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霞
(忻州师范学院 政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在科技创新日益占有主导地位的今天,作为科技创新载体的科技资源,不得不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为了促进科技资源的高效利用,国内参照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始启动了科技资源共享工程。自建国以来,尤其是“九五”以来直到现在,国内的科技资源共享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主要是集中在上海、北京等一些科技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达的大城市,而在很多落后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和长期的封闭式发展环境,科技意识整体不强,科技资源共享发展因此变得十分缓慢。所以,研究和探讨落后地区的科技资源共享状况对于提高当地科技资源利用率,推动当地的科技创新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科技资源共享势在必行的今天,落后地区开展科技资源共享迫在眉睫。原因在于:
落后地区的科技资源总量相对于发达地区来说,比较薄弱。从整体上来看,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和各省会城市。就拿R&D人员来讲,2009年北京的R&D人员总量已经达到25.3万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15.8万人,占62.5%[1];而忻州的R&D人员总量仅为435人,占全省6.51万人总量的0.7%,不足全省比例的1%。[2]不仅人才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从科技资源的承载主体机构来看也十分有限,2009年忻州拥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24个[2],仅占全省总数628的不到4%[1]。科技资源总量的薄弱程度,使得当地科技创新主体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大大阻碍了国家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鉴于科技基础条件的现实状况,在总量十分薄弱的情形下,必须通过资源共享的途径使现有的科技资源得到充分、高效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
科技创新是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落后地区要想尽快完成转型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全国范围来看,当今的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作为研究对象的科研客体日趋复杂化,对科技研究主体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对此,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已不能满足于自身孤军奋战的现状,必须开展合作,通过共享的方式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在合作中前进。如高校和企业,在科技资源配置上,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4]就拿忻州来说,通过走访忻州8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谈到困难和问题,企业说得最多的就是缺乏人才;而高校最大的优势就是人才密集,集中了许多专业技术领域的人才,加上学科齐全,可以满足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因此,科技创新呼吁共享,不解决共享问题,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就会举步维艰。
科研经费投入方面就像经济学讲的马太效应一样,越是发达的地区科研经费投入越多,反之则少。这就出现了“发达城市科研经费多得用不完,边远落后地区没钱购买设备建实验室”的奇怪现象。2009年,北京、上海 R&D总经费投入为668.6亿元、423.4亿元,[1]忻州仅为 2086 万元。[2]由于科研经费的缺乏,导致许多在职科研人员被迫从事科研以外的工作,这种情况在国家的县乡一级单位尤为严重。所以在科研经费投入一定量的情况下,如何使宝贵的资金投入能够得到最大的产出,成为落后地区科技工作的重点所在。比如通过有限的资金购置大型仪器,不管具体是哪家研究机构购置的,都应通过共享这一有利途径让其得到充分利用,而不至于使有限的投入遭到浪费,不利于推动本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资源共享工作,已将其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各级政府均对此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以此推动当地科技资源共享。从国家层面上看,已经投人近10亿元促进大型科学仪器与科技文献资源的共享,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如由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2004—2010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确定建设六大平台,其中包括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等。徐冠华在题为《实施科学数据共享,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大会报告中,提出中国科学数据共享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结构合理,覆盖基础性、公益性主要领域的网络化科学数据管理与共享服务体系;完成科学数据共享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实现科学数据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共享服务,满足自主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建成满足科学数据管理和共享服务的专门队伍。”[5]与此同时,科技资源共享建设也逐步成为很多省市占领科技高地的重要举措。不仅经济发达地区在大力抓这项工作,宁夏、甘肃、四川、山西、新疆和青海等中西部省市自治区也在这方面迈开了步伐,而且已经在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资源等共享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可以说,进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已成为各地方省市科技工作的重点和热点,也成为各地科技工作对外展示的一大亮点。
在科技资源共享的实践方面,以美、日、英、德等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和以北京、上海、广东为代表的国内发达地区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也探索和积累了许多可供其他地方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如美国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特色在于政策制度较为完善,国家拥有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以保证共享理念的传播和实施;日本的特色在于通过出台“设备共用,接受民间委托”等一系列相应政策,使大型科研仪器得到高效使用,从而缓解科技投入不足给科研活动带来的困难;欧盟的做法则是建立多国共建共享的研究区域和科研基础设施,以此促进科技资源共享。[6]紧随国外的进展,国内一些发达城市也在科技资源共享实践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上海于2004年7月14日,基于“上海科技服务导航”为标志的门户网站上,由“大型仪器设施共用服务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系统”和“科技文献保障服务系统”等10个子系统构筑的上海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为国内其他省市在基础平台建设方面率先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7]
科技资源分布的不平衡需要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创新也需要科技资源共享。21世纪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科技资源的挖掘、整合和集成利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使科技资源共享成为可能。网络的出现,使研究人员利用互联网在计算机前面,不用挪动身体,就可以检索到世界上很多图书馆的数字资料,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而且通过网络可以构建大型仪器共用协作网,使各个科研单位和机构之间互相共享仪器资源;在人才共享上,网络的出现也同样使其成为可能,如现在很多地方人才服务中心利用网络把当地的人才信息(在征求本人同意的情况下)收集起来建立人才库,用人单位在人才库信息上搜索到适合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只要与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才租赁协议就可以了。可见,信息网络的出现使得区域范围内科技资源的流动和共享成为可能,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参与,共享就会出现在你面前,信息网络为科技资源的共享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科技资源共享建设自提出来之后,主要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在经济不发达、比较落后的地区进行的不是很明显,更为落后地区还没有开展此项工作。如忻州市的信息化网络建设就很落后,虽然科技信息类的网站有几家,但是网站里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包括忻州市科技局网站在内,大多流于形式,使科研人员获取科技信息资源极其不便利。另外,忻州市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各自为政,长期封闭运行,机制不灵活,没有意识到与拥有科技资源者通过共享来解决问题的重要性,也未积极寻找信息渠道搜寻共享信息,使各类科技资源没有充分地发挥之所用,结果导致经费有限的科研机构苦于科技资源短缺,而大批未能共享的科技资源却只能被闲置的现象。为此,在落后地区开展科技资源共享工程势在必行。初步思路是利用网络作为支撑,由政府牵头带动全社会积极参与科技资源共享。具体如下:
政府作为调控管理主体,负责将科技资源按一定的规模、结构、比例配置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科技活动执行者或领域中;同时各级政府部门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主体,在科技资源共享工程中掌握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资源——财政资源,担负着各项科技费用的预决算。因此,政府既是科技资源共享工程的顶层设计者,又是科技资源共享工程的协调者。[6]经济落后地区开展科技资源共享,更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首先,政府应重视科技资源共享活动的投入,在具体实践中要牵头并不断加大地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经费,以此带动研发机构乃至其他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8]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科技资源共享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落后地区关于科技资源共享的各项规定存在普遍笼统、内容简单,因此要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专题研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操作的共享政策、法规或管理办法。
落后地区的科技资源共享意识普遍不强,在具体实践中更是缺乏共享的精神。为此,要促进落后地区现有科技资源的合理高效使用,必须在落后地区积极营造科技资源共享的环境氛围。首先,在科研资源拥有机构及科研人员当中积极宣传共享的社会价值,并倡导其内部形成资源共享的精神风气;其次,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媒体要大力宣传科技资源共享的社会价值,倡导共享精神,努力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使人们自觉地树立起一种共建共享、互相赢利的观念。另外,鼓励科技资源拥有者积极探索多种途径的共享活动,推广共享的成功经验,尽量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科学技术、认识科技资源共享与自身的关系、想方设法积极创建科技资源共享的氛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21世纪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在科技资源共享问题上,要尽可能利用和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落后地区,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现有通讯条件逐步建立起科技资源共享网络,如专业数据库网络,科研机构网络、科技人才队伍网络、科学数据网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网等,加强科技资源共享的条件平台建设。[9]目前,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经济落后地区,还没有挖掘出网络这一工具的最大价值。比如,在科技资源共享方面,忻州连最起码的科技信息资源都不是很畅通,科研人员要想掌握该领域的信息资源比较困难,需要自己收集相关信息,这对科研来说是非常的不便利。另外,由于忻州本身拥有的科技资源十分有限,如果不能使之达到物尽其用,必然会给创新活动的开展带来极高的成本。为此,要尽快搭建区域范围内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综合集成全市相关科技资源部门,包括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单位的科技信息和科学数据资源,使社会各界在全市范围内都能共享到该资源,这将对区域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1]国家统计局.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R].2010.
[2]山西省统计局.第二次山西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R].2010.
[3]魏淑艳.国外科技资源共享的有益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9):20-22.
[4]汪彩君.高校与企业及其合作的科技资源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5):56-57.
[5]李大庆,徐冠华.我国科学数据的共享服务已初见成效[N].科技日报,2006-10-24(1).
[6]葛慧丽.科技资源共享活动中的政府作用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4):14-16.
[7]唐仁华.对促进科技资源共享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5(7):8-9.
[8]马宁.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中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89-93.
[9]孙凯.科技资源共享可行性分析及对策建议[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5(3):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