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俊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231131)
随着世界经济增速减缓,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我国外贸环境日益严峻,要促使面向出口的中小型企业尽快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除加大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才竞争。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社会和企业从知识结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对高端技能型外贸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加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因此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加大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成为商务英语函电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商务英语函电是基于工作任务和流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对实现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旨在通过创设实际工作情境,使学生熟练运用函电的词汇、术语、句型和写作技巧与客户磋商交流,处理交易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具备业务员、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等岗位要求的基本技能。
长久以来,很多高职院校的函电教学都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一言堂”,“填鸭式”教学代替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大部分教师以讲述为主,互动少,操练少,有的甚至把商务英语函电课变成了翻译课,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结果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整个外贸业务流程、不懂得在不同外贸情景下撰写往来函电[1],对实际运用缺乏感性认识,未能有效实现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的迅速转化,“高分低能”现象使学生丧失了很多就业和发展的良机。部分找到工作单位的学生很长时间不能适应岗位需要,工作中问题频出,导致交易落空或客户流失,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久而久之,用人单位逐渐对高职学生失去了兴趣和信心。
如何使函电教学围绕着具体工作任务展开,实现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和语言技能的有机组合,较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使学生获得的技能能够与未来工作岗位群的技能要求对接,毕业后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函电课程教学中普遍面临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问题。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着眼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挖掘校内外教学资源,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贯通教学、实训、实习三环节,使学生在主动、双向、探索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增强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将语言学习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融合,确保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1.科学设置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
以岗位能力与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根据市场和未来职业岗位群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模块,依据国际贸易流程设计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将函电、国贸实务、单证知识与网络操作训练有机结合。通过网上商务模拟实验的开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业务中,实现知识能力的内化,促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2.教学过程流程化
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校企合作为路径,以职业资格认证为标准,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明确岗位工作过程和任务,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分模块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让学生从易到难,逐步建构知识,对函电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的运用清晰明了,信息链完整,为后续实习实训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资源
聘请企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担任课程兼职教师和实训实习指导老师,与专职教师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共同发挥作用,参与课程的建设与开发、教学大纲和实训大纲的制定与修改、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以及课程教材,特别是实训教材的指导与编写等工作。
4.建立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相适应的、开放式的课程考核体系
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以完成任务、达意为第一考量,以学习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考核为主,以期末终结性考核为辅的考核评价标准,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技能竞赛活动[2],实行“以证代考”、“以赛代考”,考核的内容、形式、标准应呈现多元性和开放性。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按照岗位要求→能力标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岗位应用→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内容,实现专业知识学习与语言技能提高相结合,课本知识与实际业务案例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生合作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仿真实训相结合。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夯实基础、逐步放开为原则,选择设计教学内容,按照工作流程和真实案例处理模式,将实际操作观念和思维导入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提出有关问题,充分体现“以工作流程为主线,基于项目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每个模块的学习任务即为完成若干个工作项目,各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各种训练,极大地发挥学习潜力,自主地发现式地进行学习,实现“在做中学”,以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此外,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部分教学录像、习题库、试题库、实训项目、自主学习扩充性资料、在线自测等教学资源不仅应为教学所用,相当部分内容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扩充性材料,保证课堂教学和课外自学的系统性和一体化,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效率。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综合考虑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融合,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将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等要求贯穿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课证融通。
1.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岗位能力培养目标,建立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实训标准,筛选项目,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指导思想,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同直接获取职业能力、经验为主的项目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使项目组成员在广泛交流和协作中获取能力和新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在教学组织上,始终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来贯穿。实践教学采用小组分工模式,教师先明确具体要求,针对任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进行讲解,搭建框架,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小组成员在学习内容和结果上相互依赖。通过每个模块中要解决问题的延伸、拓展,在前、后模块之间建立联系,实现知识点的“层层递进、前呼后应”;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实地工作或考察,进行顶岗训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和企业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训练和提高其职业技能。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学生不仅训练了各种业务信函写作技能,还在实训中熟悉了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和环节,体验了业务成交的快乐[3],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促进课证融通,强化技能培养
将企业引进校园,技能引进教室,实务引进课堂,融“证”入“课”,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项目贯穿的课证融通实训系统,通过课堂训练、仿真实训、社会实践、技能竞赛以及顶岗实习等递进式实践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融为一体,为培养能力主线服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行开放性实习实训,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与企业和岗位对接的技能培养,实现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
在课堂训练环节中,以提高学生专业综合技能为目标,对于教材中每一个与未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紧密结合的模块,通过引入案例分析,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法,指导学生进行随堂训练和仿真实训,实训内容与未来工作流程趋于一致,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环节主要技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此外,技能竞赛已成为创新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途径的重要形式。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企业管理理念及文化渗透,赋予函电课程教学新内涵。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辅助下,交替使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启发引导、交际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4],实现语言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的良好结合。
课堂教学中,可以选取来自于真实交易环境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研究,较好地引导课程内容的展开;实训教学中,在集进出口业务流程、单证缮制、函电操作为一体的虚拟网络环境下的软件操作平台上,学生通过电子邮件收发,模拟完成合同磋商、合同履行、单证缮制等各交易环节。通过创设真实、具体的教学实践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形成自主式、合作式、探究性为主的学习氛围。一方面,经过讨论和参与,使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商务情境,培养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在不同交易情境和环节下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另一方面,由于有想象空间,学生可以创造性地完成任务,思维更加活跃、缜密,课堂气氛也更加活跃。
建设集“教、学、做”为一体的校内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室,开展教学手段改革。鼓励教师采用投影仪、计算机、网络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特点,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使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仿真或模拟操作,在Internet网络环境下进行,化静为动,寓教于乐,通过将抽象问题形象化,把交易过程或细节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扩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趣味性。
商务英语函电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到缺失真正具有“外贸经验+英语语言水平”的“双师”型教师,一支专兼结合、核心骨干相对稳定、富有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将以上各项改革落到实处,实现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容忽视。
高职院校应着力构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注重青年教师梯队、专业实践教师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教师“留薪留职”进入企业兼职锻炼、实习调研,担任企业顾问,找准与企业对接的切入点,切实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确保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此外,商务英语函电教学还应对宏观世界性经济、文化知识、发展历史给予足够的关注。虽说外贸属于实务,但由于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对象具有世界性和地区性,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所以不能“闭门造车”。国外客户所处国家的时差、作息时间、节假日安排、风俗礼仪、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政局安定与否等等都直接关系到外贸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业绩。
我国正处于经济变革之中,和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不断深化且全面,为此,函电课程所涉及的理论知识、政策、实践做法将会不断变化,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教学中,根据实际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变化课程体系,改革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体现“厚英语基础、通商贸理论、重实践操作”的专业教学思路,全过程开展“双语、双师、双证、多元通道”的专业教学活动,多方位利用校园网络虚拟课堂和虚拟实验室加强学生动口和动手能力的训练,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5],以适应变化的社会对高端技能型外贸人才的需求。
(注:本文系2008年安徽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教秘人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8]143)
[1]周新云.高职《外贸英语函电》教学现状研究与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12).
[2]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
[3]粟景妆.高职商务英语函电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0,(10).
[4]陈准民,王立非.解读《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外语,2009,(4).
[5]邬澜.关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社会需求与现状探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