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香,李源强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2012年,《山东省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能否培养出合格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成为关键,专业教师职业能力提升成为首要问题。
按德联邦职教所定义:“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个相近职业所必须具备的本领,是个体在职业、社会和一定情境中的科学思维,是对个人和社会负责任行事的热情和能力,是科学工作和学习方式的基础和关键”。教师职业能力是指教师能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职业综合能力,能力结构主要包括教育教学能力、行业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理念、职教经验、师资力量、管理体制、教师职业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理念相对落后,很多教师认为教书就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笔者通过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调查显示,82%的学生喜欢教师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63%的学生喜欢教师采用“互动交流教学法”组织教学,65%的学生喜欢“做中学”。由此可见,传统的“粉笔+黑板”式的教学模式影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
近年,上海市职教协会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教师的年龄呈哑铃型结构,专任教师中新教师偏多,中年教师的缺口较大。青年教师大多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毕业生,对高职教育的特征和要求缺乏应有的了解。同时,多数教师缺少对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的体验,企业工作过程知识匮乏。
上海市职教协会的调查结果还显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毕业后教师直接从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高达70%左右,而从企业调入的教师所占的比例不超过10%。
北京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检查组对14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教师中仅25.75%的人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23.9%的教师有过企业工作经历。
现行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标准和普通高等本科院校的评审标准没有区别,并且高职院校教师在职称评审时常受歧视。再者,高职院校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评上教授,也未必就是高等职业教育所需要的真正良师。
高职院校中的大部分专任教师缺乏动手操作能力,难于承担好实践教学任务。同时,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呈现出较强的流动性,补充进来的教师又以刚毕业的、工作经验缺乏的青年教师为主,这些问题都制约着高职院校的发展。
高职教师提高自身行业职教能力的内在动力普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高职院校师资相对紧张,课堂教学工作量大,教师收入很大一块来自课时费;二是学校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经费不足,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多数教师习惯课堂理论教学,不愿到生产一线岗位参加实践操作。
高职院校自兴起以来,办学成本成为其考虑的重要议题,学校严格控制教师的聘用数量;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岗位培训机会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到企业挂职实习就很难,企业实践成了一种形式,难以达到真正提升教师职业技能的目的。
部分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主要还是从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来考核,并没有针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点对教师职业能力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没有明确的要求和评判标准。有的学校根本没有把行业职教能力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这与高职教育的本质不相适应。
笔者以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探索与实践为例,在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方面进行分析。
校企合作,使高职教师可以借助学院搭建平台顺利进入对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企业生产经营的知识和技能,并创新性地解决在企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而不断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1)教师五年轮岗,进入对接企业。学院可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专业建设发展与师资培养需要,每学年制订教师企业实践计划,重点选派专业教师中专业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缺乏企业经历教师、青年教师必须进入对接企业锻炼,将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从而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2)“双主体”教学模式下随学生脱产进入对接企业。目前,学院采用的“双主体”教学模式,即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者在校外合作企业参加学习,课程由学校和企业人员共同教授。教师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或校外合作企业中以真实的职场环境进行授课,无形中倒逼教师深入产业,进行学习。
(3)科研与技术服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我院自2006年以来,深入开展科研与技术服务工作,截至目前,我院承担的科技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达500余项。在项目研发过程中,教师积极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协同攻克技术难题。这样的锻炼不仅使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也更多地掌握了新的技能或技术,从而能更好的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
(1)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我院要求各专业教师参加技能培训,在承担与“技能资格证书”有关的课程教学前先通过技能考核,获取技能等级证书或考评员等级证书,这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途径。
(2)引进专家培训。我院自2011年设置了“崇德论坛”,定期聘请业内知名专家来学院作专题报告,开展专题探讨,不断提高教师职业能力。
(3)参与社会培训。近年来,我院积极和各大高校、企业相互交流,共学共进。除到各院校、企业学习外,各企业也邀请我院教师前往单位做相应的培训工作。在这过程中,专业教师与企业做到了教学相长,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
(1)教师参加竞赛。竞赛和评比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院的鼓励和支持下,我院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大赛中喜获佳绩。
(2)教师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各类竞赛既能反映专业的前沿发展水平,又能指导教学实际,是参与教师通往高水平科研的台阶。竞赛准备过程中,在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指导教师职业能力。
(1)承接科研课题。通过教师承担科研课题,可以使教师将本学科的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成果与学生分享,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了一条“产学研结合创新育人”新路子。
(2)编写校本教材。2006年起,专业教师每年到行业里最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三年后岗位群的变化情况、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素质是什么,以此为依据,开发校本教材,并且每年都更新。48个专业的课程全部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设计组织教学,形成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发表专业论文。专业教师通过论文的撰写,了解专业发展方向,掌握专业发展最新动态、研究成果,并深层次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实践教学等问题。
建立较为完善的高职教师培训与考评体系,才是保证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保障。一是注重教师岗前培训、职中学习与职业能力提升。二是加强高职教师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培养和树立。三是要建立相应的机制、制度等保障措施。
[1]石芬芳.基于职业属性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J].职业技术教育,2008,29(4):57-59.
[2]朱正平.工学结合视阈下的高职教师专业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16):59-62.
[3]汪亚明,邬燕.高职院校教师行业职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33(5):98-101.
[4]赵志群.对职业能力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8,(6):1-3.
[5]赵计平,刘渝,李敏,等.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标准[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