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肖荣娟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仅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语文素养三分得益于课内,七分得益于课外,仅仅依靠12册语文书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把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的、长期的任务。
师生共读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下面是我在班里开展共读一本书的大胆尝试:《夏洛的网》是一部适合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阅读的长篇小说,更是一本全世界儿童应该读的好书。我将这本书的阅读分成三个阶段:1.推介与导读阶段。导读课,我采用图画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插图猜猜故事情节,然后再读一读相关文字,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2.学生自主阅读。接下来是一个月的阅读时间,我让学生采用持续默读和朗读的方式。默读的任务每天在家里完成,我会根据当天的作业量布置相关的阅读章节;朗读的时间通常都会安排在早读和课堂上。在学生默读时我鼓励和引导学生把自己有感触的地方划出来并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受。3.班级读书会。
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难度的加深,每日家庭作业和课外辅导班作业量的逐渐增多,课外阅读占用了很多时间,有一部分学生就开始舍弃读书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让他们看到自己从读书中获取了什么。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就是最关键的问题。好的读书方法不仅能提高读书的有效性,更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针对这些问题,我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指导的:
1.读与思相结合。开卷有益,但并非多多益善,“食而无化”是无益的。只有边读边想,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断地在重点词、句、段上圈点批注,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再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整篇文章或整本书的意思。只有读与思结合才能收到好的读书效果。
《三国演义》是我们班共读书目之一,我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章节并在书上进行简单的批注,然后抽出一些时间在全班对所阅读的章节进行简单的交流,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他们的所得,可是结果却出乎我的意料,每次交流的时候教室里都是鸦雀无声。后来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我了解到,这种故事性极强,又以历史背景为前提的书籍不知道批注从何写起,用学生的原话说“这个章节刚出现一个人物,这个章节的故事还没结束就可能在一次战役中死去了,不停地出现新人,故事内容都搞不清”。原来学生不知道哪些地方该写,哪些地方不值得写,不知道写什么好。尽管在课堂上掌握了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可是在课外他们面对的阅读内容却截然不同。课文简短,内容较课外书籍来说也比较简单,面对这本《三国演义》学生一时间无从下手。
找到问题以后,我就开始想办法引导学生把“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用到课外阅读中。要想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么写,榜样的作用就特别重要,我每天潜心阅读,把自己的心得写在书上,然后在课堂上告诉学生老师写了什么。按照这样的办法,我带领学生交流了三个章节,接下来再读每个章节之前我都给学生出示一些比较有思考性的问题,供学生参考,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围绕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在后面的交流中,学生的见解甚至超越了我的理解。
2.读与写相结合。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为了养成学生踏实认真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写读书笔记是个好办法。写读书笔记不求千篇一律,如学生可以摘录精彩词语,为作文积累词汇;可以概括故事大意,归纳写作特点,培养概括能力;还可以从一个角度,写一篇读后感。读一本书、一篇文章,不必面面俱到,应该重点突出、讲究实效。不知不觉,学生在进行大量课外阅读的同时,不但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
总之,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续和补充,极大地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识,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当我们陪着学生解决了阅读中遇到的一个个难题时,学生必然会徜徉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