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菊
(怀化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湖南怀化418000)
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西方文学评论家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一位超越时代的女权主义者,“诞生于维多利亚时代晚期英国女权主义运动日益兴盛之时,成长于英国妇女为争取选举权而展开轰轰烈烈斗争的年代,耳闻目睹了女性先辈们为获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所付出的巨大努力”①。生活在典型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父权制”②大家庭中,弗吉尼亚·伍尔夫深刻体会到父母都具有体现该时代特点的、强烈的性别意识,同时都严格恪守该时代精神指导下的“社会性别”③身份。作为父亲,即男性家长,在家庭中是发号施令的主人。作为母亲,在家庭中是命令的执行者,是不具话语权的“第二性”④,身为惟命是从的“房中天使”(Angel in the House),她要美丽动人、她要温柔体贴、她要默默无闻地为丈夫、为子女们奉献全部精力,但是却“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愿望,别人的见解和意愿她总是更愿意赞同”⑤。伍尔夫幼年时期曾经崇拜父亲,因为父亲是权威的代表。伍尔夫热爱母亲,因为母亲是贤良淑德的典范。伍尔夫亲历了男权文化对“房中天使”们用心良苦的培养和雕琢,伍尔夫逐渐体会到“房中天使”体现的是一种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规范,因此,后来她发现她自己的生命处于性别意识、性别身份分裂的困惑中,“这种源自于父母血脉中既相互对立、又彼此纠结的暗流潜伏并涌动在伍尔夫体内,就像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一般,令其疲惫不堪”⑥。伍尔夫天资聪颖、生性敏感,父母平日里言传身教表现出来的强烈的性别意识、严格的性别身份在她内心深处逐渐形成相互对抗的、“彼此纠结的暗流”,这使得她对女性在家庭中和社会中的不平等地位体会深刻而透彻。作为女性作家,通过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入观察与缜密思考,她把作品视为手段和武器,在作品中再现现实生活中女性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待遇,对传统的男性霸权文化进行猛烈抨击,在作品中隐喻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作品中寄寓似乎遥不可及的社会理想——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地走向双赢的未来。
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曾经说过,伟大的心灵是雌雄同体的。1929年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指出:人必须是具有女子气的男性 (womanly-male),或是具有男子气的女性 (manly-female)。因为每个人的灵魂中都有两种主宰的力量,一种是男性的 (manly),另一种是女性的(womanly),在男性的头脑里,是男性胜过女性;在女性的头脑里,是女性胜过男性。一个纯男性的头脑或一个纯女性的头脑都不能单独地进行创造,因此任何作家在写作时只想到自己的性别都是致命的。相比之下,“双性同体”的心灵不仅会引起共鸣,而且能够畅所欲言地传达情感,因此是光辉灿烂的、具有无尽的创造性。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从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角度阐释的“双性同体”思想,认为一个纯男性的头脑和一个纯女性的头脑是不适合任何性别作家进行创作的,认为“双性同体”的脑子“能引起共鸣的”、“能够畅所欲言地传达情感”、“具有无尽的创造性”,因此,很多评论家将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视为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所谓的“最佳的精神状态”。
笔者认为,单独从文学创作的视角来解读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尽管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是未免有些肤浅、偏颇。因为作家创作的作品大多根植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作品是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的一个缩影,时代背景是作品诞生的土壤和源泉,作家创作的作品如同反映社会问题、社会矛盾的“冰山一角”,穿透作品的表现形式——文字,可以探知文字背后更加深刻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因此,努力挖掘出作品中蕴藏的特定时代精神和社会文化比单纯“为艺术而艺术”、“为创作而创作” 更为重要。
《奥兰多:一部传记》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小说,在时间上跨越了近四个世纪,即从16世纪至20世纪,四百年间小说主人公奥兰多的性别发生变化,由地位煊赫、风度翩翩的青年男子变身为永葆青春、才华横溢的美少女。伍尔夫将奥兰多刻画成兼具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双性同体”式人物,但因其所处的时代与社会不同,导致其性别意识与社会性别身份也大相径庭。如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身为男性的奥兰多荣耀地成为女王的情人,并被委以重任。然而当奥兰多的性别发生转变,即失去了男性身份后,便不再被生活奢华、注重文采礼仪的英格兰上流社会认可和接受,她因难以证明自己的社会性别身份和对土地以及头衔的合法权利,不得不进行艰难的诉讼,尽管她才华横溢、谈吐优雅,但是上流社会却将她拒之门外。
奥兰多性别的转变,是伍尔夫进行文学创作时预设的一个文学意象,同时也是整个小说结构上和主题上的一个转折点和关键点,“因为他具有一种象征力,把对立统一起来,把一切矛盾包容于一体”⑦。奥兰多失去男性身份后虽然问题重重,但是几经周折,最后终于功成名就,并找到理想伴侣,过着独立、自由、幸福的婚姻生活。伍尔夫用心良苦地将奥兰多刻画成兼具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的“双性同体”式人物,并在奥兰多事业与爱情双丰收之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伍尔夫“双性同体”观最直接的隐喻,《奥兰多:一部传记》的成功预示了未来社会两性融合与和谐相处的可能性。
服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服饰文化是特定时代和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服饰文化的背后蕴藏着深刻的、错综复杂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问题。因此,剥开服饰的外衣,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相应的时代精神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在性别身份发生变化后,奥兰多的服饰也要做相应调整。因此,在对奥兰多性别转换前后的画像进行比较时会发现,“虽然他们无疑是同一个人,但仍然有某些变化。男性的手可以自由自在地握剑,而女子的手必须扶住缎子衣衫,免得它从肩膀滑下来。男子可以直面世界,仿佛世界为他所用,由他随意塑造。女子则小心翼翼,甚至疑虑重重地斜视这个世界。男女若是穿同样的衣服,对世界或许就有同样的看法了”⑧。伍尔夫通过对小说人物奥兰多服饰变换的描写,展示出男女两性不同的性别意识,该性别意识是建立在传统的男权社会文化基础上的,男性手持利剑如同创世者一般,可以随心所欲地“直面世界”,相比较而言,女性只能“小心翼翼”,甚至“疑虑重重地斜视”相同的世界,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身份、社会地位的差异由此可见一斑。
笔者认为,社会中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身份并非是由性别本身决定的,而是由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决定的,换言之,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身份镌刻着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烙印。伍尔夫以虚构的“双性同体”式人物奥兰多为突破口,探讨了20世纪初期英国社会不得不认真对待的性别差异、性别意识与社会性别身份的社会问题。
文学作品中潜藏着作者被压抑的欲望和社会理想,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作品《奥兰多:一部传记》重新审视和批判了男权传统文化对女性的压制,即在传统的男权社会中女性是男权文化下最直接的受害者,男权文化传统决定了女性处于被管制、被束缚的社会性别身份。文学艺术创作是为社会服务,伍尔夫通过对时代与社会的深入观察与缜密思考,将其倡导的男女两性和谐、双赢的“双性同体”的社会理想隐喻在文学创作中,希望两性能够彼此信任、真诚沟通、走向和谐与双赢的未来,这也体现出伍尔夫身为女性作家的深重的社会责任感。
注释:
①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 [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1.
②苏红军,柏棣.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8-231.
③苏红军,柏棣.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21-223.
④[法]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4.
⑤[英]弗吉尼亚·伍尔芙.伍尔芙随笔全集 [M].王 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367.
⑥刘秋菊.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分裂原因的探析[J].作家,2009,(3):90.
⑦[南非]林德尔·戈登.伍厚恺译.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207.
⑧[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奥兰多 [M].林 燕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107.
[1]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苏红军,柏 棣.西方后学语境中的女权主义 [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第二性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4]赵思奇.“杀死房中天使”创造女性话语——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维多利亚时代男性霸权的反叛 [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4).
[5][英]弗吉尼亚·伍尔芙.王 斌译.伍尔芙随笔全集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刘秋菊.弗吉尼亚·伍尔夫精神分裂原因的探析[J].作家,2009,(3).
[7][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田 翔译.一间自己的房间 [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0.
[8]潘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雌雄同体”观与文学创作 [J].湖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
[9]潘建.国外近五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J].当代外国文学,2010,(1).
[10]王瀛鸿,杨柏艳.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女性观 [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5).
[11]甄艳华.解读伍尔夫的两性和谐社会理念 [J].外语学刊,2010,(5).
[1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林 燕译.奥兰多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13][南非]林德尔·戈登.伍厚恺译.弗吉尼亚·伍尔夫:一个作家的生命历程 [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14]杨莉馨.20世纪文坛上的英伦百合——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杜婧一.从《奥兰多》看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观 [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16][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瞿世镜译.论小说与小说家 [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17]周霜红.从生命的创造到文学的创造——论弗吉尼亚·伍尔夫双性同体对神话思维的逃离与飞越 [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8]伍厚恺.弗吉尼亚·伍尔夫:存在的瞬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