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保证地质资料的客观性

2013-08-18 09:12田腾飞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3年9期
关键词:勘查资料

■ 谭 均/田腾飞

(中国建筑材料地质勘查中心河北总队,保定 071051)

地质勘查成果质量不仅仅表现为报告的文字、完美的图表和自圆其说,报告只是成果的载体,阐述、展示清楚并不能代表高质量的地质勘查成果。成果是否货真价实很可能既摸不到,也看不到,即使露天矿也需要相关专业人士至少经过踏勘才能简单评估,因此,“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之嫌就在所难免。要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诚信的倡导和强制是必须的,不论是公益性地质队,还是商业性地质队都应该严格执行。地质勘查领域诚信的焦点是保证其完成的地质资料的客观性。

1 保证地质资料客观性的意义

地质资料客观性,就是真实地反映客观地质现象,是地质领域里“实事求是”思想的要求和体现。其实客观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地质资料毕竟有人的主观因素夹杂在内,也就是说,即使是客观的地质资料也不完全等同于客观地质现象。其客观程度受地质工作者的认识水平、水平充分发挥程度及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地质工作具有探索性,如盲矿体,是通过认识到的地质规律和见矿工程来推测其形态的,并非就是其真正形态。我们所要求的地质资料客观性是尽最大能力去接近地质现象客观实际,简而言之是在“求是”。换句话说就是合格的地质工作者对其完成的地质资料达到内心确信。

只有客观的地质资料才能起到进一步指导勘查、采矿和深入研究的作用。地质工作的先行性、基础性决定了其质量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民生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因此地质工作成果质量影响深远。非客观性地质资料会造成相关系列经济浪费,甚至会破坏社会经济秩序,影响社会发展的严重后果。如加拿大初级勘查公司印度尼西亚布桑金矿勘查诈骗案,就引起了一系列社会经济动荡[1]。

2 地质资料缺乏客观性的主要原因

许多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有很多地质资料存在严重的缩水现象”,国土资源报上也有相关报道,这种现象已不容忽视。地质资料失真在商业地质勘查中已经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既有矿业权人为了转让或者融资而要求勘查单位过度包装的情况,也有勘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而违规操作的现象[2]。笔者认为造成地质资料不客观的原因主要有认识错误、测试差错、人为规律化偏差和造假等。

2.1 认识错误

地质认识是地质工作者所掌握地质理论与所观察地质现象结合的结果,认识错误与地质工作者理论水平有限、工作不扎实紧密相关。对同一地质事件或现象在地质学术界有时观点不一,笔者主张应当以主流观点为主,可以辅之其它观点。近20年来地质工作者水平总体有下降的趋势,缺乏领军人才[3][5],其原因有如下几项:

毕业生离校前夕,已落实工作岗位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和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分别占35.22%和65.10%,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对于落实工作岗位的毕业生而言,80.00%以上的毕业生对工作是满意的,护理与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差异无显著性;探究尚未落实工作的原因,39.11%的护理专业学生是没有单位录用,而34.97%的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则是持观望态度,护理与非护理专业毕业生存在明显差异。

(1)近20年来地质院校毕业生专业知识明显欠缺。地质院校课程设置上考虑学生的就业率,压缩专业课。这与地质行业一度不景气、整个社会的功利化和奉行实用主义原则有着密切关系。

(2)各地质单位由于竞争关系缺乏技术交流,不注重员工专业知识的培训。

(3)新老“传帮带”出现断链,一些有经验的地质工作者多升为单位领导,有的还在社会上兼职(如监理、专家),忙于“管理事务”而不再下基层一线。

(4)近年来地勘单位为降低成本,实施项目的人员和时间往往得不到保障。地质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与探索性极强的工作,时间、人员无保障,就不可能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去干。一份优秀的地勘项目的设计书,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投入,但现在很多项目申请往往只投入几天时间。

(5)为适应市场竞争,各行业地质队分工被打乱,但知识更新与扩展滞后。

(6)在职称评定上受市场左右,时松时紧。大开绿灯降低条件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职称与技术水平脱节。

另外,90年代后,为了接轨市场竞争,地勘行业准许并鼓励个体进入,存在资质审查不严和资质变通的问题,“挂靠”问题突出。一是人员挂靠,如有些矿产勘查有限公司达不到规定的条件,技术人员资格不达标,聘请有资格人员挂靠,挂靠人员仅挂名而已。国有地质队为资质升级,也存在这种挂靠现象。二是单位挂靠,如地质测绘行业有些个体挂靠在有资质的测绘单位,被挂靠单位仅是盖章而已,这与权力腐败不无联系。人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水平,形成的资料错误百出也就不足为奇。

2.2 测试差错

在对地质标本鉴定和样品测试分析过程中,由于设备、环境条件及技能水平的限制,结果偏差超出“允许误差范围”的件数较多,或“标准偏差”值总是偏高,称之为测试差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目前测试精度已有很大提高(如大型衍射分析仪、热分析仪、电子探针和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的普遍应用),但测试单位情况参差不齐,有的测试设备落后,人才出现了断代和缺少的情况,难以避免出现测试差错。

2.3 人为规律化偏差

在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过程中,由于地质工作者先入为主、原始地质资料不全面,对矿床地质规律研究欠深入,以及死套规范等原因而出现错误结论,称之为人为规律化偏差。它与认识错误有相似的地方,但它侧重于综合整理,后者侧重于原始编录。突出表现有解释错误、模式化、夸大化和复杂化。近年来地质队技术问题也是由领导拍板定案,但领导下矿区少,往往是凭经验、纸上谈兵,易形成人为规律化偏差。

2.3.1 解释错误

解释错误指考虑原因简单或复杂,而导致结论错误的情况,常见的是考虑简单。对于多因地质现象由单一原因去推断,就会错释。在多因分析时还需区分主次,排除干扰因素,方能得到较接近实际的解释。如:在某贫铁矿区,依据磁异常资料,圈定出了系列磁铁矿体,但经钻探验证这些矿体不存在。后经研究认为:磁异常曲线呈锯齿状变化,为典型岩体磁异常的特征,岩体磁场主要是受地磁场感应磁化所形成,受地形切割影响,磁场被分解,形成多个形态不规则、排列无规律、高值点分布在山脊部位的磁异常。

2.3.2 模式化、夸大化

死套规范,理想化。如凡层控矿床,就按层状、似层状圈定矿体。但层控矿床矿体也常有饼状、透镜状,甚至窝状、膨胀收缩、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等现象,像这类矿体圈成层状、似层状,无疑歪曲了其形、夸大了其量。有些矿区不一定完成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全过程,而在勘探前某一阶段就进入了矿山开发,因此建议按现工作阶段所掌握的地质规律圈矿,推测部分用虚线表示,并予以说明,以示风险,避免盲目投资。

2.3.3 复杂化

指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复杂化。如矿石品位加权计算过程中,引入与样品关系不大的面积和体积参加计算。有的地质队自企业化管理后,内部有二级法人单位,地质、测量和钻探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在项目实施上很难协调一致,项目实施程序往往倒置,形成的资料零乱无序。

2.4 造假

造假就是伪造或者变造地质资料。纯伪造地质资料现象是少见的,在他人原有资料基础上编造或对自己完成的资料进行“理想化”篡改是常见的。因此,变造是地质资料造假的主要方式,近年来,比较突出的是单位造假或者法人作弊。

青海国土资源厅查出的山东金星钻探有限公司在多彩矿区钻探施工中岩芯造假一事[1],令人深思。社会上与人们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造假,具有易暴露性和关注广泛性,但地质资料具有隐蔽性或不易验证性、暴露长周期性和不为大众关注性。地质行业的高度专业性、探索性决定了其工作质量欠缺乃至造假,一般不会在短期内暴露[1],这也是地质资料造假者产生侥幸心理的原因。笔者认为地质资料造假原因主要有名利驱使、惰性使然、体制性弊端、规范执行僵化脱离实际等。

2.4.1 名利驱使

在地表矿越来越难找的今天,造假成为地质队申报项目和圈占地盘的捷径。跑项目是地质队领导最大的任务,项目与政绩、收入挂钩。“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换句话说暴利面前定现狂徒。为了名利,项目多多益善,没有金刚钻也敢揽瓷器活,靠的是造假。

2.4.2 惰性使然

造假在计划经济年代也是存在的,那时多是惰性使然。经过砸烂铁饭碗、员工编外下岗的洗礼,克惰罚懒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目前不是没有因懒惰而造假的情况,但不是主要的。

2.4.3 体制性弊端

地质资料造假凸显出来的确是在实行市场经济之后。资源国家所有、地方管理、地表集体所有,有的还个体承包,市场的公平竞争机制不健全。一些地质单位“断奶”自谋生路,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举步维艰,坎坷之路令其望而生畏。政绩看产值,启用能人,急功近利,激励机制有余,而监督机制不足。一些私企的运作方式给地质队很大的启示,设小金库支付跑项目“活动”经费。适者搞活了,有了积累,资产增加了,有了矿业权;不适者仍然依靠拨款项目维持生存。矿业勘查投资特点是风险高,投资额大,投资周期长,需要政府部门以投空补贴等形式进行支持。地质队的市场项目对国家产业政策非常敏感,又带有劳务与探索的性质,以至业内的主要权益主体长期陷入贫富不均、时饥时饱的扭曲状态[6]。为了适应市场,很多地质队和社会上其他企业一样注重包装,因此,项目获利空间随之膨胀,而一线生产经费“精打细算”。造假一般在立项时就埋下了伏笔,根据需要简单化或复杂化矿区地质情况,实施过程中将错就错。一些矿业主为了套取国家、地方或他人的资金,要求地质队美化其矿山,表现为疑矿从有,小矿扩大,次矿夸好;有时又大矿割小,分头报审,重复工作地块标注挪位。有时,矿业主为了少缴税、费时,也会要求地质队富矿说贫,大矿弄小。

有人敢于造假,主要在于自律机制的淡化和监督机制不健全。近年来,单位内部监督实质上名存实忘,外部监督多是流于形式。国土资源部2012年《地质勘查单位质量管理规范》,从项目实施过程和项目质量检查验收两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2008年5月中国矿联地勘协会向全国地质勘查单位及从业人员发出诚信自律倡议书,2011年11月再次向全国地质勘查单位发出《提高勘查质量加强行业自律倡议书》;2011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质量万里行”活动,对唤醒地质单位提高质量意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远不足以标本兼治。

2.4.4 规范执行僵化,脱离实际

现行矿产资源勘查规范本身就或多或少地存在不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技术条件的情况,而在执行过程中又过于教条。如:地质勘查规范[7]中饰面石材矿只要求间隔采集矿石基本样,通常那种沿勘查线布置通天槽的作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8],但勘查中,多要求沿勘查线布置探槽,并要求背图版实地作探槽素描图。在变质岩、花岗岩上的探槽其底往往仅及半风化层,不用雷管、炸药很难至新鲜基岩。但作为要求的一项实物工作量,无奈资料及卡片还得“拟编”得齐全,监理也心照不宣。无效果的破土伤木,当地人也非常反感。有些地质队试探沿勘查线以20~50m的间隔用浅井代替探槽,但效果也不是很好。笔者认为根据花岗岩、变质岩特点,在摸清岩体、地层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岩坎和试采场取样效果较好,不一定按网度布置工程,地表覆盖层以适量浅钻控制即可。还有依据地表节理进行体图解统计出的荒料率,参考价值不大,直接以试采荒料率(或生产荒料率)作为估算荒料资源储量的参数即可。

3 对策与建议

要保证地质资料的客观性,要从自强、自律、指导、监督四个方面入手,重点强化监督制约机制。

(1)自强:地质队要能拿出过硬的资料,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有能打硬仗的专业设备,二是要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由于地质行业的艰苦性,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靠的是待遇。有实力的地质队,才能保证其人员的待遇,才能培养人才。因此,不注重自强的地质队迟早会被淘汰,应当说一部分地质队转产是其最终出路。

(2)自律:地质单位要严格质量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项目负责人、单位技术负责人、总工对其检查的资料签字并负责;工程技术人员对自己完成的资料未经检查部分和经检查要求改正而未改正部分进行说明并负责。由于受社会上腐败现象的影响,很多职工感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相距甚远,对损害国家利益的事表现出了极大的漠视,仅靠诚信倡导和三光荣教育恐怕起不了多大作用,但不能为此就放弃教育,要采取经常提醒的方式,倡导诚信是金的理念。追求地质资料客观性要成为地质工作者的信条、列为地质行业新人培训的内容。

(3)指导:指导主体主要是地质队的主管部门和地质行业协会。指导内容主要是地质矿产勘查规范化。

(4)监督: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消除多头管理的局面。建议在国家与省区两级国土资源行政管理部门单独设立地勘产业管制机构,履行地质勘查行业的技术质量监督职能[9][10],包括定期质量认证和地质项目监督,要严格执行地质单位资质标准和地质人员技术职称条件。目前的项目监理中部分聘请的是地质单位的在职领导,这些监理为了自己主管部门的利益,可能会相互“留情”,但同时也影响了其主管的本职工作。建议避免之,首先,监理应当具有较高的地质科学理论和工作经验,注重知识更新,熟悉现行有关矿产勘查技术规范。其次,为了有效监督,有必要对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地质矿产勘查规范内容进行清理,如有些内容要求过于保守,重视工程,而轻视矿产地质规律的研究;有些内容要求的技术手段落后,应当进行修改、补充;有些内容看似合理而实际做不到,或意义不大,应当删除。再次,监督检查要注意关键环节,即容易出错、可能造假的环节(见表1)。最后,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涉及违纪、犯法的要告知有关部门立案查处。建议在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增加一节伪造、变造地质资料罪。

表1 检查监督注意环节一览表

[1]木木.铲除地质行业造假的土壤[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01-22(05).

[2]刘虎.地质找矿杜绝投机取巧[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2-20(理论·实践).

[3]赵奇,覃家海,崔振民,等.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才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0):30-32.

[4]王焰新.谈新时期地学人才队伍建设[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2-8-16(地大要闻).

[5]欧阳成作.关于地质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9(Z1):29-32.

[6]孟琪.对地勘单位企业化的思考——兼与邵毅同志商榷[Z].中国地矿经济学会七届五次理事会暨2012地勘局长座谈会,北京:2012 .

[7]DZ/T 0207一2002,玻璃硅质原料、饰面石材、石膏、温石棉、硅灰石、滑石、石墨矿产地质勘查规范[S].

[8]叶立鑫.石材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探讨—新旧矿产勘查规范的对比[J].石材,2005(6):4-9.

[9]孟琪.矿业权市场建设要处理好几个基本矛盾[N].中国矿业报,2009-07-25(A1).

[10]廖宁.垄断行业改革的经验值得借鉴[N].中国矿业报,2009-06-06(A1).

猜你喜欢
勘查资料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