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静
(江苏理工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难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意识形态的教育,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是理想信念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其核心作用在于教育引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不能变、不动摇、不变质,永葆先进性。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以及优化性可以更好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地创新进步,充分发挥其主体价值。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微观层面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添砖加瓦,增添色彩。这也是全球化环境下,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必然选择。无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学生事务工作,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学生事务是指学生课外活动和非学术性事务,学生事务管理就是高校对学生事务的计划、组织和领导。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在高校通过规范、指导、服务学生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非学术性组织活动[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思维应该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但是,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仍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打破固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既为主体,又为载体的教育思维,树立以学生事务管理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思维。因此,基于服务于发展理念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思维在整个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务实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就是要求学生事务管理者需要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做实事。
作为学生事务管理者,尤其需要这样的工作态度,就是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就是能沉下心来、静下神来、蹲下身来,以“实”的精神来做实的事情。如果说实实在在做事是一种态度,那么做实实在在的事就是一种目标。作为大学生辅导员,来不得半点浮躁。学生事务管理者,既要能做得了大事,更要能做得了小事。俗话说小事见精神,这种精神就是踏实务实的精神,就是一切为学生着想的精神。什么是实实在在的事,那就是贴近大学生,学生最需要的事情,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的事情,比如就业、帮助生活困难学生、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等等。
发展的眼光就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眼光;发展的眼光就是既要正视过去的经验教训,又要谋划好未来的出路;发展的眼光就是在工作中既要立足现实,踏踏实实做事情,又要从长远角度创新创优做好事;发展的眼光就是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事情;发展的眼光就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尊重规律,尊重人文,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1.以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着眼长远
高校肩负着培养人、引导人、教育人的重要责任。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性、时代性和复杂性都要求我们必须立足现实、认清现实,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事务管理,必须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现实。审视现实就是要以建设和谐社会为长远目标,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无论大事小事都应该常以发展的眼光去真心对待,学生事情无小事,为学生着想,切实解决问题。学生事务管理者能否用发展的眼光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是一个高校能否立足的生命力所在。
2.以发展的眼光做好局部,贯穿全局
有的时候学生工作看似不起眼的一小部分,那就是可以引起蝴蝶效应,影响到全局工作,给工作带来被动。工作中应清醒地处处以大局为重,以学生利益为重,为学校的事业为重,以社会的稳定发展为重,不能因小失大。辅导员工作必须要具有发展的眼光,这样才能把工作贯穿全局,这种发展的眼光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坚持学生素质全面可持续的发展,工作要统筹兼顾,妥善解决各项矛盾,真正落实各项工作,认真处理各项事务,真心对待学生,引领学生成才成长。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实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并为学生的个性和多元化的发展提供各种专业的咨询和服务。学生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也不一样,不同学生在建构和解释自己的体验时不同,在解决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挑战时风格也不一样,学生的发展更多的是个性问题,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在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方面更多地倾向于统一性、一致性,缺乏对个体学生的关注,因此,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采取分层次、分类别指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帮助和不同的教育。[2]
信息化教育作为一种完全新质的教育,与工业化教育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信息化教育是通过帮助个体的学习来促进个性的发展,而以往的教育(当然也包括工业化教育)则是直接地进行人的培养或塑造。也就是说,信息化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由原来的直接性变成了间接性;由原来的直线运动变成了曲线运动;由原来简单的可以预测的机械——物理反应,变成了复杂的不可预测的心理——社会反应。[3]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与受教育者在现代信息社会的教育需求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所谓的“教育空场”。作为与学生群体接触最为广泛、最为密切的学校部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部门理应在这些“教育空场”当中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
管理人员的聘任、提升具有较为明确的要求和程序。通常申请进入学生事务领域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心理咨询、职业指导、学生事务、学生发展等方面的硕士学位。这些人员若要取得中层的管理职位还必须拥有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对晋升高级职务的还特别强调其过去学生事务管理的经历和经验。为了满足学生事务管理的职业要求,美国高等教育还为这一职业领域提供职前和在职培训。美国每个州都至少有一所大学开办高等教育学生行政专业,为高校学生工作培养专门人才。在美国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也有针对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南加州大学高等教育博士的课程方案适用的职业领域首先是学生服务;哥伦比亚大学也将学生人事管理列为高等教育博士培养计划的适用领域。在其为高等教育博士所开设的62门课程中关于高校学生的就有12门。除此之外,成立学生事务专业人员协会和职业组织,出版专业期刊,推行“职业标准”等,都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重要标志。学生工作专业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使学生事务管理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分化出来,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并对它加以专门研究和开发。专职学生工作者要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咨询服务和其他学生事务的组织管理。
学生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发展的目的,努力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为学生多提供个别化服务,培养学生的个性并为之提供展现的空间和机会。美国高校学生工作还包括为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成长背景、不同资质的学生提供少数民族事务和国际学生、妇女、成人学生、残疾学生、退伍军人、走读生服务,服务项目包括食宿、健康、体育运动、娱乐活动、个人咨询、学生活动(中心)、职业生涯计划与安置(就业指导)、经济资助、新生入学教育、学术咨询、宗教事务等等。我国高校学生工作应该在这些方面有较大的突破,不断推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各项服务和针对不同学生需要的个别化服务。在现阶段,心理咨询、就业指导和经济资助等项目应该首先得到发展和完善。
[1]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6).
[2]牛慧娟.21世纪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新理念及其启示.
[3]陈建翔,王松涛.新教育:为学习服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