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校本研修的校园文化构建

2013-08-15 00:54陈永福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研修校本校园文化

陈永福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师资培训学院,陕西西安 710061)

2003年12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设立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重大项目,项目组经过多年探寻,逐步明确了校本研修“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三大要素,从而为学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此后,校本研修作为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和保持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突破口被广泛地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开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校本研修的内涵与功能

(一)校本研修的概念内涵

校本研修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场所,以促进本校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发展为本,以结合本校和教师本人的教育改革实践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师为主体,包括专业人员和学校领导在内的学习型组织为交流平台,以改善教师的教育行动为直接目标,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根本目的,促进教师自主成长的一种教师教育形式。[1]校本研修突出了“研”和“修”:“研”就是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修”则是在教育教学中提高自己,加强师德塑造、专业成长与教育教学技能。可见,校本研修的有效开展必然促使自主成长性教师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与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集中培训相比,校本研修拥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从校本研修的自身演变即经历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训到校本研修的阶段来看,词汇与称呼的改变反映了校本研修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研训、校本研修都反映教师继续教育的话语,都是发生在教师任职学校的教师继续教育活动。但用校本研修取代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和校本研训,这绝不仅仅是名词的替换。词的变化实质是文化的变化和精神的变化。这种内涵上的实质性变化主要表现在:校本研修突出强调转变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角色地位,由受训者转变为研修者,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被动地位,突出教师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研修的内容更多地来源于教师的自主需求,研修过程更注重教师的探究热情和生命活力,研修氛围处于教师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的良好专业和素质全面提升的发展环境之中。

(二)校本研修的功能

校本研修能够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并非仅仅停留在专业研究人员的理性思考和预期构想的抽象层面,而是已经在学校一线教师的行动研究实践中得到了初步印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成功的“校本研修”如同一块“肥沃”的土壤,为培养自主成长型教师提供“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环境。[2]校本研修的上述特点和优势,使得校本研修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能够达到一定预期目标,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一,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教师的成长是一个自身素质综合提高的过程,按照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教师专业标准》,主要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念与师德的塑造是教师的灵魂,专业知识的增长是教师职业的基础,专业能力提升是教师从教的本领和方法,后两者如同鸟之两翼,在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的指引下,振翅高飞。教师的成长既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教师成长每一个阶段更替与演进过程中,贯穿着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不同追求。例如,初任教师追求站稳讲台,站稳讲台的教师们则追求站好讲台,高年资教师则更多地希望自己能够突破职业倦怠的樊篱,寻找追求卓越的路径。校本研修注重教师通过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是达到上述一系列目的的有效途径。

第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当前大力倡导和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试教育已经越来越不得人心,但升学考试的压力仍将在一定时期存在。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包括校本研修在内的诸多教师培训方式逐步加以改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3]校本研修在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方面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的同时,能在促进学生的身心、知识、能力发展方面做出有益的探讨和实践,这对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升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第三,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把握教育发展的规律,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改进自身的教育方式方法,从而适应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时代要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学到知识的同时,增强体魄,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稳步发展改造自己、服务社会的技能。21世纪之初,联合国庄严宣布,2005-2014年为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十年。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关于调整教师教育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指导方针和建议》。文件指出,教师教育机构在促使教育和社会发生转变从而实现更加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它的任务不仅在职前培养,而且广及在职教师培训,各国政府应将其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文件还指出,目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调整教师教育,甚至需要彻底改革我们对教师的培训计划。校本研修,不仅符合世界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潮流,也是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校园文化促进校本研修

(一)校园文化

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存在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从孔子的“求仁得仁”,到荀子的“化性起伪”,在中国古代圣人看来,人性恶也好,善也罢,都离不开教育的作用与道德的熏陶。一方面,人们在改造外部世界的同时创造了文化产品,另一方面,人们也主动地利用自己创造的文化产品来自我教化。

校园文化在影响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过程中,具有其他任何教育手段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学校能否塑造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能否培养出理想远大、志趣高尚、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质量高低。

校园文化与校本研修的本质是一致的。校本研修本质上应该是是一种制度或文化,我们理所当然的应该将校本研修在对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及校本课程开发等校本活动整合基础上形成一种制度或文化。校本研修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师教育和专业发展形式,还应全面理解校本研修的基本内涵。校本研修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学校管理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关乎学生成长的学生品德与安全教育等所有关乎学校发展的因素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是一种关于教师和教育的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校园文化有文化价值的一般属性,但是作为校本研修的校园文化,有着自身的独特价值。

校园文化的价值之一在于:以文化人。以文化人,重在养性修身,把师德修养和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价值观念和学识内化为精神、修养、人格和力量,给自己以前进的信心,给学生以知识的底蕴,给自我和学生以规范,这就是校园文化的可贵和伟大之处。

校园文化的价值之二在于:以文化物。在人的文化视野中,所有的物质活动和产品,经过“以文化物”,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世间万物,都是“人化的自然”。物化为教研成果的校本研修论文、反思集、教育教学成绩等校本研修成果,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教师存在价值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教师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

校园文化的价值之三,核心价值的引领。文化自觉,关键是价值自觉。文化是一个无形的价值观体系,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校本研修的校园文化,是教师勇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和学生的生动体现。这些精神,不仅是教师终身从教的不竭动力源泉,也是激励一代代教师奋勇投身于教育的光辉事业之中的伟大榜样。

校园文化的价值之四,精神家园的守望。校园文化是教师对理想信仰的追求,是教师幸福生活的支撑。教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教出得意的学生,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执着和无私奉献之后的结果。校本研修正是从提升教师素质从而达到育人和自我提升的角度,为教师指明了一条光明大道。

(二)校本研修校园文化氛围缺乏的原因

校本研修校园文化的价值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教师融自身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拓展和专业技能的自觉提升于一身,达到促进自身成长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校本研修的校园文化关键是自觉,核心是利他,保障是制度,动力是教师内心的自我反省。但是,当前校本研修的校园文化建设还有一些不足,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教师进行校本研修很大程度上受到外力的约束,一定意义上说,教师还缺乏校本研修的自主性。正是校本研修在促进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素质共同提高上能够取得极大的成绩,具有其他培训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不顾学校实际情况,不顾教师的个体差异,盲目照搬照抄,请专家、搞课题、出成果,致使教师疲于应付,结果适得其反:研非所用,修非所愿。在这种领导作秀搞提升的情况下,校本研修就很容易沦为一个过场,难以达到真正的目的。

第二,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研修的对象应该是也必须是在如何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的疑惑、难题。因此,对于校本研修的模式探讨就显的格外重要。校本研修重在以校为本,通过对本校师资水平、学生基本情况、学校传统、教育发展的目标和教育教学一般规律等相关因素的客观分析基础上,探讨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的道路。实际上,一些学校片面的强调专家引领,强调走出去,教师的研修难以从自发走向自觉,难以从被动变为主动。很显然,教师的主体地位有被忽略的嫌疑。

第三,校本研修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庸俗化的倾向。文化的关键在于通过熏陶,从而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而这种自觉行动既靠全校上下的自我反省,也靠外部的推动,尤其是校长——校本研修第一责任人。目前,一些中小学校长已经认识到了校本研修校园文化的价值,但是也有一些学校的校长仍然没有深刻认识到校本研修的真谛,纯粹把校本研修当作一种完成任务、应付上级检查的无奈之举;有的校长把校本研修当作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招牌,采用假大空的手法,校本研修表面上搞的轰轰烈烈,实质上并无真正成果。这些手法,非但有损于校园文化的真善美,而且,对于已趋于形成的校本研修校园文化起到了恶劣的腐蚀、抵消作用。

三、构建促进校本研修的校园文化

第一,尊重教师自主性,发挥教师在校本研修中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极强的自主性,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的有效性关乎教师最终发展的结果。教师专业发展既要掌握其专业发展的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发展方式,也要注重其阶段化的发展特点,根据不同的阶段特点实施不同的策略。横向发展与纵向发展的有机结合才会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开辟出更为广阔的道路。[4]在教师的横向发展方面,注重教师自身的师德的塑造、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技能的提高,以此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全面提升的需要。在教师纵向发展方面,实质上是教师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量的积累过程中质的升华。事实上,随着近年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重心从群体的被动专业化转移到个体的主动发展,教师个体的能动性越来越受重视。[5]

第二,教师要注重反思,要自觉把校本研修当作提升自我的有效途径,不断探索校本研修的有效模式。反思是校本研修的一大特色,也是校本研修不断纵深发展的不竭动力。校本研修应该注重专题反思,专题反思是研究深化的具体表现。所谓专题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围绕某一专题进行深入的持续的系统的反思,从而形成对该专题较为全面深刻的理性认识,并进一步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布鲁巴奇等人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他们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课,并描述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随后与其他教师相互交流;(3)职业发展,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形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参加的教师及其所在学校的教师所共享;(4)行动研究,教师对他们在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6]教师的反思离不开校长的带头。校长要在“校本研修”的大背景下,树立“于传统中寻觅创新机遇”的观念,承担自身在教师专业发展中需承担的“激发动机、形成氛围、搭建平台”的主要责任,采取“创建机制→营造氛围→形成文化”的行动策略,并以亲身参与、带头领先、示范引领本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为自己的主要领导行为。校长带头学习,会使自己的学习习惯成为一种影响力,影响学校校本研修文化氛围的形成,影响教师教风的形成,进而影响校本研修工作的效果。惟其如此,教师才能以其为典范,自觉反思,并以不断地学习、研究和自我更新为荣、为乐。

第三,不断加大校本研修校园文化的外部促进力度,夯实行政推进、资金支持和考核等制度建设与条件保障。校本研修的成功开展,其内因固然是教师的自觉,但也迫切需要行政力量的引导、约束。离开了行政力量的介入,校本研修就会走过场、形式化。此外,应该保障并逐步加大对校本研修活动的财政支持,保障校本研修基本设施的供给,严格校本研修活动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建设,使得教师研有所得、修身所悟、自觉研修、乐于研修。

[1]王祖琴.继承与超越:从“校本培训”到“校本研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

[2]周冬祥.校本研修:教师自主成长之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

[3]李岚清.教育访谈录——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EB/OL].http://www.pep.com.cn/xgjy/jyyj/jyts/qtts/llq/201008/t20100827_806803.htm2012-11-23.

[4]李酉亭,张丹.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7(1).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

[6]王静茹,于冬青.建立反思型教师培训模式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7).

猜你喜欢
研修校本校园文化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