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咏(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 广州 52092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为“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概论”课很重要,同时要上好也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概论”课教师要知难而上,不断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本文是本人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思考,拟从四个维度探索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由于历史的贫困与落后以及现实对发展经济的迫切愿望,当前我国在社会建设的诸多方面存在“见物不见人”的怪象。就教育领域而言,这种怪象并不少见。例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考试,为了分数;教学是为了培养千篇一律的学生;学校的教学改革是为了应付上级教学的检查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教育已经出现了异化,陷入了学生主体性被忽视的怪圈之中。在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也不能“独善其身”,甚至遇到的困境更为深重,课程的效果很不明显。
要走出这一困境是艰难的,但却又是必须的。就“概论”课而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是其根本所在。一名合格的公民需要有理性精神、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而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帮助”的教学理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概论”课首先要坚持“以生为本”,即教学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的。一方面,要立足于书本的理论,结合社会的实际以及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实际,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从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如,在讲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可以通过学生认识家乡改革开放以来或者近十年的变化而展开,让学生将目睹家乡变化的现象与书本理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对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的理解会变得真切和深入。另一方面,要扬弃一些远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或者略讲某些并不妨碍学生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的章节或者问题。其次,“概论”课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主体精神的重要路径。通过课堂设问、课堂讨论、课堂辩论、课外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原理、观点、问题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总之,“概论”课只有以学生为出发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促使学生学习理论、理解理论、运用理论,增强教学效果。
“概论”课的教材[1]内容是全面而又丰富的,其总共十五章内容,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涉及政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祖国统一、党的建设等领域。但是,“概论”课的课时[2]是比较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是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况且,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标不是为了死记硬背某些理论,而是为了掌握基本原理、把握规律和运用方法。
基于以上原因,“概论”课教学的核心是要让学生整体地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和能够很好地运用其蕴含的主要方法。“概论”课的第一章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是教材的纲,是整体把握“概论”的关键所在。在这一章要重点把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关系。“概论”课的第二章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集中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和主要方法论,是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核心。总的来说,这两章是“概论”课的“面”,是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形成规律和主要方法论的关键章节。而“概论”课的后十三章则是围绕着前两章的“面”而展开的“点”。当学生真正地把握了“面”的内容后,“点”的内容也就迎刃而解了。所以,要提高“概论”课的效果,首先要着重把握“面”,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掌握其内在规律和主要的方法论,然后在这基础上再把握“点”。只有这样,学生对理论理解才会深刻,才能在生活中自如地运用书中的原理、观点和方法解决现实的问题。
前面已提到过上好“概论”课不是容易的事,其原因大概有三点:一是中央、教育部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在高校、在实际中并非如此;二是作为公共课,很多学生认为“概论”课“无用”,对找工作帮助不大,没有学习的动力;三是课程内容很多,而且理论性也较强,要使课堂生动活泼而又富有理论性和意义性的难度很大。
作为一名普通的“概论”课教师想凭一已之力去改变大环境是办不到的。我们只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多管齐下”,增强“概论”课的吸引力,努力改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看法,争取不断赢得学校、社会对这一门课程的尊重和重视。
我认为丰富“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加强互动式教学。任何课程,只有老师一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课堂会变得沉闷无趣,而“概论”课尤为如此。在“概论”课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投入到教学内容中去。这不仅能提高概论课的课堂气氛,而且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也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这可见实践问题的重要性。“概论”课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一方面,在课内教学中,注重引领学生关注社会现实,用学习到的理论分析现实存在的种种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包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等等。如本人在2010年寒假布置学生开展“家乡的环境问题调查”的实践活动。这个活动开展以后,学生不仅加强了对家乡环境的关注,而且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更为深刻了。再次,要注意史论结合。“概论”课是史论结合非常紧密的,课内的所有理论都是在特定背景下形成的。如果对历史背景认识不清,那么理论认识也就不会深刻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了解“史”的基础上,认识和把握“论”。最后,要积极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灌输”,只能启发。现在的学生,你越是“灌输”,他就越反感,越不愿意学。“概论”课要通过设问、辩论等形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理论的“所以然”。总之,适合“概论”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应该努力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做到“多管齐下”,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我们的教学对象是“90后”伴随着信息化成长的一代,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满足他们的课堂需求,也难以提高他们对课程的兴趣。所以,创新教学手段,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教学内容,是当前教学的大势所趋。
在“概论”课中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犹为重要。首先,在学生固有观念中,“概论”课是比较沉闷的,而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打破学生固有观念的很好途径之一。其次,“概论”课的某些内容(如时政方面的内容),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比通过口头的阐述效果要好。最后,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兴趣。
在“概论”课中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多媒体课件也即是PPT。一方面把教学的关键内容放进PPT中,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注意;另一方面,可以在PPT中穿插图片、音频、视频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强课堂的生动性以及拓展课堂的教学内容。在这需要强调的是做PPT时内容要简洁,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其次,可以找出专门的时间就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并要求写观后感和集体讨论。如在讲授第八章第四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科学发展铸辉煌》的第二集《又好又快地发展》,看完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探讨,并且要求每个学生交观后感作为平时作业。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而且使学生开动脑筋,动笔、动口,效果挺好的。最后,建设立“概论”课的专题网站,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站获得“概论”课的教学资料,帮助学生完成“概论”的学习。例如,王炳林老师提到的可以“将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教学案例、多媒体教学课件、授课录像、参考文献、课程习题库、教学拓展资源等材料上网开放,让学生既能够在课下浏览”[4]。当前,有不少学校在这方面下了功夫,其中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思政部在这方面做得挺不错的[5]。总的来说,合理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生动展示教学内容,是提高概论课教学效果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概论”课教师要主动地提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综上所述,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四个维度入手寻找解决的方法。根据本人的实践,如果加强了以上四个方面,概论课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首先,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够感受到轻松愉快,而且还能受到启发,收获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会变得乐于学习“概论”课;其次,学生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自己成长成才的付出与关爱,他们会对老师特别尊重和敬爱;最后,由于教师的努力、学生的进步,学校甚至社会都会不断重视“概论”课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每一个“概论”课教师都用心去上课,去寻求提高教学效果的路径,那么“概论”课的教学效果肯定会不断地提升的。
[1]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王炳林.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做法与体会[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10).
[4] 电子科大中山学院思政部课程建设网,http://www2.zsc.edu.cn/szb/Item/list.asp?id=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