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妉
(盐城工学院社会科学部 江苏·盐城 2240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伟大战略的实施,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除了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品需求以外,无论从新农村需要新农民的角度,还是从新农村必须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进的要求看,农村文化产业都是较为合适的载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吹响之际,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1]农村文化产业的逐渐形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同时,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
农村地区存在自然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薄弱、人才资源缺乏等先天劣势,不适合大规模工业项目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长期以来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剩余劳动力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而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污染少、能耗低、经济效益突出、显著扩大就业等优势。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活跃农村经济,扩大农村就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还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文化产业本身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因素。文化产业可以引导农民走近知识、走向市场、走向富裕、走向文明,提高思想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提高转岗的专业技能和农业生产的实用技术,造就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一代新型劳动者,为城乡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直接动力。
文化制约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而大大增强,人们消费需求结构逐渐向精神文化方向倾斜。这时,以物质产品生产为重心的产业结构逐步转向以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产业为重心的现代产业结构。我国农村基本上还是以简单的农业生产为主,其他产业发展滞后。文化产业可以改造传统农业,有利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同时还可以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的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文化产业发展后,可以进一步影响人们的需求结构,需求结构又会进一步影响生产结构,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使我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不断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坚强有力的载体和依托。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是发展先进文化的载体。目前在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是文化事业,今后要更好地利用文化产业这个载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这个载体形式上更先进,更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文化的繁荣,从而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其次,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可以使先进文化更为人们喜闻乐见,使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促进文化的大众化。目前我国农村的分散耕种形式使农民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自由散漫现象,有时甚至连开会召集村民都很困难,因此导致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正确贯彻。通过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文化内容丰富了,逐渐吸引农民们的兴趣,让农民们充分享受文化活动的乐趣,就会提高农村文化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
文化产业发展是需要条件的,它是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文化需求达到一定层次,在农村文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够蓬勃发展的,而苏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大量有利条件。
发展农业文化产业,文化资源的储备非常重要。以盐城为例,盐城具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处于南方吴越文化和北方齐鲁文化的中间地带,在南北文化的影响下,盐城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海洋文化特征的地区文化。海盐白色文化、滩涂湿地绿色文化、铁军精神与传统的红色文化已成为具有盐城特色的主流文化。在传统主流文化的大背景下,还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民间工艺,体现了盐城文化的厚重与精彩。这些文化资源对于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化要产业化首先是文化产品成为商品,文化产品变为文化商品。要进行规模性的生产和营销文化商品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有大的消费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消费所占总的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生活质量也日渐提高,在满足了温饱的条件下,传统的文化生产体制提供的文化产品没有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广大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渴望与呼声也越来越高,这潜在文化需求就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源动力。苏北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在不断提高,必然会导致文化需求深度与广度的扩大。
在2006年江苏省文化工作会议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作被列为2006年江苏省新农村建设 “十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5件实事之一。自2006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文化领域新增加的财政投入应主要用于农村”等有关政策颁布实施以来,江苏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引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江苏“十一五”规划中,“加快建设文化江苏”属于“构筑和谐社会”的一个“子项目”,全部内容只有222字。而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加快文化强省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跃成为涵盖4个“子项目”的“主项目”,篇幅增加到1311字。文化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大幅提升。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创新农村文化发展模式,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投入运行管理机制;实施有利的人才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农村等等,所有这些措施都为苏北地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城市文化产业已经得到迅速发展,成为随着城市文化产业的繁荣,必然会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城市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就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其次,城市文化产业向农村扩散,可以提高农民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加速构建和谐社会;最后,城市文化产业可以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广阔的思路以及丰富的经验支持,使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少走弯路,从而快速、有效地发展。苏北农村的区位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苏北快速交通网从根本上改变着苏北的相对区位,即苏北接受“上海、苏南城市经济带”极化和辐射发展的相对区位优势逐渐形成。而上海,苏南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对苏北农村带来积极的辐射效应。
虽然苏北农村产业的发展资源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经济欠发达,文化基础仍较薄弱的广袤的苏北农村区域发展文化产业,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
长期以来,我国特殊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产业发展亦如此。大部分人认为只有在城市才有文化产业,只有城市才能够发展文化产业,甚至将文化产业等同于城市文化产业。尽管前面提到江苏高度重视和谐农村文化建设,虽然已经出台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措施。但是在苏北,有的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认识不足,认为当前苏北农村的首要任务是脱贫致富,还不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基本条件,没有将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其他产业一样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总盘子。
“在江苏,‘十五’以来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很快,且逐渐形成了齐头并进的两大类: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前者偏向于春节、‘红白喜事’等农村传统节庆服务,企业规模较小,效益不高。后者偏向于旅游服务以及为政府举办的大型活动服务,规模较大,效益显著。”[2]现阶段,农村文化产业主要还是依赖政府推动,发展明显处于初期阶段,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者在工作实践中互相交叉渗透,难分彼此。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欠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还未完全从“办文化”的管理模式中脱离出来,产业化意识不强,资源配置的行政化程序还比较高。据调查,“苏北地区的文化产业,大多隶属于文化主管部门和宣传部门,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国办文化企业’,所以,人员多,债务多,效益低,不少文化企业资不抵债,另外,有的地方存在文化产业多头管理现象。”[3]
农村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必须热爱文化,懂文化,又懂经营,善管理。而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才流失已经成为苏北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瓶颈。一方面,由于苏北地区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数青年人从农村流出,削弱了地方农民文化的根基,而同时,优秀人才不愿来苏北农村,导致目前苏北农村还没有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文化产业开发的从业者队伍。另一方面,苏北虽不乏懂管理善经营的企业家,但因文化素养所限,此类企业家很少涉足文化产业,而文化艺术人才又大多不能适应市场规划和市场竞争。
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可以说正在开始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目前,苏北农村文化产业尚处在萌芽阶段,规模较小,即便是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形式,其获得经济利益也较少,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在有的市,虽然文化产品类型较多,但缺少拳头产品、名牌产品。比如盐城的发锈、杂技、淮剧等,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没有形成规模产业,生产、包装、销售、宣传等一系列环节,还没有形成产业链,市场占有率不高。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缺乏统一规划,盲目开发的情况较为严重,影响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比如,有的地方和部门不顾自身条件,动辄上大项目、办大产业;没有进行科学论证,盲目投资,建设文化一条街、文化产业园、大型游乐场等;有的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发展上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形成不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一些经营性的民办文化,注重经济效益多于社会效益。也就是说苏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还没有从自发到自觉阶段,农村文化产业观念不强,需要正确引导。
“人”的因素是发展的关键因素。高素质、复合型的文化人才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关键,当前,苏北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化人才匮乏,工作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首先创新分配机制,营造全新环境,留住现有人才。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积极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二是创新人才机制,努力引进外地或城市优秀人才下乡。因地制宜,制定有关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省内外乃至国外优秀人才来苏北发展。在引进农村文化人才时,应不拘泥对方文凭、职称,而在于是否有真才实学,对路适用。三是建立种类齐全、层次多样的文化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的方式,重点培养一批文化带头人,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在普及初等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技术教育,达到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的战略性措施。
“物”的因素是发展的客观因素。完善的公路、电力、供水、广播电视、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建立财政支出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正常增长机制,并加强财政资金审计工作,保证资金用到实处;其次,探索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收入的单一来源进行改革,根据当地经济基础、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投融资体制等,适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并给予一定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最后,加强农村文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做好乡镇文化站、图书馆、信息中心、文化广场的建设工作。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必须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农民。其中,充分利用民间丰富的文化资源至关重要。与城市不同,农民的文化消费重点在传统的民间文化用品。指望他们花钱去看大片、听歌剧、听交响乐等是不现实的。从目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看,惟有民间文化(产品)才是农村文化产业的极佳增长点。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农村红白喜事用品以及农村传统手工艺品等,都是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绝佳优势。苏南文化产业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仅是那些规模小但数量多的文化产业实体普遍运用农民群众非常熟悉的民间信仰、民间故事等作为产业的“原材料”,就是一些大型的文化产业投资项目也多是这样。吴江同里的珍珠塔景点,它所运用的“原材料”就是江南一带已流传很广、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江苏是文化大省,苏北各地同样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文化。比如,盐城有红色经典新四军文化,绿色湿地生态文化,银色海盐盐垦文化,水乡饮食文化,古代遗址文化。盐都的老虎鞋、舞龙、东台的发绣、响水的剪纸等,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特别是苏北的新四军文化题材,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像东北农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一样,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以此彰显苏北特色文化。
增强农村文化的竞争力,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和资源价格形成的基础性作用。目前农村文化市场还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苏北很多乡镇的文化娱乐业、文化服务业等等的市场运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农民对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不够。二是农村文化市场的经营运作环境和条件差。三是农村文化产业低科技含量、低文化品位,制约着文化产业化的进程。四是非法经营的文化产业多,农村有很多赌博,打电子游戏等不利于学生的场所,危害着农村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面对如此多的问题,如果只是单纯的用计划的手段去管理市场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因此培育农村文化市场,运用市场机制和模式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十分必要的。
要通过现代流通手段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要注意更加面向农村市场,研究农民需求,根据农村市场的短缺创造有效供给,采取现代营销方式,建立文化产品经销网络,把真正符合农民消费需求的各种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及时送到农民身边。要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政府文化部门要把农村文化产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产业纳人管理范围,对从业人员定期培训,对经营活动定期检查。对于封建迷信、邪教活动、色情暴力影视书籍、赌博等不良行为坚决及时打击取缔,引导农民健康文化消费。
文化是社会的血液和灵魂,农村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涵。目前,我国农村文化正处于 “文化矛盾凸显期”和 “文化发展战略机遇期”,应整合各种资源,利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走出农村文化的冲突困境,构建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实现农村文化现代化。在此进程中,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方式,不仅可以为农村文化的发展进行资源的原创性变革,也可以促进农村经济方式的转变,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1]刘晓辰.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N].经济日报,2006-6-22.
[2]韩海浪.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与出路——江苏调查[J].商业研究,2006(23):108.
[3]何峻,薛万昌.苏北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J].唯实,2009,(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