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会盈
浅谈教学反思的好形式
——同课异构
文/李会盈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以达到课堂效果的最优化。
我校教师依据教研中心安排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活动,深入教学第一线说课、评课,其中高中语文教学中有四位老师讲了同一节课,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13课《宇宙的边疆》。通过讲课,老师们在座谈中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各自教学方法的优势、劣势,交流彼此的经验,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可以整体推升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政治课教研活动中,有五位教师同讲人教版高中政治文化与生活第七课《弘扬民族精神》,五位教师都讲得相当好。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精神特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五位教师在讲“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时各有不同,但听者能真切感受到各个老师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对教材的理解。但有一点,那就是在课后反思中有同样的感受:“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是几位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个人风格、个人高超的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学生更满意,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独特的个性是影响学生个性形成的重要因素。这种异构体现在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教师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知识背景,情感体验,选择不同的策略,利用不同的资源构建不同的教学设计,在共同探讨中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自己的专业所长。
同课异构在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让教师相互观摩同一教材同一内容,教师因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并由此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教师教学个性,使继承和批判相统一,真正体现异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转变教师的思想,使教师认真上交流课,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说课和课后反思,从而促使我校教研教改之风的根本转变。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优化课堂结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效果。
校本教研强调实践环节,从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入手,问题不在于大,而在于小,不在于深,而在于实。经过查找问题、列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来提高认识,巩固教研成果,提高教研能力。而同课异构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深入研讨。在教学中总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进行反思,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以同课为基点,寻找异构的最佳有效方式,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一个同课异构的过程,使我们经历了校本教研的各个过程,是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教学规律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不断地螺旋式上升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认识过程。
同课异构是同事中开展互动教研的有效形式,《学记》说“同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没有同伴的支持、鼓励,教师个人将限于孤立。所以,同课异构在同伴互助中将个人的才能与教研组团队的集体智慧结合起来,从而既能促进教师个体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又能实现课堂效果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新课改中教学研究、教学反思的有效形式。
责任编辑 薛小琴
陕西省洛南县永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