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红梅
(黄山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随着小学师资培养层次的提升,很多高校都设置有小学教育专业,并开设有《学校管理学》、《小学生班级管理》、《小学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等课程,为学生将来从事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做好准备。黄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自开设以来,《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就成为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为将来从事小学教育的准教师们提供了有效的专业理论支撑。但是长期以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更多地侧重于理论的掌握,缺乏自身的实际体会,也就很难真正理解该课程开设的意义。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记诵一些基本的概念、原理以及一些照本宣科似的案例分析,为应付考试做准备,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现实中,论者在多年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中发现,班主任的素质和管理经验很多都是在实践中摸索或者借鉴成功者的经验等来得以提升,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特别是德育理论指导。许多班主任在交流会或班主任论坛中谈到的大多是如何去做班主任管理工作、如何去管理学生的具体操作方法问题,而对于为什么会这样管理或采用这样的方法,很多班主任老师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上述班级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对《班主任与德育论》这门课程改革的思考。
目前,黄山学院正在积极创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在培养规格上,黄山学院更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专业技术应用性人才;在培养模式上,黄山学院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在上述大背景下,为了使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需要对《班主任与德育论》这门课程进行大胆的革新。
从该课程实施以来,其内容主要分两大板块来介绍,第一大板块是纯粹的德育理论内容,第二大板块就是班主任工作中应遵循的原则和采用的方法。[1]这样的内容设置使得学生在学习基本德育理论时,缺乏相关案例的支撑,特别是很难将德育理论与学生的直接体验有效联系起来,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消化吸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两大板块的内容衔接也不是特别紧密,甚至是各自为营,无法有效地实现自然过渡。第二大板块中所介绍的班主任工作原则和方法显得过于宏观,实际操作度较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用这些方法原则生搬硬套地去解决相关案例,学习方法不够灵活。
《班主任与德育论》这门课程的配套教材是由陈瑞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德育与班主任》,该教材比较切合《班主任与德育论》这门课程的要求,内容主要包括德育基本原理和班主任德育工作艺术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的角度介绍德育的概念、德育的目标、德育的过程、德育环境等,第二部分主要包括解读学生的艺术、集体教育的艺术、个别教育的艺术、班级心理教育的艺术、组织班级活动的艺术等具体的实践操作技巧。整本教材的内容容量、难易程度比较适合黄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水平。但是,教材中两大部分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容易出现脱节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参考大量的教学材料,而现有的教学参考资料多集中在班级管理相关理论和班主任的实际管理经验与技巧,能有效地将班主任工作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参考资料甚少,这无疑对《班主任与德育论》任课教师①的备课形成了阻碍。
将上课内容有效整合,对任课教师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而任课教师自身与该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的不足,则成为影响《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教学效果的又一大障碍。在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好坏的重要指标。俗话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具备一桶水,如果想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切身体会到现代小学德育教育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巧;能熟练掌握现代小学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是如何渗透德育思想的。然而现实中,《班主任与德育论》的任课教师大都缺乏实际的小学班级管理经验,对所讲授的内容缺乏亲身的体会,上课照本宣科者居多,自然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
从黄山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来看,主要实践性环节在整个本科学习中所占比例较小,只安排了25 周,所占比例只是四年教学周数总和(102 周)的1/4,也就是说,本科学习中有3/4 的时间用在了理论学习上,从事专业实践的时间少之又少。从时间安排上来看,实践性教学环节中的教育见习为1 周,安排在第六学期;教育调查安排在第二、第四学期的暑假,为期共计4 周,教育实习安排在第七、八学期中,为期12 周;毕业论文在第八学期,为期8 周。《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这门课程学习完之后,之前的第二、第四学期暑假的教育调查无疑已错过,可以赶上的是第六学期的教育见习,但是教育见习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期中,相距第五学期学到的《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时间较远,起不到趁热打铁的作用。而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的时间也是比较滞后的,影响了学生对所学到的《班主任与德育论》知识的及时应用。
1.改革课程的内容组织结构
改变一直以来该课程中德育理论和班主任实践“两张皮”的脱节现象,将相关事例呈现给学生或根据学生自己搜集来的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从中探寻和概括相关的德育理论,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将总结概括出的德育理论用于指导具体的实践,即课程内容由“理论——实践”这一结构转变为“实践——理论——实践”的结构。
2.减少讲授的课时数,增加学生的实践时数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中案例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搜集具体的社会实践材料,需要改变长期以来一味地以讲授为主的课时安排,改变后的《班主任与德育论》 授课时数为32 课时,其中讲授时数为24课时,课程期末复习为2 课时,学生的具体实践环节为6 课时,这六课时的初步安排是分期初、期中、期末三次大讨论,讨论的内容则是学生在课外实践中的体会。课外实践主要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联系或者在老师的联系下去相关小学见习甚至在不影响小学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担任“副班主任”,与小学里的班主任结成对子,辅助班主任完成相关工作。他们完成的相关工作一方面要在课堂讨论中呈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平时的作业中。
3.考核内容有所倾向
在课程考核中,改变过去过于重视考核基本理论的做法,在试卷中减少概念性知识的比例,增加考核学生分析、探究能力的试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院系除了定期组织召开师范生技能大赛外,还应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学生参加“主题班会”或其它班级活动设计大赛、“优秀评语”设计大赛等,作为师范生技能大赛中的延伸部分来开展。通过这些设计比赛的开展,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设计风采,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提高学习《班主任与德育论》的积极性,并能学以致用,为今后就业奠定一定的实践基础。而作为组织大赛的院系级单位,也可借此来对学生的实用技能进行比较客观的考察,从而为今后院系的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搜集相应的实践资料。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就应提前得到提升。由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向小学输送优秀教学人才和班级管理人才,因此作为任课教师非常有必要了解现代小学教育最新动态,并将这些最新动态及时地介绍给学生。了解现代小学的办学理念、班级管理模式等有多种渠道,其中加强与基层小学的合作,给任课教师提供时间段里的机会不失为一个较为妥当的办法。通过这种办法,任课教师一方面可以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实时传播到基层小学中去,更好地为基层小学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实践锻炼,任课教师可以看到基层小学中班级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法和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为今后的《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的教学提供第一手材料。此外,任课教师在实践锻炼中可以亲自参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获得切身的体会和总结,这不仅提高了任课教师的实际应用能力,而且给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树立了榜样。
为切实保障任课教师能真正到基层小学中去进行实践锻炼,相关院系和学校要着力解决任课教师的后顾之忧。首先为任课教师进入基层小学锻炼牵线搭桥,利用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教育等有利条件,加强与基层小学的交流与合作,为任课教师实践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为调动任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院校也应注意合理衡量其工作量的计算,由于任课教师是暂时离开高校教师岗位到基层小学工作,虽表面上暂时不再从事高校的教学,但是这种实际锻炼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为此对于进行实际锻炼的任课教师,院校应当给予合理的课时补贴,进而保护任课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为更好地促进应用型本科学校建设而努力。
学生的见习、实习以及社会实践都属于培养计划或教学大纲中的组成部分,小学教育专业同样如此。《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的改革要从课内走向课外,要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而见习、实习、寒暑假社会实践等环节恰恰给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大平台。可以在培养方案中将见习的时间和类别进行调整:见习分两部分,一部分为自主见习,安排在相关课程完成后的一周,由学生自主联系见习单位,自觉主动地把所学知识及时运用到见习中去,获得见习这一实践环节的检验;另一部分是统一安排见习,可以安排在第六学期,即由院系负责联系见习单位,统一安排学生见习。实习和教育调查也可分为自主安排和统一安排两种类型。这样做的目的就避免了“一刀切”的现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承担班主任工作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走向小学教师岗位必备的一环,所以在实习、见习、社会实践中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应该在这些具体实践环节中注重提高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班主任实际操作技能。在见习中,主要引导见习的学生根据自己在见习学校中对班主任工作的所见所闻,站在理论的角度加以分析和探究,指出见习学校班主任工作有哪些可供学习的经验以及可供借鉴的教训;而在实习中,需要引导学生勇于承担班主任工作,督促学生完成班主任工作日志,以此作为考核学生实习成绩的标准之一;此外,利用大学生寒暑假放假时间一般早于小学的契机,积极鼓励学生做好对班主任工作的社会调查,从近距离了解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酸甜苦辣,进一步树立为小学教育以及小学班主任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倡导“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他说:“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2]289所谓“做”是包含了广泛意味的生活实践,“教学本质是学习,而‘学习’也就是实践,学而后能教人。这一点,就是说教学做合一。”[2]289《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师生围绕这一核心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增强社会实践能力,达到“教学做合一”。宋代著名的理学大师朱熹曾经说过,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要“教以理”,而且还应“教以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建的背景之下,通过《班主任与德育论》课程的改革,希望培养出来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既不应该是那些只待工作后去探索、模仿他人管理班级的“东施效颦”者,也不应该是那些只会讲述德育理论和班主任工作原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的“纸上谈兵”者,而应是既有深厚的德育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班主任实践能力,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注释:
①为写作需要,以下如无特别注明,均将《班主任与德育论》任课教师称之为任课教师。
[1]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 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