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社团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3-08-15 00:47:13王学军陈爱民
河北职业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实效性社团理论

王学军,陈爱民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1世纪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得到蓬勃发展,这些社团组织紧跟形势发展,通过开展理论学习与研讨、座谈会、名师讲座、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来学习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律、道德伦理等多种理论。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联系当前各种社会现象,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的方法、立场、观点分析问题,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调查,仅北京大学就有8个思想政治理论社团,广西61所高校均有理论学习研究类社团。

随着高校学生理论研究社团的增多,学术界对社团文化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陆续出现了一些文章,但是仍然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至今仍没有专门的论著对高校理论研究社团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历史环境变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实效性问题的重要性重新凸显出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热点。本文通过对高校理论研究社团的研究,以提高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研究社团建设的意义

1.巩固和完善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建设的迫切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强调“高校学生社团是新形势下有效凝聚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动员方式,是以班级年级为主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补充。”因此,我们要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团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社团这一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新载体。高校社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校园文化中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是高校青年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未来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源泉之一;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用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去占领社团文化阵地,并使这一由高层次知识群体创造的文化成为青年主流文化的代表。

2.有助于丰富和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理论研究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视野下进行研究,结合当前社团建设的现状,从理论上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及其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途径,总结其经验和规律,这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研究的创新。不仅拓展了理论研究社团文化研究的深度,而且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的内涵和路径。

3.有助于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理论研究社团建设的新途径、新思路

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1月召开的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建设与发展适应了学生多样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将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社团文化所倡导的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教育效果更是强于单纯的说教。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出发来研究高校社团建设,对于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社团建设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4.高校理论研究社团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载体

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施到活动的开展,再到任务的完成,每一步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课堂教育、党团活动、政治学习、时事报告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载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能够承载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二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操作;三是能够联系教育的主客体,并且能促使两者之间发生互动。

二、高校理论社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不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它对大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行为以及价值取向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建设及活动开展,坚持思想性、教育性、学术性与实践性(践行)于一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而有效的载体,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渠道。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高校思想理论研究社团牢牢把握时代要求和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及会议精神相结合,同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相结合,同学习国际国内时事相结合,同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及其他知识相结合。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自发、自主、自觉地参与到学习、研究、宣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队伍中来,用科学理论来构筑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理论学习的先锋队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研讨切磋、平等交流的渠道。通过组织开展读理论原著、理论沙龙、理论宣讲、理论研讨、理论和时事专题讲座等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实践创新的生力军

中央16号文件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件要求“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社团把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党的知识宣讲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企业、农村、部队、学校宣讲交流;通过组织参观考察,开阔视野,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过深人基层挂职锻炼,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社会,体察民情,在与普通百姓的接触中亲身体验自身的社会价值。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组织建设是增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2)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组织与建设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有利于巩固、完善学生社团组织建设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是高校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3)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社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旨在完善健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与机制。

2.建议

(1)加强社团指导老师队伍建设。一方面,结合校内教师的实际情况,聘请为指导老师,通过师生的经常交流,学生便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指导老师的影响,对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起到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考虑在学校周围的社区,聘请热心社团工作的相关专业人士,在经学校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情况审核通过后,担任社团指导老师。同时,加强制度建设,注重对校内外社团指导老师的培训考核、工作激励等。

(2)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社团必须多渠道地融入社区。社团可以和社区联手,组织开展各种假日文化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活动、禁毒活动、科普知识宣讲等,丰富社团成员假日的学习内容和生活体验,提高大学生假日的生活品质。

(3)加强理论研究,深化内涵发展。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在认真学习与加深理解中央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部署、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中心,开展工作研究,订立制度,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开展理论研究探讨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

[1] 陈鑫.高校社团建设浅谈[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02(6):21-26.

[2] 张文学.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现状及其指导[M].北京:中国青年研究,2006.

[3] 王赫,关莹,张沙艳.我国大学生理论社团的发展现状与作用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9(5):56-57.

[4] 何军,沈威.试论高校理论型学生社团党建新模式的构建——以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读书会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01(1):40-41.

[5] 刘晓亮,孔德民.关于高校理论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9(5):10-12.

[6] 张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高校社团文化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10.

[7] 吴宝权.试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2):182-185.

[8] 袁亮.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9):174-175.

猜你喜欢
实效性社团理论
缤纷社团
坚持理论创新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论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29:38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人大建设(2019年8期)2019-12-27 09:05:28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军事文摘(2017年16期)2018-01-19 05:10:15
K-BOT拼插社团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