信贷资金方面,乡镇企业从各种金融机构中获得的贷款总数从表面上看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但与金融机构向非农行业提供贷款数量相比是呈下降趋势的。1998年,农业贷款总额为20.74亿元,占贷款总额的1.7%,到2011年,上升为234.24亿元,但仅占贷款总额的1.8%;而乡镇企业贷款余额方面,1998年乡镇企业的贷款余额为58.38亿元,占同期贷款总额的4.8%,而到了2011年乡镇企业的贷款余额为351.2亿元,占同期贷款总额的比例反而下降到2.7%。从投资总额看,2011年重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685.9亿元,其中城镇投资709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92.4%,而农村投资仅为586.9亿元,占7.6%。这种情况说明无论是农村中的传统农业部门还是农村中的工业部门,都缺乏顺畅的资金来源渠道,都面临资金不足的窘境。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经济要素流动壁垒,使得先进的城市经济无法对落后的农村经济产生“涓滴效应”。

图2 重庆市财政支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这种局面使得重庆市的农村工业部门为获得更多的生产要素以便更快地发展,不但没有起到作为传统农业部门和城市先进部门之间的桥梁作用,反而不得不向传统农业部门索取各种生产要素,在依赖传统农业部门的同时又伤害传统农业部门,使得传统农业部门更加孱弱;重庆地区的传统农业部门不但要为农村内部的工业部门提供要素支持,还要在城乡二元经济的大背景下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包括资金、青壮年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在背负城市工业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双重负担下,使得传统农业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与农村工业部门渐行渐远,导致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不断深化。

2.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反弹效应

重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在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中的不断强化,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了重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演进的方式、路径和速度。

首先,在重庆工业体系背景下,重庆的乡镇企业的支柱产业是摩托车、汽车配套加工制造业和采掘业等产业②。2011年,乡镇企业增加值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仅占1.5%,第二产业占到80.1%,第三产业占18.4%,说明重庆的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是脱离传统农业的,其更多的是依附于重庆已有的重工业体系,其发展的模式是走资本密集型的道路,其整体发展模式是“城市工业依附型”而不是“传统农业联结型”。

其次,不断发展的重庆乡镇企业两极化的趋势明显,2011年规模以上的乡镇工业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9%,其工业增加值却占到了总增加值的70.5%。这些发展良好的乡镇企业已经意识到陷于农村内部经济系统后在经济要素获取上的困难,因此在从传统农业部门汲取经济要素之后,并没有对传统农业肩负起“反哺”的责任,而是背离和抛弃了曾经抚育过它的传统农业部门,开始独立追赶并寄望于最终融入城市工业部门,逃避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的束缚并反过来利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性优势,但其身后留下的是多数依然落后的乡镇企业和守旧的传统农业部门。与之对应的是,作为城乡统筹关键步骤的城镇化,由于缺乏农村工业和相关产业的有力支持,呈现出“土地城镇化”、“户口城镇化”、“产业空心化”等问题,进一步汲取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各类要素,使得传统农业进一步衰退。

在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传统农业不但未能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中得到发展,反而进一步走向衰落,这一反弹效应使得传统农业与城市工业、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城乡二元反差进一步加深。可以说,正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与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强化效应与反弹效应,使得城乡关系陷入一种“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恶性循环之中。

四、简短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双重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演进方式,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要想实现重庆城乡的统筹发展,就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之间的相互锁定状态,深刻认识到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在城乡统筹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系,改变之前城乡统筹政策中只重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忽视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倾向。基本的思路是将“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政策重点放在农村内部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上,使内外二元经济结构在转换的路径、速率和方向上相互配合与协同,减少它们之间的掣肘,从而最终实现重庆地区城乡社会经济的统筹发展。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

第一,对于重庆地区的传统农业而言,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彻底改造传统农业,走现代农业的道路。针对重庆地区“人多地少”这一农业资源的特点,通过适度的农地流转培育和扶持新型的农业商品生产者,以家庭农场为基础,以特色农产品为对象,以合作组织和农业协会为中介,以企业为龙头,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第二,对于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重庆农村工业的发展,必须转变仅仅扮演城市工业辅助者和追赶者的角色,大力发展和传统农业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如优质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产品链;麻丝毛—纺织—成衣产品链;猪、牛羊养殖、制革—皮衣产品链;生产林—造纸—纸制品及包装产品链;高效经济林—林化工、中成药产品链等,由“城市工业依附型”向“传统农业联结型”转变,通过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传统农业由“被动受哺型”向“主动受益型”转变。

第三,对于城市经济体,首先要破除城乡之间的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加强城乡之间的要素交流和信息沟通,强调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反哺作用,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为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要素支持;其次要充分利用“一圈两翼”等战略规划的有利时机,扩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范围,并在新的规划地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城市经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容纳力度。

注 释:

① 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12》,其他数据如未加以说明,均源于此。

② 数据显示,2007年摩托车、汽车配套加工业制造业占重庆乡镇企业总产值的30%。

[1]蒋永穆,戴中亮.双重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统筹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5(10):22-29.

[2]任保平.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3):36-42.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李孝坤.重庆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研究[J].经济地理,2007(3):414-417.

[5]吴振华,钟 诚,赖景生.重庆城乡统筹水平解析[J].乡镇经济,2008(1):63-67.

[6]刘耀森,杨 勇.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演化历程分析——以重庆为例[J].求索,2010(2):44 -46.

[7]雷 浩,李敏昌.孙中山长江流域开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8]段晓红.促进民族地区财政均衡的转移支付制度探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农业部门乡镇企业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欧盟采取额外措施扶持农业部门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强化会计管理监督 促进农业部门廉政建设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47期)2016-07-14 14:35:47
2012~2015年重庆地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的监测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2
人才培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商(2016年3期)2016-03-11 10:09:46
SWC-WARMS在重庆地区的降水预报性能分析
大孔径浅台阶控制爆破在重庆地区的应用
重庆建筑(2014年12期)2014-07-24 14:00:32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