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蕴 彭这华 邓志锋
(东华大学 上海 201620)
2010年6月,《人民日报》发表3篇《谁在左右公众的眼球》系列报告,分别是:《网络推手大起底》、《相亲节目咋整顿》和《收视率造假追踪》,引发网友普遍关注。系列报道揭露了网络上许多不为人知的炒作事件,对网络炒作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和阐述,也让大众对网络炒作引发的网络集群行为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而网络水军,可以视为网络炒作不断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的产物。
“网络水军”是通常受雇于网络公司,通过炒作热点话题、为他人注水发帖造势等获得报酬。“网络水军”在短时间内打造出具有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形成自编自导的舆论场,为了商业利益甚至政治利益而颠倒黑白。一些网络水军为了“吸眼球”“搏出位”,故意采用反社会、反主流、谩骂侮辱、黄色下流等方式来制作和传播信息,推出了一个个以“丑”为荣的人物,掀起了一股股“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根据调查,网络水军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负责派活、发工资的网络公关公司;第二级,组织管理人手、协调工作任务的包工头;第三级,由在校大学生、某些兼职白领或无业人员组成的庞大“水军”群。[1]
据调查,国内至少有10万网络水军,高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群体,成为了网络水军的主力。在一些公共网站、高校论坛、校内外兼职网站上,招聘大学生“网络水军”的信息层出不穷。一方面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文笔好、又兴趣广泛,很多大学生将参与网络水军视为发泄不满、吐槽时事的一个渠道;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没有固定收入,但上网时间多,一部分大学生甚至把参加网络水军视为一种收入渠道。很多大学生都抱着“少花点父母的钱”的想法,轻信“只要会上网就能日入百元”,“动动手指就能轻松赚钱”的广告宣传,庞大的大学生“水军”群体应运而生。尤其是近年来互联网的不断推广,大学生人数占网络水军比重不断上升。
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是群体成员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观、倾向性、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对某群体存在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关系、共同利益和群体活动等方面的共同反映,如舆论、内隐的规范、士气、情绪气氛、风尚等。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生活包含两个主要部分:意识的部分和无意识的部分。意识部分小而不重要,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而广阔有力的无意识部分则包含着隐藏的种种力量,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力。”[2]高校大学生参加网络水军的原因很多,很多大学生是在不了解网络水军的危害性的情况下无意识地盲目参与,另一部分则在明知其不良影响后受群体心理的影响仍主动或被动的参与其中。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指出,当一群人聚合在一起,构成所谓的“心理群体”时,此时他们不再是原来的自我,也不是个体的简单累加,他们会表现出迥异于个体的特征。勒庞把这样的群体称之为“乌合之众”。[3]荣格继承了他的学说,并对他的无意识的构成内容作了全新的修改。荣格认为,无意识有两个层次:“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对此,他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高出水面的一些小岛代表一些人的个体意识的觉醒部分;由于潮汐运动才露出来的水面下的陆地部分代表个体的个人无意识,所有的岛最终以为基地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4]
大学生这个群体,有着非常特殊的“朋辈现象”。在大学生活中,同龄人一起生活,当某一个人对某项事物产生兴趣时,自然而然的会招揽身边的朋友、同学一起参与。虽然他们目前的身份、地位、阅历、家庭背景等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但在群体压力和集体无意识的状态中,依然容易做出相同的不理智判断和行为。大学生出现这种对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的原因有下列几点:1、社会经验不足。部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大学这个”象牙塔”内,他们在网上单凭别人的语言描述去了解一件事情,显然会有所不足。2、如今很多论坛上的帖子都标榜着具有学术性或者是有充分证据,而这对于拥有良好学术素养的大学生来说,是极具诱惑力、说服力的。
群体压力是群体对其成员的一种影响力。当群体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与群体意见或规范发生冲突时,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需要遵守群体意见或规范时所感受到的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它使成员倾向于作出为群体所接受的或认可的反应。群体压力对于社会的发展既有好的作用又有不良的影响,一方面它能帮助群体维持良好的稳定关系;但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和群体的一致性,部分成员会违背自己的真实意愿,使之与群体其他成员相适应,或在面临选择时保持缄默。诺利纽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影响公众意见方面确实有很大的效果,人们是否愿意发表意见,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意见气候的理解,如果意见气候与个人的意见相左,则人们会继续保持沉默。而保持这种沉默的驱动力量是因为害怕孤立。[5]
网络水军的传播方式无疑在运用群体压力赢得了舆论场中舆论方向的主导权。普通公众进入论战中时,他们一般会关注其他人的观点,大量的“同一性”贴子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群体压力。为避免招致辱骂和围堵,他们通常会采取沉默不语或随声附和的行动和行为。这不仅误导了普通公众的认知,而且进一步扩大了网络“伪舆论”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根据2011年《上海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大学生还是能够以理性态度对待网络的。对于网络热点事件,大多数(66.2%)大学生的态度是“不相信”,只有近两成的大学生选择“相信”或“非常相信”。在看待网络水军方面,近20%的大学生认为其会“左右网上舆论”或“扰乱秩序混淆视听”,仅有1.4%的大学生认为网络水军可以“主持网上正义”。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对待网络信息仍是比较理性,在这一前提下,分析大学生参加网络水军的心理因素不得不考虑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6]
网络水军的形成,从其本身来看,一个重要原因是群体道德责任感的缺失。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学习、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大,同时个人行为又受到校园规章制度、社会习俗等多方面的制约,很多大学生都将自己强烈的个人内心活动隐藏起来。在网上,虚拟的身份与匿名的形式给大学生一种安全感。大多数被雇佣者在接受任务时不会刻意分辨贴子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规范,更有甚者明知所发之贴泯灭道德却仍愿充当工具。这就促使了网络水军的形成和进一步地壮大。
作为网络水军主体的大学生网民,他们好奇心强但判断能力不足,容易被别有用心的利益机构利用,成为制造矛盾、挑拨事端的文化渗透工具,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影响。
认知是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的方式。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大学生正处在学习、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也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和左右。一方面参加网络水军导致大学生感知能力的降低。人们在长时间听到同一个声音后会导致对该事物感受性的降低,网络水军的“同一性”会造成大学生认知的麻痹,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适应”。其次,混杂的网络信息会促使对信息内容的消化不良。网络群体存在心理相容性,对于有害信息的包容程度较高,同时,大学生面对此现象容易疏于防范,甚至无原则地赞同,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对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认识发生错位,由于分不清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差别,进而带来复杂的角色错位问题,对自我、周围事物的正常判断产生严重的影响。[7]
大学生的情感活动非常丰富多彩,对身边各类事件都比较敏感,面对问题较情绪化,且情绪难以控制。当悲观情绪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消极心境也会拉长大学生情绪化的状态,影响时间较长。就大学生的情感特质来说,存在想象性的特点,也就是说大学生的情绪常常会有一种不现实的体验。参加网络水军的大学生,易受雇主不良信息的迷惑,爆发出反学校反社会的叛逆人格,甚至沉溺虚假世界中不能自拔。网络虽然能满足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回归现实后,他们中大部分人感受到现实与虚拟强大的落差,出现紧张、焦虑、烦躁,甚至陷入狂躁症、孤僻症等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正常生活。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包括两部分,即性格与气质。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方面的特点,赋予性格光泽。人格包括多方面的要素——需要因素、思想道德因素、心理因素、智能因素、身体因素等。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薄,社会经验不足,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缺乏明确的判断、辨别能力。长期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易盲目接受网上的消极观念和错误信息,丧失主流的伦理观念,有的甚至抛弃现实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责任感,将网络肆无忌惮的行为延生至现实生活,导致人格滑坡,性格偏激易怒、情绪低落等。
网络人际交往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与传统人际交往相比较,网络人际交往不有五大特征: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间接性和对象的无限性。以匿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无法保证人们言论的真实性,从而导致信任的缺失。在一些虚构事件中,年轻人易被煽动形成网络暴力;网络报道出来的每一个有关对政府公务员负面消息的夸大或恶意抹黑都或多或少的影响政府公信力。网络水军在企业营销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对竞争对手产品的污蔑对自身产品的吹捧都是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影响了成长之中的年轻网民,让社会观念庸俗化。[8]
网络水军带来的网络炒作影响正常的网络秩序,扭曲甚至有时操纵着网络舆论的走向,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2010年3月,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90.3%的网友担心,越来越多的网络炒作会引发公众对网络信息的信任危机。中央领导人对此非常关注,并指示要认真研究依法加强网络水军管理的措施,减少大学生参与也是整治网络水军的关键部分,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可以以内在自我教育为主,外在疏导为辅,加强对大学生参加网络水军问题的心理引导。[9]
自我教育原则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 “坚持主体原则,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激发起自我教育的要求,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将教育内容转化为自我要求,从而实现由教育向自我教育的转化”。对参加网络水军的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最关键的是从根本上激发其自我教育的意识,提高其自我教育的能力。[10]
1、信息辨别能力的培养
网络迅速发展的年代,大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突然产生、迅速发展成热点的话题,此时大学生不可盲目轻信网上的一些观点,而要冷静思考其幕后是否有炒作的成分,不要成为不负责言论的宣扬者和助推者,培养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若自己无法辨别,可以向经验丰富的领导、老师、辅导员寻求帮助。
2、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将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教学活动中。开发各类网络道德教育资源,融入“两课”教育中,如:在计算机课程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等。其次,高校各级党、团组织和学生团体可以组织和开展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网络道德教育活动。如:网络德育征文活动、德育主题网站设计大赛等。各高校应经常性更新校园德育网站内容。通过校园论坛、聊天室、校园微博等各种网络技术手段。另一方面,高校应重视网络道德规范体系的建设。设立一套完整的网络道德规范体系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进行制约和规范,可以考虑将网络道德素质考评纳入大学生德育考评系统当中去。
3、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感的培养
网络水军的兴起和繁荣,某种程度上也反应了网民心理薄弱和对待网络的不负责任的态度,这一现象的发生与我国网络相关法律普及较晚有关,目前我国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年)、《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2005年)等几部与互联网关联性较强的法律,部分法律较陈旧,与当前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不相符。因此,一方面,国家机构要加强互联网相关法律的立法和完善、密切监督已有法律的执行,加大对民众的普法宣传;另一方面,法律工作者要加大力度对大学生网民群体的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在虚拟空间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从源头桑消除网络水军的产生隐患。
疏导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其具体涵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和民主权利,创造条件让受教育者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针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按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大学生网络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导的重要性要大于疏,因此要建立大学生心理防控机制,对大学生心理活动进行及时的引导。[11]
1、建立心理预警机制
高校成立专门的网络信息搜集机构,调查大学生群体在一定时期内的整体心理状态,把握大学生群体普遍关心的网络热点问题,按照关注度的强弱进行分类、分析,及时上报学校有关部门进行处理。通过建立稳定的心理预警机制,达到掌控大学生心理状况,防范重大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目的。
2、建立心理表达机制
大学生大规模参加网络水军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缺乏合理、有效的情绪宣泄渠道,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外在疏导的过程中,必须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真实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畅通大学生群体心理表达的渠道。如:召开心理座谈会、开展热点事件论坛、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领导接待日等。
3、积极探索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
这一模式的建立,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整合高校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媒介多项资源,形成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动态平衡系统。一方面,高校教师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植入网络元素,同伙对网络环境的潜移默化熏陶,对大学生网民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觉参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学习主流价值观,抵制不良思想的影响。同时,教学相长,不论高校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模式中相互学习、不断进取,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教育模式。[12]
4、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从心理角度讲,人具有从众心理,倾向于按照大多数人认同的思路行事。为防止错误信息混淆视听,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政府要加快反应速度,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进展的情况,事件结束后要及时查明原因公之于众,防止网络水军有机可乘。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不仅是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也为防止网络水军的产生提供良好的保障。[13]
[1]炒作引发网络信任危机.http://www.daynews.com.cn /sxwb /jhyd /63 /935628.html.
[2]冯国栋.基于群体心理的大学生网络群聚行为研究[D].陕西:西安科技大学,2011.
[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李颖.析荣格的无意识理论[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11.
[5]沃纳·J·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6]曹荣瑞,江林新,廖圣清,董少校.上海市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报告[J].新闻记者,2012(4).
[7][美]金伯利·S·杨.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8]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9]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焦贺丽.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1]焦贺丽.网络对高校德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12]黄娜娜.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
[13]戴维·麦尔斯著,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