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严 冬
“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陶行知先生这首儿歌的思想精髓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都强调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可见,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多么重要。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具教学有着独特的魅力。
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借助于生动有趣的操作活动,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时,应根据认知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活动环境,以激起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关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比一比”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摆一摆、比一比、数一数五角星、红花、黄花等学具,找到一一对应关系,学生就容易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同样多”等概念,甚至还知道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多(少)几。学生在做中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了机械记忆产生的易混易忘的弊病,还享受到了运用学具成功获取知识的无限乐趣。
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导的阶段。他们在认知过程中,还不能脱离具体的感知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遵循这一心理特点,设计安排一些操作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帮助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促使其通过感性材料获取抽象的数学知识。在教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时,教师应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并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的“量、画、拼”等实物制作来增强直观感觉,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然后,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概括与归纳;并以设问方式循循善诱,使学生的兴趣逐渐进入状态。这样使学生对长方体的特征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培养了观察能力。
学生的操作活动实际上是智力活动的外显,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将眼睛看到的东西经过脑的分析、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然后通过自己的行动表现出来。这样能使各种感官运动协调起来,充分发挥其“内化”的作用,收到“以动促思”的良好效果。在“9加几”的教学中,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小棒和同桌摆一摆:一人数出9根摆在一边,另一人随意拿出小于10根的小棒摆在另一边,共同思考:两边的小棒合起来是多少?当我问大家学会了什么时,一个个精彩的答案从他们的口中跳出:“我知道怎么算,我是一根一根数出来的。”“我先不数9根那堆,直接数另一堆直接从10数起。”“我先从另一堆拿出1根和9根放在一起,组成10,再看另一堆还剩下几根,就是十几。”听着学生的回答,我仿佛看见了他们智慧的火花。
教师教学时应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创造出来。遵循这一理论,我们在教学中应设计一些能够再现认知过程的操作活动,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发现学习新知。例如教学“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教师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事先准备好的24块小正方体(每块1立方厘米)变换长、宽、高摆一摆,看一看(如:1×1×24、1×2×12、1×3×8、1×4×6等)。学生经过操作思考后,一般都能推导出计算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在自身的再创造活动中发现认识了新知,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对发展学生思维,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十分有利。
思维源于动作。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动作思维是诸多思维的源头和基础。因此在操作活动中,只要我们引导得法,就能较好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前面的几点不难发现,操作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创造性思维。其实,动手操作活动的开展远不止这些,它几乎涉及到思维领域的各个方面。例如要求学生用27块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立体形状,要使其表面积最小。学生在拼摆的过程中,结合内化的智力活动,使空间观念、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及直觉思维等能力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总之,只要我们能在“导”上下功夫,在“动”上做文章,在学具操作中贯彻诸项原则,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把我们的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