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瑶 卢彩虹
(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由于我国高校学习外语的学生数量巨大, 高校外语教师数量曾严重短缺,外语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科研,总体学历严重偏低。 随着近年高等教育的发展, 外语师资队伍建设受到重视, 经过进修或培训,学历和学位有明显提高,而实际学术水平未见显著上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比例也无相应增长。 吴亚欣等(2011)总结了《外语界》十年来发表的文章,分析了外语教师科研水平较低的原因, 认为外语的“工具论”和“商业化”导致优秀外语教师人才流失,同时,外语研究的“形而上”,导致很多外语教师普遍认为外语方面的科学研究都是只有博士才能胜任的高深的理论研究,教学实践与科研无关,普通教师能力不及。 王银泉(2000)统计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在国际学术刊物上的论文,指出他们在科研上的不足。束定芳(2002)也在论文中指出了外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科研方法,以及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夏纪梅对全国大约600 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代表采取问卷调查,了解其外语教育背景、观念、知识、能力和科研状况, 发现很多教师还处于对外语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一知半解的状况。 由此,夏纪梅提出,普通外语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 并解释了教师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等质化研究的目的、 意义、 方法和效益(2009)。
上述研究多局限于理论层面, 缺乏具体的经验支持。 本文将对一位优秀高校英语教师的科研历程进行叙事探究,解读故事,反思内涵,寻求意义。 同时,对比普通高校英语教师的采访调查,就其科研工作的态度与行动,分析得失,以求研究者与众多英语教师的共同进步。
“由于社会科学以经验研究为根基,所以,对经验的研究应是所有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关键点。在叙事探究中,研究者经历一系列故事化的过程,积极地通过自己去观察现场、 记录现场、 感受现场(Clandinin&Connelly,2000)。 ”叙事探究的任务在于探究经验的内在关联,通过把它放置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理解、诠释内在的意义,最后通过叙事的形式对其进行呈现。 叙事探究即是以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故事作为研究内容,以讲述、倾听并反思这类经验故事作为主要研究形式的一种质的研究范式。
通过对各个高校的众多的英语教师的采访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英语教师认为科研压力过大,科研没有意义,不知道如何建构课题,如何开展学术研究。 他们的问题是:普通高校英语教师为什么搞科研? 如何搞科研?
按叙事探究的基本步骤, 我们首先上网了解部属院校和外语类院校的知名学者的科研成果, 搜索国内外著名期刊的文章发表数量, 从而锁定科研成果尤其是海外成果比较突出的S 教授。S 教授,博导,中国仅有的两位外语界长江学者之一; 在众多著名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出版四本国际著作,创立并主编国际期刊、国际学术丛书、国内期刊;任12 个国际期刊的编委。 我们首先观看关于他的电视访谈,浏览他的研究所网站,访谈他的研究生,初步了解他的科研工作。 接着,我们对S 教授预约采访,听他畅谈自己的人生、工作、教学、科研历程,并进行录音和撰写。 同时, 我们对比普通高校英语教师的访谈和问卷,呈现他们科研上的困难与疑惑。 希望通过对比分析寻求启示。
“我有几十年学习外语、研究语言的经历。 开始是在部队的外国语学院里,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先学习英语,后来研究语言学。 部队院校基本功要求得很扎实,学习时间非常充分。 后来我留校,教了几年书,然后有机会出国学习。 ”S 教授的开场白,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科研成长需要扎实的基础和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
在我们的普通高校外语教师采访中, 有较多45岁以上的教师反映自己只是本科毕业, 即使后来有了硕士学位,也是在职进修,学位有水分,研究能力弱。 有45 岁以下的教师,基本为硕士学历,很多提到:“硕士阶段,第一年修课,第二年学位论文开题。一开题,课程基本结束了,就开始操心实习、应聘、恋爱等, 学位论文也只是一个形式规范但内容贫乏的拼凑版。”30-35 岁左右的教师中有很多博士毕业,这些教师是当前学术研究的活跃分子, 他们在博士阶段完成了按规定发表两篇以上高级别刊物论文的要求,并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 他们的积极科研行为,刺激了部分非博士毕业的年轻教师,“我们要跟他们一起评职称,压力太大,只好拼命! ”很多年轻教师选择功博或勤奋科研,以求晋升职称。
科研成长包含学习、探索、创新。 本科阶段,除了学习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基本功之外, 还需要有学术研究意识,即除了学会如何表达外,要探究为何如此表达?怎样习得才能有利于流利表达?经典的作品究竟优秀在哪里? 外语专业的学生往往较多地关心外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并且在基本技能尚不扎实的情况下为了今后就业, 而辅修了很多的其他技能类课程如财务、会计、计算机等等,从成绩单上,我们看到了复合型人才,但实际上是较差的语言基本功以及零星无系统的跨学科知识混杂。 外语专业的本科生缺乏学术意识, 已经在普通高校成了比较流行的通病。 考上本专业研究生的较优秀学生,也只有极少数逐步进入自主探索阶段,并在毕业论文中有所创新,下决心继续功博。
S 教授说:“学习与探索是相互促进的。我先是上大学学英语,然后学习英语语言学,再慢慢地走向话语研究;先荷兰读博,然后到新加坡、英国工作,参加一些国际会议,在学术界逐步拓展,突破了英语语言学的界限,把文化视野打开了。”S 教授认为,“读书要广,要反思,要感悟,就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以后无论什么问题,无论写什么方面的文章,我们都会有思路,都会得心应手。 ”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积极阅读,勇于探索,不断感悟,才能有所突破。 学术动机不端,兴趣不定,方向不明,科研就不会发展。 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就无法读懂同行的学术成果,不能产生深层次的感悟,东施效颦,而无任何思想创新。 再多的同行刺激,也只能带来忧虑与自弃,并不能促进科研能力的良性进步。
浏览众多外语类论文, 我们发现很多学者依然停留在借鉴与模仿阶段, 套用西方理论分析相似现象,重复验证,其成果严重滞后于国际同行。 我们在采访中听到外语教师谈论文写作:“我们阅读中文期刊或著作,偶尔参考一下英文原版,模仿形式,换个语料,分析一下,就算完了。 ”当问到原版书籍与论文的阅读量时,相当一部分老师说读得很少,太费时。甚至还有许多教师不知道何处寻觅外文期刊, 如何搜索电子论文。 由此可知,井底之蛙,不仅无法赶上井口的风景,更无缘破旧立新,另掘新井。 S 教授建议:“中国的学者在了解了西方的学术本质之后,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的学术资源,重新发掘、进行现代化转型。 ”
访谈中也有外语老师提到:“实际上我根本不知道到底前沿领域有什么进展。 我主要是看中国刊物上人家写啥,我也写啥,这样投稿发表顺利一些。 我没有自己的系统性研究,今天写这个,明天写那个。 ”也有教师提到:“我无法创新突破,都是外语的东西,人家老外研究得肯定比我们强。说创新,都假的。”至此,我们忧心忡忡,非常担心这样的思想会进入到外语专业的本科教学,甚至研究生教学中。
究竟外语人是否能够创新呢?S 教授结合自己的文化研究经验建议:“我们所面对的话语研究, 有文化的成分。 不仅仅与西方存在差异,而且有一种不平等,它实际上是一种西方所主宰的学术领域。 ”甚至,还“具有西方学术控制东方学术、排挤东方学术的根本性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S 教授带着他的硕士生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一是希望找到解决文化冲突的智慧, 二是希望找到少数民族文学对主流文学的贡献。 博览群书,知己知彼,推陈出新,这就是S 教授的创新思想。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当外语教师首先读懂西方的研究后,就需要继续探索,视线转向,跳出西方学术的框架,举一反三,多维拓展。
“真不知做学术有啥意思? 搞好教学就行了。 课上得好,学生喜欢,就是好老师。 ”采访中,我们遇到不少老师是这样说的。 在他们看来,高校英语老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 但是, 他们恰恰忽略了自己的基本职责。 我们知道,高校具有三大核心职能: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为社会提供智力服务。 高校教师是高校社会职能发挥作用的唯一载体,因此,当我们关心人才培养的时候, 我们不能忽略科研创新和为社会提供服务。 这三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没有科研创新的教师,在人才培养的能力上也是有缺陷的,他们自身以及他们的学生对社会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也是不足的。
S 教授认为:“外语界面临国家转型的挣扎,大部分人的能力和背景还是在外语教学上面。 二三十年间外语界大部分教师忙于外语教学; 但是经过改革开放我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外语教学成果。 倘若在今天,外语教师依然认为他的本职就是上好课,这是不合时宜的。 ”
外语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是一致的, 需要我们科学选题、文献综述、设计方法、收集数据、分析解读。 科学选题首当其冲。 但是,采访中我们了解到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没有时间进行深度阅读,缺乏选题意识。 于是,在考核聘岗前,就出现了被逼科研,无从下手。 有些选择了放弃,有些选择了模仿而无新意的选题。
世事洞明皆学问,社会课堂即文章。 我们的科研选题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社会环境与课堂教学中获得。S 教授首先在语言学习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然后开展语言学的研究,再接触心理学,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学术领域,把自己的教学与文学、文化等紧密联系起来。功博期间,S 教授把话语研究和中国的文化结合起来,对比研究东西方的文化观,得出结论:我们东方学者,比较崇尚西方文化,相反对自己的东方文化却充满批评。 原因在于多年封闭之后突然改革开放,导致了国内学者对西方文化的期待与崇拜。 而西方学者以西方文化为标准来审视中国文化,自然而然地带有了批判性,造成了一种西方文化主宰学术领域的局面。 因此,国内学者要做的就是我们要发出自己的声音,冲破这种文化不平等状况!
由此反思, 只有从自身文化语境中提取相关的研究话题,才有研究的冲动,才有解决问题的突破。并且,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会有意识地渗透我们的学术思想, 引领自己的学生去扩大视野, 思考研究,撰写有思想的习作,而不是英文考试流行式的三段论、八股文。 即使我们的视野尚未赶上S 教授的文化观, 我们仍可以考虑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教育问题,当我们真正担当起高校教师三大职责时,我们的课题申请才可能获立项, 我们的论文才可能被认真评审,并最终接受发表。 只有当我们的研究紧密联系教学、社会、文化,乃至国际话语圈,我们的研究才会有意义。
在我们的采访中,有教师提出:“我们学外语的,工具而已。 我们其实没专业,因此,我们的研究永远也比不过老外,在窝里竞争,只是落后与落后的习作交流。 ”“我知道跨学科研究好,但是我们过去没学其他专业,现在又忙教课,没能力跨啊! ”
我们将这些感叹抛给了S 教授,以求高见。 他建议,“作为中国的学者, 学习中国的文化和语言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们拥有学习外语的能力和经验,可以透过外国文化来看中国。 我们外语教师必须而且能够承担弘扬中国文化的责任。 我们还可以突破外语界,跨学科,借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其他学科知识来促进语言的研究。这是不可阻挡的思维潮流。而且我们的研究应该对社会学界,比如政治、经济等产生影响”。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我们虽然是外语教师,但是毕竟是母语为中文的中国人,我们阅读中文的历史、政治、文化等等书刊,一定比阅读外语的书刊速度快,理解力强。 我们需要丰富知识,拓展思路,结合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在我们的采访中,常有听到:“论文投稿,不是被拒绝了,就是石沉大海了。 ”也有的老师,投稿了海外刊物后,收到审稿来信,有整整一页的修改意见,就觉得太难了,或认为外国编辑对中国作者有偏见,放弃再修改或沟通,失去了宝贵的再学习机会。 至此,S教授说:“不要怕, 我们要鼓励年轻人参与国际交流。 ”
在当今西方文化主宰学术界的形势下, 中国学者必须勇敢地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样才有利于地球村的和谐发展, 而非受控于强势霸权文化。 我们要在表达上做好准备,不是课堂用语,而是学术发言;我们要在写作上做好准备,不是考试习作,而是学术论文;我们要在知识上做好准备,不是词汇句法, 而是中国思想; 我们要在行动上做好准备,不是课堂授课,而是国际交流。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有备才能无患。S 教授的科研经历已经为我们指出了一条比较便捷的发展之路,他的学术思想,也为我们进入国际同行的交流提供了启示。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要有足够的积淀和交流的能力, 我们就一定能让世界对中国的众多外语教师刮目相看。
对普通高校英语教师的采访与问卷调查显示,科研是众多英语教师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与挑战,也是他们实现专业长远发展必须克服的困难。 对S 教授科研发展的叙事研究显示, 科研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努力探索的过程。 科研发展需要我们从自身文化语境中汲取素材,立足本职,跨越学科界限,突破创新,勇于交流,善于对话。 我们希望叙事探究中的个体故事、个人经验、个性感悟与采访问卷同步进行,质性反思与量化统计对比分析,也许能帮助我们发现榜样对群体的引领效应。
[1]Clandinin,J.D.&Connelly.F.M.Narrative Inquiry:Experience and Stor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San Francisco:Jossey-bass,2000.
[2]束定芳.外语教师与科研[J].国外外语教学,2002(1).
[3]王银泉.从国际学术刊物看中国大学英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2000(3) .
[4]吴亚欣,张芸静.关于提高外语教师科研水平的思考——由《外语界》十年来发表的文章想到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
[5]夏纪梅.论教师研究范式的多样性、适当性和长效性[J].外语界,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