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新市(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 065000)
中国的政治制度优势,历经几代党的领导人和众多理论工作者系统深入地阐述,而且经过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实践中的检验,这种政治制度宏观设计科学、运转高效、彰显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力的整体美和鲜明的特色美。但一些具体制度即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基本目标和要求是,既要坚持根本制度,又要克服体制机制及某些具体环节上存在的缺陷和弊病。由此可以看出,追求制度审美化是我国当前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积极地推进政治制度审美化建设,有助于强化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感情和制度自信,有利于培育实践精神和创造成效,增强实践效果。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我们倡导“政治制度审美”,要求主体与对象间建立起一种审美关系,以此作为夯实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群众基础的重要手段。制度审美对审美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种审美主体必须充满活力,以积极进取的精神,对这些给人民带来幸福和实现美好生活新期待的优越的政治制度给予积极的情感和实践投入。
(一)推进政治制度审美化,要不断地坚持和完善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和两个基本政治制度,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首先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是我国的政党体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注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时代性、民族性乃至与世界的融合性,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开展,通过国家政治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广纳民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的建设;要积极地开展基层民主协商,进一步夯实协商民主的群众基础。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这是我国的国家结构,是我国的又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提出要把国家政权的集中统一同民族区域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政治上的各民族平等,要照顾少数民族的利益。形成和巩固发展正确的国家结构和民族政策,建立和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人对世界不同维度的感知和体验依赖于人具有感受世界不同侧面的不同感官这一事实”。[1]为了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促进这些制度在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必须进一步夯实我国政治制度审美的群众基础,提高社会主体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审美能力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要以向往的眼光和心境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另一方面,要以关爱、主人翁的态度对待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地向党进言献策,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充分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活力,突出工人阶级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促进基层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配合、关护意识,在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彰显社会美、时代美。
我国的基层民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建设进程中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创造。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物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通过这些措施,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向善向美的思想意识和实践精神;要健全党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保障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发挥基层各类组织的协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和基层管理的有机结合。这充分表明,我国的基层政治制度正在向着更为科学和民主的方向发展,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把握和运用我国政治制度积累的新鲜经验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即要达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坚持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建设者,工人阶级是领导力量,进一步夯实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着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的方向健康发展。“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我们加强基层政治制度审美化,可以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身的思想和实践质量产生重大突破:面对现实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考,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整体推进进行积极的探索,积极地参与基层政治制度建设,及时地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关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充分彰显我国基层政治制度建设的科学性和对广大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保护的时代美感。
我国政治制度审美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突出“审”字,就是要将制度审美置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既要注意发挥政治制度优势,又要注意审视具体体制机制运行方面存在的问题,为广大人民群众营造更加美好的制度环境,使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通过政治制度得到更好的保障,政治制度的美感特色也因此更为突出地表现出来。
(一)通过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体系运动及其相关联系、相互作用的特点、基本风貌、发展轨迹、规律性的准确把握和深层次探索,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地位,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规范和改进人民行使民主权力的有效途径,不照搬西方政治模式。在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方面,提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突出对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的宏阔、公平之美。在审美体验的当下过程中,人的感性生命得以健康生长,心灵世界在悄然地发生改变和提升。[3]
(二)要把克服我国政治体制中的环节缺陷和弊端纳入政治生活的范畴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克服我国政治体制中的环节缺陷和弊端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强调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表明我国政治制度具有严肃性和不可亵渎性,体现了党彰显政治制度的时代美、社会美的决心和信心。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把人民满意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最高标准,充分体现人民对政治体制改革社会心理认同之美:一方面表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善向美的趋势,不断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另一方面也表明,广大人民群众通过享受政治体制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对我国政治制度表现出高度自信,从整体上彰显社会美,时代美。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释放出提高行政效率的强烈信息,彰显制度建设成果之美。强调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坏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不仅彰显制度规约下权力运行的社会美新形态,而且提出了处理制度与权力运行关系的新要求,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人民权利的措施之效率、之美感。
(三)既注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美的探讨,又注意主体审美心理研究
政治制度审美实际上是一种对人的高质量生存方式和生命境界的追求。“人类正是靠自身的外化来创立世界观的”。[4]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一社会美及主体审美心理的大力促进,实际上是充分肯定审美这一人类高级实践和心理活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是积极性的存在,拓展了中国制度审美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我们注意到,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形成了成熟的政治制度体系之后开始实施的,是在具有稳定性基础上的实践与理论的动态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美的探索和对社会各主体审美心理的研究,应采取辩证统一的思维方式,在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中,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使之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审美需求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而是积极有序的参与。情感体验是核心,“情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它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体验活动”。[5]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情感,对改革成果的认同也需要情感,可以说,情感贯穿于政治体制改革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过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情感问题,并不仅仅限于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它还包括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机制交融的丰富情感。这种审美情感的体验,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宏观创造与微观认同的完美统一。
党的十八大报告极为重视政治体制创新,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彰显中国社会主义制度鲜明特色和重要审美价值的重要措施。
(一)保证群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提高基层人民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的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代表联系群众的制度;还提出,要优化常委会、专委会组成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专职人员的比例,增强依法履职的能力。这些措施的实施表明,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实现根本政治制度审美化,使根本政治制度审美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二)主张新形势下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正积极地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强调我们党和政府将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就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的协商,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增强民主协商的实效性,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还要积极地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我国政治制度审美化突出地表现在把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为创新机制、协商民主的方向。在继承我国民主协商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加注重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把政治协商作为实现民主的一种重要手段,充分彰显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维护人民民主权力、促进全社会向善向美发展的总趋势。
(三)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在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在行政体制创新方面,提出要善于突破传统的体制机制,通过政治制度审美,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探索精神,不仅有助于人们对事物的特征、制度美的多样性和内容美的认识,还将使我国制度建设的许多领域产生新成果。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微观领域,应化整为零,以具体的专题研究形式和精细的实践方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还要将个性化抽象观念转化为言之有据的具体的实践活动,[6]从点上深化、细化宏观理论成果,将党的十八大报告所倡导的现实性品格落在实处。这说明,不断强化制度审美意识是塑造崭新的政治体制机制的有效手段。
(四)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的一部分,但它不同于一般的智力,而是在既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思维能力,它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人类智慧的集中表现,政治制度审美意识的培养可以激发人们的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种智慧就是创造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7]从政治制度审美的视角来看,这是要正确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鼓励和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团结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正确道路,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前进,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审美的目标要求是要保证我们的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理想。
概言之,政治制度审美普遍存在的理论基础是审美的共通感和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新生活的期待。中国社会美是不断生成的,它的生成过程与能够欣赏它的主体的审美意识的系统发育和发展过程具有互相结合和同步关系,即是说,我国的政治制度美是适应主体发育和发展的自我调节性生成,是在与能够欣赏它的主体系统相互作用中发展的。政治制度审美之所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因为它能够引导人们对自然、对现实人生、对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机制采取一种审美的态度并促进其向着更为美好的预期发展。中国政治制度审美化,有助于“美丽中国”建设,对“中国梦”的实现是一种正向促进力量,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一步探索和在实践中积极地加以培育和弘扬。
[1]朱存明.美的根源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86
[2]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7
[3]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30
[4]张江南、王慧.网络时代的美学[M].上 海:三联书店,2006.158
[5]王建疆.审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76
[6]汝信、曾繁仁.中国美学年鉴2003[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169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