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婧
(郑州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 级地震。8 时20分,上海东方卫视第一个开始了地震的直播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于10时开始了全程不间断直播报道。随后,四川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湖北卫视等也加入其中。其中以娱乐著称的湖南卫视更是在灾难发生的当天停掉了其他所有节目,全面跟踪报道灾情,将大众媒体应有的职责在第一时间肩负起来。
报纸媒体方面,4月21日即雅安地震第二天,从《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到地方报纸如《南方日报》、《大河报》等都全面报道了地震的情况。相比于5·12地震时,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更具有了灾难报道的意识。他们将报头变成黑体字,甚至将报头下移,体现了媒体对遇难同胞的缅怀以及对灾区灾民、灾情的深切关注。
新媒体以其自身独特的媒体优势,也全面、迅速地进行了报道。“凤凰网”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张详细的地震遇难者名单,包括遇难者所在地区、人数、姓名、性别、年龄、遇难详情等方面。名单和各方面信息的及时更新,体现出对灾情的时时关注和对遇难者的尊重。多家网络媒体策划了雅安地震的救灾专题报道,以“雅安,挺住”“雅安,不哭”作为专题主题,并在网络上发起捐钱、捐物、救灾祈福的活动。
2008年汶川地震时,广播首先将消息从灾区播报出来的,这次灾区的消息,则是由2009年正式进驻中国的微博首先发出。这种微型博客是自媒体的新代表形式,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中,人人都可快速发布信息,信息传播的速度快。此次地震刚刚发生53秒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就率先将地震的消息传播到了微博平台上,而后微博平台成为了救灾的重要信息来源,大量志愿者、当地民众在微博上发布震后图片、救人信息,开列灾区紧缺物资清单,这些信息的出现,扩展了灾区的灾情,传递了救助的温暖。“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曾发出“黄金72小时,让生命通道畅通的四点建议”被一次次转发。还有一些灾区当地社会组织的微博也在第一时间发出例如“帐篷”“卫生纸”“女性用品”等物资紧缺的消息,在微博上“求扩散”。一次次的呼吁得来的是更多的帮助。毋庸置疑,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博让我们与灾区人民的距离变得更近,个体生命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异军突起的社交媒体——微博,在雅安地震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除了微博之外,腾讯公司2011年推出的聊天交友软件微信也在地震中成为了发布灾区情况的一个重要平台。在电话不通、短信受阻的情况下,微信成为了震区人民与外界家人、朋友联络的重要工具,也是发布现场情况、救人的重要平台。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征集现场真实情况,发出“请大家微信告诉我们现场情况”的呼吁,也多次提醒大家不要反复拨打四川的电话,多用微信联系,把宝贵的通信通道让给生命救援。中国联通也转发了一条微博,号召大家要把电话通道留给最需要的人,并且建议出行应主动避开相关路段,为救援车辆让出生命通道。雅安地震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很多微信网友开始自发传递地震自救知识,为灾区尽力。
由此可见,社交媒体微博、微信在雅安地震救灾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微博在救人、救灾各方面的积极影响显而易见。但是,微博在信息传播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国青年报》4月22日刊登名为《黄金72小时,帮忙远比骂街重要》的文章。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微博的负效应。在雅安地震中,作为最大的网络信息集散地,微博的主流声音是救灾、祈福、募捐。但也涌现出了许多“道德义士”,他们骂红十字会、骂官员、骂明星捐款……并出现恶性状况:捐款,骂;捐的少,也骂;不捐,更骂。而痛快骂人的这些“道德义士”,往往自己一分钱也没有捐。同样,在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发生后,外媒也在思索社交网络负效应问题。他们形象地指出:“一场灾难发生后的5 分钟内,社交网络做出的贡献最大吗?12小时以后,它也许就开始帮倒忙了。”灾难当前,我们要记住,重要的是救人,而不是骂街。
传统媒体中的优秀成员《中国青年报》以其冷静客观的态度,剖析了灾难中社交媒体中出现的恶性“骂街”现状,让我们也从“骂街战”中走出来,意识到如果将微博用在救援方面,它贡献巨大,如果用在无用的质疑与造谣骂街方面,它无足轻重。
在黄金72小时的紧张救援时间过后,4月23日《中国青年报》刊登题为《8级抗震标准重建建筑抵不住7级地震》的文章,再一次触发我们对建筑质量和标准的冷思考。汶川地震后,重建建筑均是按照“8级抗震、9度设防”的要求设计建造的。随后《大河报》记者也深入一线,走访多家受灾居民,对房屋倒塌的地理位置、修建日期、入住日期、损毁程度、受伤情况等进行了调查,试着找出建筑物损毁的各种缘由,并通过中日两国在抗震建筑方面的材质、标准、建筑质量等方面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一些合理的思路和建议。
第一,部分媒体人新闻专业素养较低。在5·12汶川地震中,一些记者热衷于对那些奄奄一息刚从废墟里救出来的幸存者采访;更有甚者,在电视直播的画面里,废墟中发现了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个老大爷,一个救援人员挡住了摄像机镜头,现场女主持对他说“你让让好不好,我们先拍”。这次雅安地震中,记者素养有了一定提高,但在4月22日电视报道中,央视记者竟然向正在等饭的灾民们问道:“粥快熬好了,你们开心不开心?”面对家破人亡、伤痛缠身的痛苦,怎能问出诸如此类缺乏专业素养与人文精神的问题?
第二,灾难性报道中的媚俗倾向。在大众传播中,媒体为了迎合受众,或者是为迎合广大受众的视听心理而降低文化产品的审美水准和道德水平,不假思索地跟风传播。一方面,在各类报道特别是电视报道中,多家媒体都在展示灾难中倒塌的房屋、扭曲的公路、鲜血淋漓的伤员、泪流满面的灾民等较为刺激性的画面。另一方面,他们一直寻找新奇的闪亮点进行报道,如“新娘秀”中,新娘装扮播报灾情的四川某电视台主持人,并将其个人结婚照传至网络,不免让人感受到浓重的作秀气息。
首先,应注重对新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的运用。这种运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为突发性的灾难报道增加报道途径,节省报道时间,第一时间将受众所需要的信息传播出去。二是引导好社交媒介中的舆论,这不仅需要受众自身媒体素质的提高,也需要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进行良性互动。
其次,应加强媒体人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媒体人要注重人文关怀,以平视甚至于仰视的视角来与灾难中的人进行沟通交流,尊重他们的痛苦与隐私,避免对受灾者进行心灵的二次伤害。同时,要注意报道的去低俗化。
最后,应学习发达国家媒体成熟的灾难新闻报道方式。这里主要是向地震多发的日本学习。以日本媒体NHK 的报道为例,第一,在其电视画面中,既没有灾民哭天抢地的镜头,也没有狰狞的死亡特写,有的只是救援信息,哀而不伤。第二,尽量采用遇难者生前面带微笑的照片,体现对生命的尊重。第三,只报道国民需要的信息,不报道企业和个人的捐款情况。只以快讯形式告知民众救灾物资情况以及索取物品的渠道。第四,用5种语言播出灾情,向在日本的外国人提示避难信息。第五,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齐心协力,政府也以简单的方式发放签证支持国外记者报道。许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周石其,黄芳.论媒体在灾难报道中的人文情怀[J].中国出版,2010,(10).
[3]庄庆鸿.黄金72 小时,帮忙远比骂街重要[N].中国青年报,2013-4-22(03).
[4]朱长振.农民自建房为何不经震[N].大河报,2013-4-24(A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