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刍议

2013-08-15 00:52
关键词:制度学校

钱 敏

(安庆师范学院 党委宣传部,安徽 安庆 246052)

新闻发言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很长,1983年4月23日,中国记者协会首次向中外记者介绍了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正式宣布我国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这是当时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为了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建立起来的。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和发言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进展显著,已经建立起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和省级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其中,从外交部最早设立新闻发言人开始到现在,国务院近70个部门(包括部委以及直属的国家局),均建立了新闻发布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共有80多位新闻发言人。随后,这一制度逐渐推广到各级地方政府,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除了4个省区外,其余27个省市区均已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2003年1月9日,北京市委、市政府要求北京市局级以上单位都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2005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举行了68场新闻发布会,举办了16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220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1]

新闻发言人是指“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的问题,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2](P357-358)具体说来,新闻发言人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政府的新闻发言人,他是政府形象的代表和具体体现,需要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新闻发布方面的专业知识;二是企业、非政府组织的公共关系负责人,他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克服危机的能力。高等院校的新闻发言人即属于第二类,主要负责高校新闻的发布以及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

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的总统新闻发言人,它是新闻媒介积极争取知情权的结果。从西方国家的长期实践效果来看,新闻发言人制度就是一种有限的信息源,可以有效地协调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关系,起到一种润滑剂的作用。同时,以此为基础,隐蔽地引导舆论导向。新闻发言人制度属于公共关系中的舆论活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宣传行为,它的建立必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1.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推动高校的信息公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往“政府全能”的模式已被打破,利益多元化的公众群体正在形成。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学校与学生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甚至也不是单一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学校不能仅仅依靠传统的行政命令手段去处理社会公众利益诉求,客观上也不可能像上级指挥下级一样指挥大规模、大范围学生和家长。高等院校要通过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来真正树立公众意识、媒体意识,从而推动学校信息的公开。

2.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促进高校的政务公开。建设富强、文明、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的既定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政务公开,接受国民监督,要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行为具备“回应性”和“问责性”。新闻发布制度是高等院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因为每一项新闻实际上都与学校的每一项具体事务紧密相连,这就要求学校必须随时向公众解释其政策的动机和行为的意图。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高等院校面向公众说话是一种制度性的要求。建立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能够在教育公平和教育民主进程的推进中发挥巨大作用。

3.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强化高校的宣传工作。以往高等院校的宣传报道工作,没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目的不明确、随意性强。通过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明确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职责,实现新闻发布和报道的归口管理,实行对外新闻报道的统一管理、统一策划、统一发布,用“一个声音”说话,树立各院系各部门的“一盘棋”意识,能有效避免内部因消息来源不一,报道上“各自为政”、“抢”新闻的不良情况。同时,对可供新闻媒体报道、需要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工作,可以借助这一制度进行细致规划、认真梳理,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大大增加宣传报道的前瞻性和可控性,减少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盲目性。

4.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可以提高高校的管理能力。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实行“阳光工程”,高等院校也不例外;广大民众(尤其是学生、家长)依法享有知情权和话语权,他们要求知道学校每项教育政策调整的依据和目的,他们要求参与学校管理政策的制定。如果学校不及时地将各种信息通过有效的渠道及时地告诉学生和家长,他们就会对学校制定的政策和措施产生怀疑,甚至出现严重的逆反心理,从而滋生出抵触情绪。是否有效地开展新闻发布工作,直接关系到各高等院校是否真正地把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落实到自己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已经成为检验高校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观测点。

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尤其是高等院校逐步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加以注意,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1.各高校是直接面对学生和家长的,高校新闻发言人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发布消息宣传政策,或者解疑释惑、澄清事实,从而起到服务大局、引导舆论、塑造形象和沟通大众的作用。高等院校的新闻发布,最重要的不是通过罗列工作、体现成绩,而是要通过学校信息的发布,回答学生和家长关心的话题,体现学校的作为,凝聚人心。学校新闻的发布要精心策划、设计发布内容,既保障学生和家长知情权,增加学校工作的透明度,又掌握话题的主导权,营造和谐氛围。

2.在新闻发言人背后,应当配备一个求真务实的工作集体,专门从事材料搜集和了解情况等工作,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权威性,杜绝可能存在的报喜不报忧、“一言堂”等情况的发生。要切实考虑新闻的发布价值,使言论能被不断的事实所证明,这样才能树立权威性。如果学校的新闻发言人的言论失去价值性和权威性,发布的消息让学生、家长乃至社会民众没有信任感,这种制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强调和国际惯例接轨的同时,我们更应要注重新闻发布制度的出发点和实用性。

3.建立高校新闻发布制度,让新闻发言人统一发布事件的真相与处理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责任学校的体现,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连续性和规律性。应当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增强新闻发言人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意识和责任意识,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新闻发布的归责问题如果得以明确,就能够保障信息客观、公正、准确地发布,避免新闻发布的虚假性和不负责任,体现出对人民群众的责任心。

4.随着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以及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的日益普及,新闻媒体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也是广大公民了解国家时事、国家权力运作的基本途径。新闻发言人必须了解和熟悉新闻发布和媒体的运作规律以及大众的心理期待,依靠对规律的认识和技巧的运用,依靠与媒体的默契与合作来传达意图和引导公众,引导新闻媒体积极介入、了解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工作情况,有目的性地引导记者沿着自己的思路进行采访和报道。在诚实、尊重和公开的前提下,掌握议题控制的主动权,是新闻发布会的基本策略。而之所以要设立专门的新闻发言人,就是因为这里需要有专门的职业技巧。“发言人要记住,在新闻发布会的场合中,记者不是你的学生,不是你的部下,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1]新闻发言人除了对政策了解之外,还需要对新闻记者的需求有了解。他要准备记者都会从哪些角度提问,然后该怎么回答。

5.高校新闻发布制度是高等教育及各高等院校通过新闻发言人向传媒、向公众介绍教育政策,通报某个事件的情况,说明教育主管部门或各高校对某个事件、某个问题所持有的立场、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并回答传媒的提问。它的目的是及时准确地向外界通报信息,赢得传媒与公众的信任,进而在事务处理中获得主动。这种制度就是为了保障新闻的及时发布,而不是压制或者管制新闻。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毛寿龙教授指出,要防止纷纷建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一种‘挡箭牌’,被个别地方的个别部门利用,以封锁消息”,“甚至有些地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限制政务信息公开的渠道,对政务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梳理与控制。而在各地新闻发言人制度纷纷建立的同时,‘封杀’记者或新闻单位的事情也有时发生”。[3]

6.由于新闻发言人是高等院校乃至教育事业形象的代表和具体体现,不仅需要较高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还要有较强的新闻专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各高校要健全与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就要加大对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新闻发言人的综合素质。新闻发言人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新闻发布是否成功,优秀的新闻发言人必须具备相关的政策水平和政治知识,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具有很高的聪明才智,能够较好地驾驭新闻发布会的现场。新闻发言人要有政治家的头脑,科学家的学识,外交家的见识,记者的敏锐,艺术家的感染力。要从政治理论、对外宣传口径、新闻传播规律、演讲艺术、仪表形象等多个方面来加强新闻发言人的培训和提高。

中国的新闻发布制度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并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不断加快。建立健全高等院校的新闻发布制度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紧迫的主要任务。作为国际通行的一种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定期、定点、定人的新闻发布方式及时地向新闻媒体披露政府最新的政务信息,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越来越受到中国教育界的重视。作为各高等院校的代言人,新闻发言人在与媒体、公众的信息沟通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他们通过传媒向公众介绍教育政策,通报在某个问题上学校所持的立场和采取的措施,并回答传媒的提问。这与以往有些学校对公共信息的封闭堵塞、对传媒所持的回避做法相比,无疑是进步、开放的表现。

高等院校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要立足于实事求是,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全力、全方面地与世界接轨,充分展现了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形象。高校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健全,进一步证实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行为规则和国际上的一些普遍做法越来越接近,越来越重视把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公共信息及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进行沟通,并通过这项制度拉近了学校、教育与民众、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

[1]董岩,赵启正.智慧而激情的传播者[J].今传媒,2000,(2).

[2]刘建明.宣传舆论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

[3]陈宗林.中国新闻发言人群体脱颖而出[J].开放潮,2003.11-12.

猜你喜欢
制度学校
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是这样吗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学校推介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上学校
制度严格 温柔执行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