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2013-08-15 00:49
河南工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工业发展

石 霞

(新乡医学院 三全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大致经历了思想萌生、形成、成熟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对独立和集中的内容。邓小平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有的是对毛泽东探索的直接继承,有的是对毛泽东探索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并在对新的实践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形成的。

1 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萌生

1.1 主政大西南

尽管邓小平领导西南局工作时间并不长,但主政大西南是邓小平政治生涯十分重要的阶段。两年半时间里,西南地区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农村和城市工作步入正轨,为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道路积累了初步经验。

首先,邓小平将恢复发展工商业的重点放在对待私营企业的态度和如何处理公私之间的关系上。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调节劳资,两利兼顾,否则对整个国民经济不利。我们要扶助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营工商业,鼓励私人生产的积极性。资方要改善管理,降低成本。……我们扶植进步的、有前途的私营企业,没有前途的要指导转产。调整工商业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一资、二劳、三公,一切都要引导到发展生产力。”[1]148

其次,邓小平重视市场在恢复发展工商业中的作用。“共产党就是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否则就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些东西的生产现在要减少,但十年之后还会有发展,如化妆品。我们要引导工商业向健全的方向发展,有些东西生产超过市场需要太多,销不出去就有了问题,要指导转产。”[2]149从这些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十分重视政策的灵活性,把一切政策的落脚点放在发展生产力上,这对于西南地区经济的恢复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此外,邓小平还意识到,抓紧交通事业建设是带动西南恢复经济、发展各行各业的一项重要举措。成渝铁路是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实践证明,成渝铁路的建设带动了附近地区相关工业的发展,为西南地区工商业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发展西南各地交通、沟通城乡交流,发展工业、繁荣经济,改善西南人民生活等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一时期邓小平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业化思想,他对工业和工业生产进行的思考是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的运用和对当时大西南实际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的,具有极强的全局观和前瞻性,思考的主要内容是关注工业生产的恢复、稳定,有意识地促进农业与工业加强联系。

1.2 回北京至中共八大前

1952年8月,应中央政府机构调整的要求,邓小平调回中央,始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委员会副主任,后兼任财政部长,为中央理财。在他的领导下,财政部门在工作中坚持一手抓增加收入,一手抓节约支出,保证了建设资金的供应。

1.3 中共八大至“文化大革命”爆发

在1956年中共八大上,邓小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委、书记处总书记,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此十年间,他在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核心层里担任着关键性的职务,直接同毛泽东等主要领导人一起商讨和确立大政方针,使他有可能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层次上全面思考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些重大问题。

20世纪50年代末期,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所造成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就是从这时起,邓小平开始重新探索适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工业化道路。在1960年以前,对于工业、农业的战略地位问题,邓小平的思想认识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是一致的,这同毛泽东的认识也是一致的。“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2]534但在经历了1958年“大跃进”和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以后,邓小平的思想有了明显的改变。“制定发展工业的方针和规划,要考虑农业基础,工业基础,科学技术基础,加上管理水平。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安排,从长远看会发展得快一些、好一些。”[1]335-337他对一些仍然轻视、排挤农业的同志提出了批评。

在这一时期,邓小平还亲自指导、主持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关于企业管理方面的章程——《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工业七十条》),就怎样看待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的关系、重视技术人员特别是年轻技术人员、探索企业提高效益的机制、厂长行政负责制与党委领导的关系等,发表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对恢复和建立正常的企业生产秩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1963年,邓小平在工业决定起草委员会会议上关于工业发展问题的讲话中深刻论述了我国工业化建设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未来发展的战略设想和急待解决的有关工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积极试办托拉斯是邓小平在国民经济调整中的又一贡献。“……所谓托拉斯,就是以一个行业为主,兼管其他行业。比如淮南,有煤有铁,还有化工,搞一个托拉斯,或者归煤炭部管,或者归冶金部管,都可以。”[3]1208这和他以后积极主张的“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的思想是前后一致的。

这些观点和看法在许多方面同当时的主流思想即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是不同的,体现了勇于创新的精神。但是,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他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思想尚处于萌芽状态,是后来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萌芽。

2 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形成

邓小平在这场长达十年的动乱中两次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并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改造。但是在这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马列著作和古今中外的书籍,这也为他逐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我国许多省份和城市,对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未将其列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的组成部分。各级政府在“三定”方案中均没有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的相关职能和编制,在管理上很薄弱,一些地方甚至放任自流。

2.1 重回北京、全面整顿至“四五”事件

1975年,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他不顾刚刚出来工作困难重重的处境,以高屋建瓴、势如破竹的伟大魄力,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导才能,努力扭转局势。他根据毛泽东提出的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示,在主持召开的各种类型的会议上,明确、坚定地提出要进行全面整顿的指导思想。

从6月16日开始,国务院召开计划工作务虚会,通盘研究整个经济工作的整顿问题。务虚会上邓小平提出要搞一个关于工业整顿的文件,认真总结铁路、钢铁整顿的经验对整个工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切实的解决办法,做出一些必要的规定。

8月18日,邓小平主持国务院会议讨论《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并发表重要谈话,认为这个文件应是工业问题的章程,总的精神是加快速度。他就加快发展工业的几个关键问题发表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确立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要扩大进出口,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要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要抓好产品质量;要恢复和健全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会后,由国务院政研室胡乔木主持,按邓小平谈话精神对文件进行修改。稿子从最初的14条增加为20条,简称“工业二十条”。这个条例,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1961年制定的“工业七十条”的继承和发展,集中了1975年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一系列讲话的精神,概括了国务院计划工作务虚会讨论的成果和铁路交通战线初步整顿的经验,批判了“四人帮”散布的一些谬论,提出了整顿企业、加快发展工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它是解决“文化大革命”在经济战线上造成的混乱和灾难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条例虽然因为“四人帮”干扰破坏未能形成正式文件下发,但它的主要精神开始得到贯彻,对工业整顿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75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为4467亿元,比上年增加460亿元,增长11.9%。其中,工业总产值3123亿元,比上年增加394亿元,增长15.1%;农业总产值1343亿元,比上年增加66亿元,增长4.6%[4]16实践说明,邓小平领导铁路和煤炭、钢铁等整顿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都是切合实际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由于“四人帮”的迫害,1976年“四五”事件后又一次迫使邓小平离开了领导岗位,中国正确的工业化进程又一次被人为地强行中断。而整个这一时期正是邓小平的工业化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正是在“文革”中,邓小平真切地看到了真理和谬误的鲜明对照,真切地看到了以前所没有看清楚的许多问题,开始认识到必须解除禁锢、彻底解放思想,开始思考如何去开创一条全新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思索和实践,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再次复出主政后,邓小平带领人民进行了新的探索。这个探索是艰辛的但却是成功的。

2.2 第三次复出主政至中共十三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深刻反思新中国成立27年来我国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在我国已经行不通,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特殊国情、切实有效的新式工业化道路。

邓小平1978年“北方谈话”是开辟‘新道路’的先声,集中反映了他在历史转折前夕(和邓小平理论形成之初)的理论思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果断地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对过去的经济建设方针特别是工业化道路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反思。针对工业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的工农业、轻重工业、能源和加工工业、积累和消费等方面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问题,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邓小平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有三个: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他反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农业搞不好,工业就没有希望,吃、穿、用的问题也解决不了。”[5]93-94“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必须集中力量加快发展。”[5]82-83上述这些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变化,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工业化道路,随着农、轻、重三者关系渐趋协调,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国有工业企业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城乡结合的新的工业结构。

十二大之后,我国的工业化改革以实行利改税和用改革精神整顿企业为主。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邓小平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6]91此后在多个场合,邓小平还多次讲到过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很重要。主张要把工业化建设融入到市场化和现代化之中,在社会结构的转型中推动工业化进程。中国进行的市场化取向改革,适应了推进工业化需要社会内部有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体制的要求。

80年代中期以来,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潮流,根据中国的国情和所面对的发展态势,做出了中国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战略决策,由前期轻工业产业优先发展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发展。他说:“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6]27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继承、发展和开拓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思想,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并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工业化得失成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3 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成熟

3.1 中共十三大至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

从经济体制实行改革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从1986年下半年以来,特别是1987年和1988年两年,社会经济中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现象。邓小平结合这一时期国内外情况,总结在新时期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经验教训,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并对国民经济进行治理整顿。“中国正在深化改革,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不仅着眼于本世纪,更多的是着眼于下一个世纪。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进则退,退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深化改革,而且是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7]368

1990年12月25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这个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这一纲领的实现,将把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3.2 1992年邓小平南方之行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和世界的局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1992年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在整个“南方谈话”六个部分中,邓小平有关中国经济如何发展的思想主要集中在谈话的第三部分。在这部分中,邓小平以政治家和战略家的眼光看待中国经济如何发展问题,对于我国这一时期的工业化建设提出了以下几方面要求:一是必须抓住机遇。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以高度的责任感提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7]377又强调指出“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呀,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时间一晃就过去了”[7]375。二是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要协调发展。这种互动情况正如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7]376三是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而人均资源又相对不足的国家,在世界科技革命加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有强大的后劲,就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和教育。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7]377四是必须实行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多次提到改革开放,并对此问题做出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7]388又强调“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7]370在具体的实践中,他要求人们突破对姓“资”和姓“社”问题的束缚,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工作好坏的新标准。

“南方谈话”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也标志着邓小平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成熟。

[1]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198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3.

[5]邓小平经济理论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工业化工业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