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武文,宋 玉,李海峰,明庆德
(1.空军第一航空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2.济空航空中心修理厂,山东 济南 250022)
现代信息化战争,参战军兵种全,武器装备种类多、技术复杂、战损率高、消耗大,使装备技术保障呈现出“准备时间短、保障行动快、出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抢修任务重”等特点,对装备保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备保障人才建设面临着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打造高素质人才群体等严峻挑战[1]。在这种背景下开展面向信息化战争的飞机战伤抢修人员能力素质培养研究,其意义重大。
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交战双方或一方以信息化军队为主要作战力量,以信息化武器为主要作战工具,以信息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进行的战争。简单地说,它是敌我双方在信息领域中争夺信息控制权的战争。其作战对象主要不是人,而是对方的各种信息系统以及与之有关的各项设施,其任务是获取、管理、使用和控制各种信息,同时防止对方获取和有效地使用各种信息。
信息时代战争工具的信息化、智能化和综合化,信息武器装备体系的形成,必然导致信息战争的出现。现代信息化战争表明,信息战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方式和主要甚至全部的内容。战略信息战、战役信息战、战术信息战相互交叉;太空信息战、海洋信息战、陆地信息战覆盖战场;控制系统信息战、指挥系统信息战、情报系统信息战、火力系统信息战、物流系统信息战全方位渗透;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媒体战深入认知领域;电子战、网络战、斩首战、精确微型手术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金融、能源、环境所有方面。谁夺得信息战的胜利,谁就可能夺得整个战争的胜利。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信息化战争是高度立体化战争,战争不仅在空中、地面、水面和水下进行,而且还向外层空间扩展。
以往战争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信息化战争,节奏明显加快,进程大大缩短。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武器装备能量释放的速度加快,杀伤力在增加;高技术手段的运用,使军队的机动能力、打击能力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单位时间内作战效能明显增强;此外,高技术武器装备使用昂贵,迫使进程加快。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典型的系统对抗。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应用,构成了军事信息高速公路,形成了侦察、监视、情报、通信、信息处理、决策、指挥控制、突击和战场评估的无缝化连接,指挥控制体系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陆、海、空、天一体化联合,战略、战役、战术行动相互渗透,所有作战单元被整合成一个战争系统。所以,作战力量的大小,不再以作战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数量来决定,高技术的武器装备只有同高素质的作战人员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信息技术的应用已使突击兵器的命中概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了“指哪打哪”。导弹和精确制导弹药成为战场攻击武器的主角。20世纪90年代以来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信息化战争具有明显的精确化趋势。
随着微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武器装备具有了像人大脑、神经、眼睛和耳朵的功能,能够自主发现目标、识别目标,自行判断、决策和处理,智能化的水平会达到极高的程度。
高新武器装备造价昂贵,且使用空前频繁,导致信息化战争耗资巨大。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敌我双方在信息空间里,运用信息化手段,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在超视距、不接触的条件下,夺取制信息权,在“陆、海、空、天、电”等多维战场上,实现先发制人的精确打击。因此,信息优势至关重要。
飞机战伤抢修具有时间紧迫、环境恶劣、对象复杂和标准特殊等特点。为了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发展趋势和飞机战伤抢修的特点,需要研究飞机战伤抢修工作需培养哪些抢修人才和抢修人才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等问题。
复合型的抢修指挥人才。飞机战伤抢修是一项复杂缜密的系统工程。特别是新机战伤抢修,涉及到的结构件更加复杂,抢修材料的种类更多,系统战伤抢修的难度更大。为了更有效地对战伤抢修进行管理、指挥和协调,需要通晓战伤抢修各专业并具备高超指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专家型的战伤评估人才。飞机战伤抢修多是在野战条件下进行,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快恢复和保持飞机基本的使用状态。这就要求在抢修中应做到:该抢修的必须抢修,该先修的必须先修,可缓修的则暂不修。而要完成这些飞机战伤评估工作主要靠专家型的技术人才。
高技能型的抢修操作人才。第三、四代飞机的优越性能,对战伤抢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抢修操作员是抢修工作的直接实施者,积极培养拥有丰富抢修经验和扎实抢修基本功底的高技能型抢修人才是提高抢修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驾驭高技术条件下飞机战伤抢修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合理地确定抢修人才的素质结构体系。这一结构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一般能力素质、通用信息素质和专业信息素质。
一般能力素质。主要包括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扎实的科学文化与抢修技术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品质和良好的创新素质等。
通用信息素质。信息素质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它涉及信息的意识、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包括以下8个方面:一是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二是获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三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四是生成信息的能力。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五是创造信息的能力。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六是发挥信息效益的能力。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七是信息协作的能力。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八是信息免疫的能力。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专业信息素质。对于飞机战伤抢修人员,应具备了解飞机战伤抢修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熟悉战伤抢修信息的分级与分类和能进行战伤抢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等专业信息素质[3]。
飞机战伤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是以信息系统为依托,以培养抢修人员的信息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为目标的培训、训练等一系列活动。目前,部队飞机战伤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与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信息素质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学习氛围有待改善、因材施教措施不得力和教员的信息化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抢修人员接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能力的提高,影响了部分新装备战斗力的形成,已成为制约部队飞机战伤抢修能力提高的一个“瓶颈”。因此,要大力提高飞机战伤抢修人员的信息素质。
确立培养目标是促进部队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基础性工作,是信息素质培养的出发点。它不仅能规范培养的内容和方法,而且能引导培养对象按照标准自觉地去努力和追求。应从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军事斗争准备的迫切现实需要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长远需求,具体制定各级各类人员分期分批培养、全程跟踪培养的总体规划,把抢修人员信息素质的培养在总体规划中体现出来,把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的长期目标同军事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衔接起来。目的是形成完善的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体系,与军队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相协调,达到人与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有机结合,满足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需要。
要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一是要舍得在信息化建设和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上投入,要配好录像机、投影仪、电视机、计算机及网络等设备,同时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大量购置和开发与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相关的数据库,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二是积极建立部队与院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各自的信息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建立信息化训练平台。三是可在军网上建立抢修人员论坛、在部队建立信息综合网,给抢修人员提供一个提高信息素质的平台。
一是领导干部应带头学习信息知识,了解信息科技的发展动态,掌握必需的信息技能,提高驾驭信息的本领。二是大力倡导和热情支持抢修人员学电脑、用电脑和使用军网,悉心营造浓厚的提高信息素质氛围。三是聘请高校教授、有关专家到部队进行信息知识、信息技术讲授,加强部队与院校、研究所等单位的信息素质教育交流。四是将信息化融入日常的工作、学习、训练中,使信息技术在日常的办公、生活、学习中能处处得到体现。五是积极利用国民教育资源,通过函授、自学考试、电视大学、军营文化补习等形式,开展抢修人员在职学历教育,全面推行抢修人员职业技能鉴定制度,帮助广大抢修人员提高科学文化素养,鼓励他们提高信息素质。
一是针对抢修人员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分类型、分阶段开办补习班,因材施教。比如,可开办以学习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及网络信息资源为主,旨在掌握信息与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基础班;可开办以学习信息生产、加工、管理、传播与利用等知识为主,兼及信息文化、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心理、信息法教育的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高级班等。二是要善于发现、挖掘抢修人员的长处,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自信心,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提高自身信息素质的活动中去。三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扎实培养他们利用信息资源和运用信息手段的本领。四是积极创造条件,在空军军事职业大学培训中将抢修人员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设为抢修人员必修课。总之,通过上述等措施,在全军形成浓厚的抢修人员信息素质培养氛围,以利多出、快出人才。
一是明确教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要给学员一碗水,教员要有一桶水。要培养学员的信息素质,教员首先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即教员除具备一般能力素质和通用信息素质外,还应具备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信息素质。二是加强教员信息化培训。采取多种形式培养教员,以在职培训为主,进修深造为辅。要针对战伤抢修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加强对教员实际操作能力和新技术新装备业务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具备教师与工程师双重素质的“双师型”教员队伍。三是大力支持教员开展科研学术活动。信息化教学要与时俱进、要进入高层次就必须与科研学术相结合。高质量的科研学术成果能够极大地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通过科研,教员能够及时了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紧跟信息发展的新步伐,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提高信息化教学的质量和层次。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将信息素质纳入教员考核管理体制,建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积极为信息化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1] 张建华,姚武文.部队装备技术人才应急培训研究与实践[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8:177-178.
[2] 姚武文.信息化条件下飞机战伤抢修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研究[J].职业时空,2011,(12):65-66.
[3] 姚武文.飞机战伤抢修信息管理与决策系统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11,(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