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娟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400047)
关于生态语言学语言生态(language ecology)概念最早由豪根(Einar Haugen)在1972年提出来,他指出,“语言生态或许可以定义为对任何一门语言及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之后,关于语言与生态的关系研究相继产生。长期以来,语言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就受到语言学家的极大关注,生态学这一概念也被频繁用于阐释语言交际及濒危语现象。生态语言学的建立为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作为语言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许多生态语言学研究者认为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的研究成果既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也可解决现实中各种实际问题,直接服务于人类社会。因此,生态语言学也被称为语言的生态学。
一般认为生态语言学始于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家豪根(Einar Haugen)在一次报告中谈到任何特定语言与它所处环境的相互作用时,曾将这种关系比作特定动植物种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1990年,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在希腊举行的国际应用语言学大会发言中,强调了语言与生长状况、种类特性以及物种形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研究对象在不断增多的环境问题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由此奠定了语言与生态学之间的一种全然不同的研究方式。直至现在,虽然学术界对生态语言学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其完整的学科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对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还没有明确的、统一的认识。本文就生态语言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生态语言学是远远超出了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的,需要从实证调查中总结新颖理论和创新思想的一门新型学科(Mufewene,2001:12)。生态语言学的研究包含语用学理论、方法论及实证调查,并为这些领域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也通过这一过程证明了其研究的可行性。在人类历史上,语言的发展也会经历兴衰,有的可能遭遇淘汰、灭亡,也有的适应了社会变迁从而获得发展。因此,说语言也像其他物种一样有生命周期也不为过。豪根认为,语言是有生命和形式的,一旦剥开其象形意义后就能像研究人类行为一样研究他们(ibid:271)。要研究语言的所有生态特征是不可能的,目前大部分语言学家主要研究对象是语言的变迁,语言多样性,双语、多语言现象及语言标准化。
因此,豪根认为,“语言的生态性”这一概念包含很大的范畴,它可以是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各个方面的结合。生态语言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科。现在所关注的问题,如,少数民族语言的地位,及他们如何能发展得更好,都能用社会语言学解决。
随着生态语言学的发展,“生态学”这一概念在语言学领域深度和广度也迅速扩大,由此衍生出五个与生态语言学相关的方向:语言多样性;语言、文化、生态多样性间相互关系;“濒危语”及“弱势语言”保护;话语权;批判生态语言学。以下将对这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目前,语言学家对生态学及语言学间关系产生浓厚兴趣。Muhlhauster曾通过大量研究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太平洋地区语言系统的生态特征阐明语言与生态的关系。在澳大利亚地区现象中,他得出“小语种的衰退与消亡并非自身原因,而是与语言的生态特征有极大联系”这一结论。在人类历史发展史上,语言、认知和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地方社会群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Maffi,1997:2)。对这些地区而言,语言的消亡不仅意味着该地区文化认同的消失,更是对其自然环境和人文发展史认知能力的剥夺。因此,支持语言多样性,就是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建立文化认同,是十分必要的(Laycock,2001:169)。关于语言多样性的理论指出,“世界上存在的大部分文化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记载保存下来的”(Maffi,2001:13)。各种语言通过不同的方式对世界各个方面进行描述,也产生不同语言使用者的世界观各不相同的结果。正因为如此,世界上现存的一万多种语言才能如此生动地反映出其对不同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适应力(Muhlhauster,2001:160)。由此可见语言多样性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过去数十年中,通过调查世界语言、文化和生态多样性间相互关系从而对文化的生态多样性进行的跨学科研究逐渐出现。语言学家们发现这三个方面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多样性特征消亡的威胁,有必要对此引起重视。因此,文化生态的多样性理论和调查研究应运而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化生态多样性这一术语首次出现,语言学者开始研究生态学、文化和语言多样性间存在密切联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初,一批学者发表了关于文化生态多样性方面的文章,数量虽少,却产生极大影响。
这个领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生态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间的相互关系;全球语言分布情况和生态多样性间联系;语言、传统知识和环境间关系;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共同面临的危机;如何保存和复兴文化多样性;与之相关的人类权力的发展。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上很多语言正迅速消亡。最近一项调查指出,有上千种语言正走向消亡,另外还有上千种语言在本世纪中可能永远从地球上消失。准确的说,按现在的语言消亡速度,到本世纪末,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大概一万种语言将消亡20%到50%,另外还有40%种语言面临消亡的危机(Grimes,1996:27)。事实上,语言消亡通常发生在双语或多语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有更大政治、社会影响力的主流语言逐渐在使用范围和功能上取代了相对弱势或面临消亡危机的小语言。造成这一无法避免的趋势的原因是,随着时间发展,使用小语种语言的人群逐渐开始说广泛使用的语言。这一进程主要包含三个阶段(Baker&Prys,1998:78)。第一阶段,越来越多的,特别是正式语言使用地区小语种使用者选择使用主流语言。在这个阶段,通常主流语言被引入教育、公共场所和正式场合中,导致小语种被取代,功能逐渐丧失。进入第二阶段,开始出现双语或多语现象,在这一阶段,两种语言会被同时使用。通常,原本使用小语种的人群(尤其在年轻人中)越来越少,小语种语言熟练程度越来越差。大概经过两、三代人后,就进入第三阶段,除了本地的语言使用者,小语种已基本被大语种取代,并且已无法作为日常交际语(ibid:79)。
因此,现在需要从生态语言学的发展角度找到合适的方式拯救濒危语言。外在压力可能会加大本地人文化和语言权利的复杂性,并影响他们的态度,反过来,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习俗和语言的不重视和甚至抛弃。因此,任何保护濒危语的理论和实践都必须以语言的多样性为基础(Fishman:2001)。
“生态语言学家从生态学和环境的角度批判语言使用,早在批评语言学前就出现了。”(Fill&Muhlhausler,2001:6)事实上,批评生态主义被很多语言学家认为是批评话语分析(CDA)的扩展和深入研究。然而,批评生态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在功能上有所不同:批评话语分析主要研究对象是话语,如对口语和书面语中词、语义学、语用学的批评分析;生态语言学是对语言系统中语言的批评探讨,如语言学的非生态特征(ibid:46)。
批评生态语言学家又分两个派别:系统批评和文本批评。生态话语分析是当今研究中蓬勃发展的领域,大部分生态批评学者致力于对政治演讲、绿色广告和环境等方面的话语研究。同时也研究生态和非生态特征,其中,M.A.K.Halliday是最显著的代表。在其文章New Ways of Meaning: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中,他提到,物种、等级和生长也存在于我们的语言中,人类的特殊地位也在语言系统中也有其固有结构。话语选择本身就与环境相关,当环境改变,语言也相应发生改变。Halliday的语言结构主义认为语言对人类思想有极大影响(Fill&Muhlhausler,2001:7)。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超越了句法学、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学科,其研究需要理论和实证的同时发展。由于其出现时间短,涉及范围广泛,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目前,不少学者以生态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分析各地、各领域语言使用情况,并取得很大收获,这仅仅是其在某一方面的应用。由于其研究范围广,还可以用这一理论从更多方面进行分析,不难看出,生态语言学还有研究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1]Fill,A.&Muhlhausler,P.(2001).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J]London:Continuum.
[2]Halliday,M.A.K.(2001)."New Ways of Meeting:The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J]In Fill,A.and Muhlhausler,P.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London:Continuum.
[3]Haugen,E.(1972).The Ecology of Languag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In Jinjun,Wang.Ecolinguistics,"A New Perspective in Language Research".Journal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J]Vol.14
[4]Laycock,D.C.(2001)."Linguistic Diversity in Melanesia:A Tentative Explanation".[J]In Fill,A.and Muhlhausler,P.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London:Continuum.
[5]Maffi,L.(2001).On Biocultural Diversity:Linking Languages,Knowledge,and the Environment.[M]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6]Muhlhausler,P.(2001)."Linguistic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Babel Revisited".In Fill,A.and Muhlhausler,P.The Ecolinguistics Reader.London:Continuum.
[7]范俊军.我国语言生态危机的若干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5,(6).
[8]冯小钉.关于语言多样性问题跨学科研究的综述[J].安徽大学学报,2004,(5).
[9]许嘉璐.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