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玮
在教学中,不要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倾听者和接受知识的容器,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运用者,是学习的探究者,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的积极性,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都将得到激发,只有想尽办法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才能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
新的语文教材内容包罗万象,很多课文都涉及到丰富的课外知识,但语文课不是科学知识课,其重在以教材为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适合在课堂上对课外知识进行过多地讲解,但教师可以借助教材这一特点,把握好时机,在教学之余提出与课文中相关联的课外问题,即“课堂余问”,鼓励学生课后通过多种途径去解决心中的疑问。教师的课堂余问提得好,方式恰当,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成才的起点,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皮亚杰也曾说过:“……所有智者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在教学中只有尽量给学生提供各种有趣的材料,采用各种形象直观的教具、学具,组织生动活泼、简单易行的活动,同时采用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就是相互探讨交流的过程,从同伴的发言中,学生可以听到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见解,了解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因此,这不但是求知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求知动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认真倾听的榜样,还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习倾听别人的发言,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得新知。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最好是把发现问题的机会交给学生自己。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听学生的发言,遇到说得特别好的学生,适时地让学生评价一下“他哪里说得好”,以此促进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下“为什么他能说得好”,以此事实让学生体会到,认真听讲,善于思考,再加上课外阅读,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知识丰富的人,一个聪明的人。
语文能力的提高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校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无疑是针对目前小学生积累明显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而指明的一条出路。我们不应当把学生局限在课堂自我封闭,要趁改革之机改变观念,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利益,要注意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教他们如何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比如提倡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掌握科学方法,可推荐《十万个为什么》、《我么爱科学》、《儿童百科全书》等书籍,也可以为学生推荐成语故事或某一名作家的作品,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语文学习有着广泛的母语社会背景,教师应坚持大语文教学观,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培养其收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动手动脑的能力,积累词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并能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主要是学生能够在别人的帮助下,从报纸、广播、电视、书籍等媒体中获取信息。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课外阅读去寻找答案,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和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勤于观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新问题,树立勇于质疑,不断求知的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是不能启发学生提问,学生不会质疑,不会问为什么,不会解疑,即使教学手段再先进,形式再新颖,也难免走入灌输式的老路。即如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因此,要启发学生多思善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培养学生求知欲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延续性,才能激发学生在课后开展后续探究活动,教会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