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北汉族地区“年文化”探微

2013-04-07 03:48琼,杨
关键词:龙灯糍粑

陈 琼,杨 容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鄂东北“年文化”是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深受独特的地理风貌、气候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该地区的“年文化”与其他汉族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且独成一家。

一、饮食文化

鄂东北地区过年饮食文化包括煮腊八、打糍粑、唆鱼刺、磨豆腐、宰年猪、还福等“饮食文化”,是鄂东北最具特色的年文化。

(一)煮腊八。

阴历腊月初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都会用大铁锅煮腊八饭,与平时不同的是:虽以大米为主料,但同时需另加入七种配料:饭豆(红豆)、绿豆、大黄豆(青色)、小黄豆、豌豆、刀豆、花生仁(红皮),按一定比例配置好,与大米一同下锅,烧至六成熟,用筲箕把腊八饭淘出,凉水浇凉,把水滴尽。晚上,把腊八饭置于铁锅内用文火慢慢蒸熟,直到它散发出轻微的锅巴香味,于是腊八饭就大功告成。这种腊八饭色泽微红,且散发出各种豆类的混合清香,米饭黏软、锅巴香脆,入口清香脆软,是当地最具传统色彩的美食之一。

此地的煮腊八寓意主要有四个:首先是寓意“丰收”,人们辛劳一年,煮一顿腊八饭,表示对这一年收成的总结;其次寓意“感谢”,感谢上苍风调雨顺,人们才得以丰衣足食;再次有“祈求”之意,汉文化中的“八”谐音同“发”,腊月初八吃腊八饭有祈求来年收成“大发”之意愿;最后有“团圆”之意,旧时,有很多家庭因生计所迫,家人经常流散各地,常年不归,但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亲人们虽远在天涯,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一同享用这一锅腊八饭,共享天伦之乐。

(二)打糍粑。

打糍粑是当地人的大事情,往往需要几家帮忙,人们通过打糍粑过程中的互帮互助,不仅缓解了劳动力不足带来的困难,而且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感。

糍粑是当地春节乃至整个春季最常见、最方便、最好吃的食品之一,原料是当地第二季产出的上好糯米。糍粑的用途主要有两个:一是招待客人,客人来拜年通常要做一个“汤碗”,表示对客人的尊敬,“汤碗”主要原料便是糍粑;二是作春忙季节家人晚餐之用。二者操作简便,既保证了营养,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是鄂东北地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糍粑的食用期往往达到四个月之久,因此保鲜极为重要:把洗净、晾干的糍粑切成块,没入立春之前的山泉水中,因为此泉水寒冷刺骨,糍粑不会生霉和变酸。

(三)自制的“糖果点心”。

在交通不发达的年代,当地人赶集极不方便,加之农活繁忙,去集市购物的机会很少,但老人、小孩最喜欢的糖果点心又必须置办,于是自制“糖果点心”就成了当地家庭主妇的一项重要任务了,久而久之就成了当地人的习俗并流传至今。

(1)花米果。粘米或高粱与糯米按比例混合搭配籴成米粉,放入少量食用色剂做装饰,用水和匀揉捏成面包状的“碍面团”,放入蒸锅内蒸熟,出锅摊凉后切片晒干。年关时由当地专业爆米花的师傅上门加工,加工方式极具特色:把干米片放入一端封闭、一端留有活扣的橄榄型生铁锅内,放入少量食用油,封住活扣,放置在炉子小火烘烤并不断转动铁锅,火候一到用脚一踩扳开活扣,随着“嗵”的一声,那些花花绿绿的米片像雪花一般喷涌而出,坚硬的米片霎时就变成了又香又脆的大米果,咬时松脆有劲,入口后迅速融化,香味满颊,回味无穷,是老人和孩子最喜欢的上好点心。

(2)苕果,即苕片。原料是当地的白心红薯,把个体小的红薯,洗净蒸熟,由于小红薯粉少不易散开,方便切成小条状或片状;或者是把大个红薯蒸熟去皮捣碎,兑入少许米粉,撒入芝麻,擀成薄片,切成小三角形。两种苕片都要暴晒至干,再用河沙文火炒制,等颜色变黄、质地变硬变脆,就算完成。由于红薯本身具有独特的香气,加上芝麻的香味,使得此地的苕果香味别具一格,是春节期间招待和回赠亲朋好友的佳品。

(3)糯米泡。把糯米浸泡、洗净后蒸熟,掺入少量红色米做装饰,均匀捣散,暴晒至干,然后与河沙混合,文火炒制,晶莹剔透的糯米霎时变成乳白色的泡米花了。这种米花放入热糖水中香气四溢、软硬适中、脆香可口,是过年期间招待客人的必备茶点。

(四)正宗年货与正餐饮食。

(1)“唆鱼刺”。腊月二十四是当地的“小年”(其他汉族地区大多是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是当地人捞鱼的日子。入正年的第一天从捞鱼开始,其寓意为“年年有余(鱼)”,为的是图个吉利。晚餐的主要菜肴就是鱼头(以胖头鱼头为主)清汤火锅,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着酒,吃着鱼头火锅,迎接“年”的正式到来,这就是此地“唆鱼刺”的由来。剩下的鱼身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与其它地区相同的腌制干鱼;另一种则是具有该地区特色的做法:把鱼里脊肉刮下来,打成糊状,配置一定比例的绿豆粉,加入少量姜葱末、食盐均匀搅拌成糊状,然后用小酒杯把“浆糊”一杯杯地放入温热的水中,漂浮而起,用文火煮熟,就成了当地最具特色的鱼丸子,它既去掉了鱼的腥味,又有鱼肉的香气,口感滑嫩,味道鲜美,是当地族民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佳菜肴,也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仙的首选祭品。

(2)炸豆腐。腊月二十五这一天是家家户户磨豆腐的日子,由于豆腐易坏,为了便于保存,当地人把豆腐打成小块,放入油中炸制成焦黄,用少量食盐腌制,它是当地做火锅的最佳配料。另一种做法就是做豆腐丸子,配置一定肉末与葱姜蒜末、食盐混合一起搅拌均匀,以小酒杯把搅拌好的豆腐混合物舀入冷油中,以文火炸至焦黄即可,其寓意也极为朴实: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有声有色。

(3)办年肉。腊月二十六是杀猪的日子,是当地极为厚重的日子。这天,主人一般要邀请至亲好友来家里吃夜饭,称作“吃血晃子”或“吃年猪饭”等,以示丰年。年猪的猪头、猪尾巴先不能吃,保持原型留作供神祭祖之用[1]。猪肉是当地亲戚朋友互相拜年时必须携带的主要礼物,肉块大小由亲戚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决定。

(4)“家家洽”。腊月二十八是全家“还福”的日子,太阳没出山之前,一家老少就已经围坐在一张大四方桌子旁相互恭贺,表示一年的艰辛已经结束,庆祝这一年来的丰收,期盼来年有个好收成。“还福”的菜肴有十八大盘,荤素都有讲究:要有整条的蒸鱼或烧鱼,寓意连年有“余”;要有火锅,寓意生活红红火火,火锅主料必须是鸡子,意味着“吉庆如意”,开席前由当家人来分配火锅中的鸡子——鸡头分给家里做官或将来能做官的人,以期他(她)能出人头地,鸡翅膀分给家里正在读书之人,以期能飞黄腾达,鸡脚分给家里正在赚钱之人,以期来年“抓”回更多的钱,鸡大腿则分给家里的小孩或者老人,以期小孩子茁壮成长、老人健康长寿;餐桌上还要有当地的野韭菜配置的菜肴,意味日子“长长久久”;要有当地的野芹菜配置的菜肴,意味“勤奋努力才有好日子”;还必须要有“三元”——鱼丸子、肉丸子、豆腐丸子或糯米丸子,其寓意为“三元开泰”,祝福全家团团圆圆、和睦美满。“还福”是当地人们迎接新年到来的第一个盛宴,类似于“家家洽”这样的盛宴还要在两天后的腊月三十晚上和来年正月十五的早上各办一次。

(5)元宝包面。元宝,即煮熟后去壳、放入鸡汤中文火清炖的鸡蛋;包面,即为面皮包入当地野韭菜和腊肉制成的肉馅,并折成类似金银锭子形状的“饺子”。开水下包面,配以炖好的元宝鸡汤,就成了当地人正月初一的早餐,其寓意为“招财进宝、恭喜发财”。

(6)正月十五吃元宵。此地的元宵与其它汉族地区有很大不一样:其它汉族地区多以纯糯米为原料,此地虽以糯米为主,但同时必须掺入一定量的粘米粉,因为用纯糯米做的汤圆口感软,没口劲,此地人不太喜欢,他们更喜欢加入粘米后有劲道的汤圆;其次,一般汉族地区的汤圆内包有各种“甜馅”,而此地人喜欢配以肉汤的实心汤圆;第三,其它汉族地区,汤圆是人们正月十五早上的正餐,而此地人却作为早上大宴之后的辅助食物。

二、风俗文化

(一)祭祀文化。

祭祀对象主要是自己的祖人,其次是中国传统中的各路神仙,如财神爷、灶王爷、龙王爷等。祭祀时间从头年的腊月二十四傍晚开始,直到来年正月十五的傍晚结束。

(1)祭祖。

一是烧烟引路。腊月二十四傍晚,家家户户需把门口及周围地区打扫干净,把垃圾拢在一起用火点燃,让其生烟雾。当地人认为此烟雾是向逝去的亲人和祖先发出邀请回家过年的信息。由于祖人回家的路有远有近,到家的时间有早有晚,所以此烟一直要燃烧到第二天清晨。

二是祭奠祖人。第一次正式祭祖是在腊月二十八早上“还福”之前,此仪式在正堂内进行。大四方桌子的上方放两张椅子,左右各三张,共计八张,以示祖先八人为正席主人。放八副碗筷、八个酒杯,上六道荤菜,桌子左下角点红烛一根,桌底放炭火盆一个。酒斟三巡后,添饭一次,再在火盆内烧纸钱,并向先人禀告:请他们保佑子孙后代健康长寿、荣华富贵。全家老小都在桌子正下方向祖人行磕头之礼,礼毕鸣放鞭炮,欢迎祖人散席。接下来整个春节期间进贡祖人的宴席一共要进行六次:大年三十晚上一次,目的是和祖人一起“团年”;正月初一至初四晚家人正餐之前都要举办一次,目的是希望祖人跟家人一起过年;正月十五五更天一次,恭送祖人“回家”。

(2)祭神驱鬼。

一是贡神灵。在腊月三十晚“团年”之前,家里男性要把供神牌位清洗或擦拭干净,打扫神龛佛龛,并给家神菩萨披上红绫或红纸,再祭出猪头、猪尾、果品等,摆在堂屋正中的“天地君亲师位”牌位下面。然后备些酒菜、蜡烛、敬香等祭品到住宅周围的水井、祠庙等地进行祭祀。晚上,在正堂设宴,在香炉内插上敬香,点燃红蜡烛,全家老小一同跪拜,祈求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家人健康等等[1]。

二是送灶神。传说灶王爷是司职人间善恶的神,每到腊月二十四的晚上,他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禀奏人间善恶之事,为了让灶王爷在玉皇大帝面前多替人间说好话,以保人间平安多福,人们往往在灶上点香油灯一盏、焚香三支、红烛一支、刀头肉一块、自制麦芽糖一块、烧纸钱若干,鸣放鞭炮,恭送灶神返回天宫,感谢灶王爷一年来的辛劳,让一家人免受饥饿之苦,并期望灶神爷来年一如既往地保佑全家人丰衣足食、平安幸福[1]。

三是出“天方”,驱鬼神。大年三十晚,家家户户“团年”之后,都要出“天方”,迎接新年的到来。全家人“团年”到午夜,用冥钱封门、焚香、燃放鞭炮后开门,在门前空地上作香案,香案上放置装有鱼、肉的托盘一个,焚香三根、香烛一支,叩拜天神。然后是燃放礼花鞭炮,驱赶牛鬼蛇神和一年来的晦气,祈求在新的一年里上苍能给全家带来更多好运。放完礼花后进屋,家里每个成员都要接过女主人准备好的糖水糯米泡,接受她对每个人的新年祝福。

四是守除夕、敬火神。俗话说“三十夜的火,十五的灯,过了十五哐哐子巾(破破烂烂的意思)”。除夕夜的火因此显得格外重要,火塘中央放置一个风干了几个月的大树兜子,燃烧得旺旺的,一夜不熄,此地称为“焐火神”,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境兴旺、如火如荼。

(二)禁忌文化。

一是忌说不吉利的话。忌说“死、老、病、欠、亏”等字眼,为了预防小孩说错话,需张贴“童言无忌”于祖先牌位旁边,禀告祖人不要怪罪小孩不敬之言。

二是忌打骂孩子。自迈进小年门槛后,一直到来年正月十五,家长不允许打骂孩子。

三是忌借讨。大年三十春联贴完之后,邻居左右不能串门,更不能借东西,此为“闭财”,即财富不外泄。尤其前来讨账的人更不能进入,无论多大多急的债务,只能在贴春联之前来讨要,否则只能等到来年正月十五之后。

四是忌倒垃圾。贴了对联之后,家里的脏水、垃圾不能倒在门外,要到正月初一早上吃完早饭后方可倾倒,其寓意为年内的“财细”(财富)不能倒掉。

(三)风俗文化。

(1)去旧迎新。目的就是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的到来。一是扫扬灰。一般汉族地区是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来举行,而鄂东北是大年三十,这跟当地农忙有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彻底的一次大扫除,从屋顶到地面,从卧室、厨房到堂屋,从茅厕、猪圈到牛栏,从屋檐、阴沟到稻场,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一个干净利落的新年。俗话说“扬尘惹火、丝网(蜘蛛网)惹祸”,打扫下来的垃圾要送到野外进行焚烧。二是沐浴更衣。大年三十,男人理发刮面,女人洗头梳头,男女老少焚香沐浴,出“天方”之前要换上新鞋子、新衣服,表示新年新气象。三是挑黄土,撒门口。大年三十下午贴春联之前,家家户户都要用黄色的麻古石碎末洒在大门口,把当年的“旧颜色”掩埋掉,其用意与“总把新桃换旧符”的道理如出一辙。

(2)贴对联,贴门神。这与我国大多数地方的春联风俗大同小异,稍有不同的是,本地凡是有门窗户扇的地方都要贴上春联或年画,对不同用途的房子贴不同的对联,如长者的门上要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一类的春联;新婚夫妇则要贴“采莲君子新求偶、雪洁佳人旧有才”这一类的春联,如果家里当年有老人去世(即白喜事),连本年在内,连续三年必须张贴绿色对联,内容多为后人对先人驾鹤西去之后悲伤、思念之情,如“莫含悲,期颐寿星驾鹤去;应笑看,仙界笺帖莲花来”,横批多为“亲恩长忆”、“美德长存”等等。更为特别的是仓库、牛猪栏、牛栏、鸡窝等处要贴上“六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对联。

(3)团年与谈年。大年三十的团年有腊月二十八“还福宴”一样的晚宴,有各种祭祖和祭神仪式活动等,且以一家人围坐“火塘”时的谈天说地为主要内容。此时,远在天涯海角的亲人都已经回来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畅谈一年来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畅想新的一年里家人平安、心想事成。半夜时分,晚辈要给长辈“辞年”,长者要给还没有经济独立的晚辈“压岁钱”,以示关爱和鼓励。

(4)拜年。大年初一起床时,家人之间要相互拜年,晚辈要给长辈磕头拜年。这一天全村人不能去异村拜年,首先要到祖坟山给祖先拜年,然后再给左邻右舍家拜年。家里辈份最高的长者不用出门,他(她)是村里小辈们前来拜年的对象。这一天,无论年龄多么小的孩子、辈份多么低的晚辈前来拜年,他们都是最尊贵的客人,都必须鸣放鞭炮,哪怕他们不想喝水、不会抽烟,也必须给他们倒上糖水米泡、递上烟卷,还要摆出自制糖果点心、花生豆子等,以示尊重和爱戴。大年初二是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外甥给家(ga)爹(外公)、家(ga)婆(外婆)拜年的日子。猪肉是拜年时要带的主要礼物,带还是不带,带多重为好,是亲戚朋友关系亲疏、未来和睦与否的大事情。拜完年之后,主人往往要给拜年之人回赠礼物,多是自制的糖果点心、花生豆类等等,以示礼节。一般拜年在正月初四之前全部结束。

(5)挂花灯、送祖人。正月十五下午,各家各户在门口焚烧垃圾,燃放鞭炮,并到祖先的坟墓前焚香、点蜡烛、烧纸钱、燃鞭炮,恭送他们“上山回家”。是夜,家家户户都要挂灯,如大门、灶台、猪圈、牛栏、鸡窝、农具房、水房、磨坊等地都要挂。灯的样式各异,多以虫鱼鸟兽作为模型,有的还写有灯谜,供人竞猜。这些灯不仅仅寓意为祖人“上山回家”时照路之用,也是迎接各路神仙返回人间时指路之用。

(四)娱乐文化——玩龙灯。

跑旱船、打蚌壳精和玩龙灯等是当地正月初四到十五期间常开展的娱乐活动,其中玩龙灯是当地人玩得最多、也最火热的娱乐项目。此地龙灯节数成单不成双,个中缘由无从知晓。“龙身”多为白色,有一个“龙珠”,不与“龙身”相连,掌握在引路人之手,为“龙身”导航。玩龙灯一般从正月初五开始,直到正月十六早上结束,历时十一天。玩龙灯一般由村中新结婚想求子的人家发起,以求本年喜得贵子;玩龙灯的成员只能由男性组成,带孝之人不能参与。

龙灯的伴奏锣鼓分“开道锣鼓”和“伴奏锣鼓”两种。引灯人身后有两人抬着大鼓或者是大筛锣,边走边敲,声音低沉威武,此为开道锣鼓。灯尾处有四人或五人组成的打击乐队:一人敲鼓,一人打钹,一人打大锣,一人打小锣,有的多一个小令锣。他们会根据不同场合打出不同的“锣鼓套”:进村、进户的锣鼓点热情,耍龙灯时的锣鼓点暴风骤雨,在路上则是慢吞吞。

“喝彩”是玩龙灯的一种功能,即龙灯进村之后会到每家的堂屋内绕桌几圈,龙头对准主人家的牌位来“喝彩”,执灯珠人每说一句,成员们就回应一声“吙”,以示赞同,内容多是恭喜主人升官发财、老人健康、小孩平安等等。“滚龙灯”是玩龙灯又一种功能:在引灯的带领下,整条龙灯左右成弧形轨迹向身后翻动,好象水中正在翻滚的蛟龙一般,十分壮观。

龙灯进村需从该村庄的“青龙口”进,决不能从“白虎口”进,避免“青龙遇白虎必有一斗”这个节;如遇两条龙灯同在一个村子里时,行路时各走自己的右手;两条龙灯齐头并进时,龙头高度需平齐,不可强压对方高度。旧时玩龙灯时还有一种“斗灯”的做法,即相邻两个村庄如有“过节”(不愉快、有冤仇),往往在正月十五晚上要“斗灯”:两个村庄各自在最高的位置上(往往是山顶)架起点亮的龙灯,看谁家龙灯的位置更高就表示胜利。当地流传下来的说法是:失败的村子当年流年不利。今日,“斗灯”已经完全消失了。

正月十六清晨太阳未出来之前,男人们把龙灯带到水边(多为河边、湖边和水库边),拆掉白布,撕掉“龙”身上各种装饰,并把它们堆放在水边用大火烧掉,火焰伴着烟雾飘向云端,当地称为“龙升天”或“龙归海”,宣告当年玩“龙灯”活动的正式结束。

[1]胡长贵,李崇琛,胡孝红.三峡民俗风情概况[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2-10.

猜你喜欢
龙灯糍粑
舞龙灯
全家一起打糍粑
做糍粑
传承化龙灯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舞龙灯
二十八,打糍粑
糍粑情
打糍粑
元宵,到磐安迎龙灯
腊月糍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