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 原/杜海娥/张昊楠
(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 100034)
地学博物馆是以地学类标本、实物等为依据,进行研究、收藏和展示教育的一类博物馆。主要向游客介绍地球历史的演化、地质遗迹景观,采取多种形式,给参观者以各个方面的熏陶和享受。地学博物馆主要研究地球科学、着重于地学类知识普及与推广和自然遗产保护与收藏,同时也肩负着地质环境的保护、国土资源政策宣传以及监督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社会责任。当前,我国地学博物馆事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公立博物馆需要改革,私立博物馆崭露头角,然而与历史博物馆相比,我国地学博物馆发展比较滞后。据不完全统计,截止至2011年底,我国现有的2000多座博物馆中,三分之二以上都是社会历史博物馆,只有200家左右地学博物馆。由于地学博物馆创建背景特殊,办馆主体复杂,人员结构不完善,发展经费短缺,在市场经济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国的地学博物馆中,有不少已经达到国际水平,比如中国地质博物馆,是亚洲最大的地学博物馆;再如南京地质博物馆,现在还保存着中华龙鸟标本的正本。但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有重大影响的并不太多,历来国内博物馆建设比较重视人文和纪念馆,相比较之下,自然地学类博物馆建设及关注度要逊色得多。中国地学博物馆只占国内博物馆总量的1/10左右,美国的自然科学博物馆超过2000所,英国也达到500所。而我国的博物馆布局失衡的问题愈显突出。另外,公众对地学博物馆的接受范围也有限,大部分人缺乏基础的地质知识,或者对地学完全不感兴趣,来到博物馆参观的观众也表示对所陈列知识的接受度比较有限,专业人士觉得肤浅,非专业人士看不懂,这也导致地学博物馆处于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
我国的地学博物馆多数为公立,经费来源比较单一,虽然一部分已经实现了免费开放,国家也给予了一定力度的资金扶持,但是除了一些大馆经费充足之外,其余多数免费开放的经费只能保证员工的基本工资和津补贴;另一部分没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财政拨款更是有限,门票收入也不尽人意,只能保证基本的开馆维持,而用于展品征集的费用几乎没有。能适应现代人文化需求的上档次和规模的展示活动,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也无法实现。另外,对于展品和参观者的互动性、展厅布置、设计、展品的更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资金短缺使得许多地学博物馆参观人数越来越少,步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制约了进一步发展。北大地质博物馆馆长江大勇说,该馆一年的运行费至少需要10万元,每年他们都需要为筹措资金绞尽脑汁,馆里的电话费、复印费等日常费用都无法解决,要靠在馆里兼职的老师从自己的科研经费中抽出。
一方面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学博物馆所有制单一,基本上都隶属于国家或者地方相关职能部门,比如中国地质博物馆隶属于国土资源部,河南省地质博物馆隶属于河南省国资委等,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内部管理人员的经营观念也比较保守,影响了展示的内容与方式。重收藏、轻展示是大多数地学博物馆常见的经营理念。另外,馆内缺乏科技手段,缺少创意和动感,观众大多数只能用眼睛看,展馆气氛过于沉闷严肃,观众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展出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我国很多的地学博物馆不重视宣传促销工作,在各类酒店、公众娱乐场所及大众媒体上很少做宣传和促销,导致知名度不高,参观量就更低了。
科普教育是地学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和最终目的,通过科普活动进行展示是地学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而地学研究工作则为展示、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整个过程的公共资源需要调配,由高院及相关科研院所承担研究工作,由地学博物馆承担其他方面的工作。首先,客观地说藏品丰富的地学博物馆与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协作效率欠佳;其次,在我国数十所高校的地学博物馆及陈列室,对公众的开放程度也不高,基本上都做内部交流使用,大多数大学博物馆保持着往日的平静,默守着独有的珍藏。如何协调、利用好公共资源,是提升地学博物馆服务能力和管理经营水平的一大挑战。
当前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加上大部分的博物馆即将实行免费开放,资金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大。以中国地质博物馆为例,每年的门票收入为70万左右,博物馆大楼的运行费拨款为280万,每年支出的水电费60万左右、维修费25万左右、取暖费15万左右、物业费170万左右,设备购置费100万左右,支出通过拨款和门票收入刚能满足需要。国家应该在落实具体政策的同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从税收政策、财政优惠政策、基础设施使用政策上着手,鼓励企业或者个人投资赞助地学博物馆,也鼓励个人租借博物馆临时展厅举办展览,促进相关机构携手联合发展。社会上也已经有成功的例子:由浙江中成集团投资2.5亿元兴建的浙江东方地质博物馆占地12000m2,拥有地球厅、化石厅、岩石厅、矿物厅等9个展厅,既有热点科研项目、矿石标本、又有体验厅等各种互动项目。馆藏标本的多量化,展览形式的多样化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一般的地学博物馆分为常设展厅和临时展厅两种,对于常设展厅,展出的多是关于地壳运动、宝玉石、化石之类比较专业的地学类知识,观众理解起来比较晦涩,解决方法是从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入手,积极创新、不断完善,增强展览内容的普及性、整体性、生动性以及对比性,使欠缺基础地学知识的人也能理解地球科学的文化价值、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在展览形式上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因为人首先还是视觉动物和感知动物,要让观众置身其中,从看、听、摸、记四个方面入手,增强地学文化鉴赏与感观体验的效果。与科普场馆相比,地学博物馆有自身突出的特色,在大自然中更容易使人产生共鸣,而且自然界可供利用的资源更多,要深入挖掘,再配合形式创新和文化开发,就有可能吸引更多的观众。对于临时展厅,在展览布置的专业性和精美度上一般不能和常设展厅媲美,应在办展时抓住与社会相关的地学新闻,积极主动与其他个人、学校或者场馆联系,多办一些和社会息息相关、普及基础地学科普知识的展览,这样也能吸引大量的参观者。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博物馆藏品也要紧跟市场的发展,做到征集范围广、种类多、质量高,并且具有自身的特点。目前藏品征集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博物馆自行购买,二是个人捐赠。这就存在着一些弊端,从自行购买方面来说,需要大量的经费,但地学博物馆目前的经费只能维持基本的经营,拿不出足够的资金去购买一些精品标本;从个人捐赠方面来讲,有些个人认为比较珍贵的标本其实并达不到展出的程度。要想扩大藏品的征集范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购买和捐赠仍是主要方法,但需要在资金、筛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要买好标本、精标本;第二,应加强博物馆之间展品的交换和租赁。各地学博物馆可以多交流和学习,借用或者租用其他馆的精品标本,定期展出,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省经费。藏品多了,参观者就相应增加,各方面的收入增加、社会效应也会有一定的提高。
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数据库存储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为藏品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学支持,但是目前各个地学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基本上不能够共享,其开发和利用数据库建设进展还比较缓慢。如果有一个完善的藏品信息数据库,那么各地学博物馆的藏品信息就能互通有无,藏品种类也能取长补短,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非地质领域的专家学者也能通过藏品信息数据增加对地学标本的认识,这样地学博物馆在大众眼中就不再是冷门和晦涩的代名词,其知名度也会逐渐提高。
博物馆藏品信息利用的基本形式包括提供藏品信息检索服务和建设数字化博物馆两种途径。提供藏品信息检索服务就是在各类博物馆藏品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推出一个提供藏品检索服务的平台。这类似于当前人们广泛使用的万方、维普等论文、期刊检索平台,只不过检索的内容是藏品信息。在对藏品信息的使用上,可以考虑部分无偿、部分有偿,对博物馆要求保留知识产权部分的藏品信息收取使用报酬,这样既能保证藏品信息的广泛传播、服务社会,又能使博物馆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增大对藏品信息的开发投入,步入一个良性循环。比如中国地质博物馆正在开发的全国重要古生物化石标本数据库建设项目,就是按照《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有关要求,对现有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的馆藏分布和管理状况进行系统调查,利用成熟的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全国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标本管理数据库系统,并开展信息社会化服务,为重点古生物化石的保护、展示、研究等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奠定基础。当然这只是针对古生物化石研究开发的一个数据库,矿物岩石、宝石等标本也需要同样的平台。
建设数字博物馆是藏品信息利用的又一个重要途径,一个完整的数字博物馆应该需要具备如下几个要素:(1)信息来源,也可以叫信息资源,相当于传统的博物馆藏品,是数字博物馆的核心内容;(2)藏品信息数据库,用于保存、保护数据资源;(3)网络,主要功能是提供信息数据资源传输的渠道;(4)数字博物馆展示平台,即为最终表现形式。
与传统博物馆的主要功能相比,数字博物馆在对藏品信息资源收集、保护、保存、传播、研究、展示以及开放性等方面都有长处,具体见表1。
表1 普通地学博物馆与数字化博物馆主要功能对比
传统的博物馆在提供实际服务中,总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比如藏品、资料的展示受到场地的限制,无法满足多人同时参观的需要。某些易碎、怕光及有特殊保管要求的文物藏品甚至无法进入展厅,使珍贵的展品闲置,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数字博物馆能同时服务于处于不同地域的人群,同时减少对藏品的使用次数,也是对藏品的一种积极保护。
当前,博物馆将自己的展品拿出国门去参展或是邀请外国博物馆进来展览,是新的藏品利用的重要方式,这种文化上的交流也会越来越频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博物馆作为重要的公益性事业,应当积极参与异域文化的交流,汲取其他地学博物馆的优秀成果。一方面,许多国家的标本是该国所特有的,比如美国的黄石国家公园里的黄石峡谷,德国的奥登瓦尔德山地质公园里的花岗岩和砾岩等。另一方面,外国地学博物馆在展览的布局与形式、展品的保存与利用、观众的互动、管理人员的知识和素养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经验,多接触、多学习才能取长补短。当然,参加馆际文化交流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并不是每一家博物馆都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实力,大型博物馆在这方面较中小型博物馆更有优势。有条件的博物馆要把握机会,展现我国展品的魅力,同时也传播外来文化,扩大自己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中小型博物馆虽然不能直接和世界上先进的博物馆对话,但是可以间接地从有交流经验的大型博物馆那里请教学习,这样也是一种与世界接轨的途径。
虽然,资金不足是阻碍我国地学博物馆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但是,如果国家的资金补贴到位,如何用好这些资金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最核心的就是要加强博物馆内部的财务监管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单位会计人员的入行门槛,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培训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重视继续教育工作,对会计人员从严考核,在此基础上建立对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2)完善部门预算。对于地学博物馆来说,财政拨款有限,自筹资金途径单一,完善部门预算制度, 强化预算控制起着很大的作用。部门预算对于地学博物馆建设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预算约束强度上,基本原则是严进严出,主要表现在:扩大预算控制的范围,包括博物馆的全部预算内外的一般预算收支和横向项目收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全口径预算;细化预算控制内容,对各处室申请的各个项目拨款和其他资金再按功能、预算科目细化分解到具体支出中,形成一个完善的控制体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单位财务系统内部建立“初审、复审、汇审”的严格审核体系,增强预算审核的严密性, 减少偶发性和随意性;同时还要更加合理地确定预算控制的标准。
各博物馆情况有所不同,应该根据每年初下达的预算控制数, 结合本单位的组织机构以及各处室的任务和分工等, 编制出符合本单位特点的责任预算体系,同时制定出严格务实的财务监管体系。
总而言之,地学博物馆要想改变专业、枯燥的既有形象,不仅要加强内部管理,使博物馆的运行规范化、高效化,而且要改善展览一成不变、展品相对专业、不能被普遍接受的缺陷,合理利用好资金,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占据一席之地。
[1]宋向光.博物馆定义与当代博物馆的发展[J].中国博物馆,2003(4):1-6.
[2]吴冰,胡小猛.中国地学博物馆发展研究[EB/OL].[2013-05-08] http://wenku.baidu.com/view/71d1820103d8 ce2f00662359.html.
[3]奥德瑞·古勒莫尔,王沫.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自身的定位——博物馆管理面临的新挑战[J].博物馆研究,2006(1):19-22.
[4]张华英.市场经济下行业博物馆的生存与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6):129-130,139.
[5]张佳佳.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藏品开发与利用[D].长春:吉林大学,2007.
[6]张亚钧.给地学文化一个精彩的舞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06-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