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学院 外语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目前,我国教学系统正面临着一次大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主张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教育对象的教学方式。在这种教学理念下,学习者是被动地接受群体,对知识的热情和创造力都受到了某种程度上的限制。而新型的教学方式以多元化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主张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只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学习者是学习知识的主体,保证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激发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效率。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大学招生人数不断增加,我国高校招生标准与地区差异紧密联系,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生与来自西北内陆地区的高校生,他们的英语基础因地区教育差异而不同。这就导致进入同一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状况,这一现象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高校非英语专业一般采取大班教学,而英语专业一般采取小班教学。在大班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班容量大、学生多,教学方式往往以单调的讲解为主要手段,贯穿课堂的互动方式只不过就是问答法,教师的讲解对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难以有效开展,这对英语水平不齐的大班学生来说自然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有效的指导。
我国高校的部分专业在教学设备或教学场景方面有了很大改善,比如有专门配备的实验室供学生试验,有指定的教学基地供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等等。但是针对外语专业或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来说,其教学场景主要固定在教室里,以简单讲解为主,至多辅以多媒体的演示。大学英语教学场景过于固定,教学手段不丰富,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接受知识的教育对象。对英语课堂的基本要求为教师内容丰富、有条理、板书工整、课堂纪律严明等,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系统地灌输某类知识具有高效性与系统性,但是对于英语这类语言应用学科来讲,传统的教学方式会减少英语实践运用机会,减弱学生的语言锻炼能力。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英语教师需要熟练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整合课堂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固定模式[1]。现拟探讨几种常用的教学方式:
问答法是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常称作提问法或谈话法。它指在课堂教学中由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其积极进行思考,发表见解和认识,再由教师对其答案进行订正,从而促使学生获得新知识或巩固原有知识。
针对提问内容不同,问答法又分为启发式问答和再现式问答。启发式问答主要用于传授新知识过程中,由教师提出新问题,启发学生运用现有知识,通过重新建构与组织,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再现式问答主要用于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由教师提出已讲内容所涉及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来进行巩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问答法凭其优点被广泛使用。首先,问答法采用单纯的问答方式,不需要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不需要模拟真实环境,以及其他教学设备,只需教学双方存在语言交流就可以运用问答法进行英语教学[2],方式灵活快捷。其次,问答法能够引起学生对知识主题的重视,掌握学习重点。第三,问答法主要是教师通过提问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去归纳概括和总结,从固有知识中迁移出新知识。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演绎过程,通常能够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巩固的知识体系。但是问答法并不是不需要技巧的,相反,正是由于问答法操作的简便性,它对教师,这一提问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素质和思辨能力的教师才能提出有效的问题,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群体完成知识迁移。因此,教师素质是实施精彩问答法的前提。第四,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也会对问答法产生影响,学习者只有具备了追求知识的渴望、对问题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演绎归纳思维后,才能保证问答法的顺利进行。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教师给学生提供仿真英语运用环境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特色道具,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扮演角色,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让学生能够在不同于传统教学课堂的仿真环境中建构新知识、锻炼新能力的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高度仿真的语言环境,将学习和兴趣、教学和时间等要素通过各种人为手段联系起来,使学生摆脱传统环境对第二语言的影响,从而调动非智力因素来进行知识迁移。
在大学英语中,情景模拟教学法凭其与实践密切相关的身份而受到语言运用教学者的青睐。这是因为情景模拟教学法:首先,能够使学生对情景产生兴趣,进而将这种兴趣转移到英语学习中来。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角色进行扮演,例如,模拟机场工作人员、商务活动中的参与人员或者各种交际活动中的参与者,这些角色都能够将枯燥的英语知识融入到情景教学的角色扮演中,在兴趣体验中获得知识的提高和能力的锻炼。其次,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情景模拟教学创设的环境仿真度高,在这种环境浸染中学习能够更加有深度地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同时,学生在仿真环境中面对英语交际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往往会出现出其不意的回应方式,这种不以对错来严格评价学生学习表现的教学方式更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景模拟法教学往往能够使学生在极大的兴趣中提高自身的英语综合能力,但英语教师在实施情景模拟法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1.情景的创设。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情景的模拟不是随心设定的,它需要符合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应该在教学内容、目的和方法的指导下,教师通过现有条件来决定是否适合创设模拟情景供学习者进行角色扮演。同时,教师在设定教学情境中还需要决定教学流程、情景角色扮演。在学生角色扮演中,教师还需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以保证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符合教学需要,最终的教学效果符合教学规划。
2.角色扮演。教师在情景模拟教学中扮演着导演的角色,所以应该将任务分配好,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从而锻炼全体同学的英语运用能力。但是应该明确教师在情景教学法中本身只是引导者,只负责对学生的角色扮演以及语言运用进行适当地指导。因此,教师应该避免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中夸夸其谈,喧宾夺主,而是应该将课堂真正交给学生群体,让其真正融入情景和角色中,成为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体[3]。
3.情景教学过程掌控。首先,最主要的需要教师掌控课堂纪律。情景模拟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出乎意料的情况,有可能会超出教师的备课内容。例如,有些表演欲强的同学会在情景模拟教学中不按照模拟的实践内容,而是偏重表现丰富的表演技能。对于这种偏离教学内容的学习活动,教师有必要提出一些适当的建议,甚至提出终止表演。其次,注意实施纠正模拟环境中,语言运用层面的错误。在情景模拟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难免会出现语言知识错误或者礼仪技能方面的错误,这时,教师要能够适时地而非及时地充当裁判,瞅准时机,既能指出错误,又不打断学生的思路,而且还能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尊重学生而非横加指责和干涉,做到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保证情景教学的真实性和连贯性。
4.多元教学法。著名语言学家 Charles A.Curran曾经指出,当学习者置于一个新的学习环境时,会产生惧怕心理。因此,他建议教师应该提供熟悉的话题来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惧怕和陌生,通过讨论人所共知的热点话题来使课堂变得更活跃,这一措施能够消除学习者的感觉障碍使学习者快速融入到新的知识当中去。教育学家加纳德在多元教学理论中也指出,每个学习者都有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等多种智能,通过运用自己擅长的智能来和课程学习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4]。传统教学方式只侧重于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忽略了其他智能对学习的帮助,无法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英语时应当结合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组织英语教学的最佳教学途径。比如,有的学生擅长于背诵演讲等语言性活动;有的学生擅长数字和运算内容;有的学生对唱歌记歌词非常敏感;有的学生在身体语言以及表演方面有过人天赋。
针对这些现状,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自身擅长的智能特点,通过发挥强项智能来保证学习的高效性。比如,可以通过赏析音乐来帮助学生分析歌词的语法运用知识;通过用英语讲解图片内容来迎合视觉空间智能的学生。
5.自主学习法。自主学习法指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任务分配使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知识。在收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其他内容,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无形之中会促使学生接触更多与英语内容的相关内容,扩大学生的事业。例如,在英语教学正式讲课之前,教师可以就其相关背景内容、语法讲解重点、课文评价等各项内容作为任务下发给各位学生做课前预习。学生在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时会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5],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无法企及的。
综合教学方式是指在同一教学课堂内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相适宜的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英语教学的兴趣,使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晰地看到,这些教学方式不是越多越好,它们有适用的范围和内容,并且这些教学方式应当与英语课文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在讲解语法时,若采用情景模拟法则不容易纠正学生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在巩固原有知识时运用情景模拟法则能事半功倍地进行复习巩固。
一般来说,当讲解一篇大学英语课文时,开端应当布置预习任务督促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好的预习任务不是指多个问题而是精炼高效能贯穿文章的问题,学生在探究预习问题答案过程中能够对课文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就学生提出的预习问题利用问答法进行讲解和检查;在交流互动中进行翻译文章或语法讲解。此时它对教师这一提问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具备一定素质和思辨能力的教师才能提出针对性强并且有效的问题,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以及促使学生群体完成知识迁移,引发学习者追求知识的渴望、培养学习者归纳演绎能力。
同时,针对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对于故事情节强的课文以及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文应当鼓励学生自己创设适当的情景,使其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以及学生的角色扮演等。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学生将学到过的东西运用到实际情景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完整的教学环节离不开有效地评价方式,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不同教学方式教师还应当设计不同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互相评价,将评价权外放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英语综合素质进行评价,等等。
总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整合多种教学方式,只有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多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丰富、手段灵活,这两个因素决定了对多种教学方式的评价不能再延续按照应试教学方式的评价手段,考试不再是检验教学效果的唯一手段。因此,针对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也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英语教学效果的检查,比如说,降低终结性评价方式的比例,将评价焦点主要聚集在交过过程中,从而及时调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反馈主要利用奖励性评价,从而激励学生在语言运用能力。总的来说,针对多种教学方式,教师应该采取多元化评价方式。
由于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必然“教无定法”,这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英语教师应当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并将其组合成有机整体。在英语教学中,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应该尽量减少母语的使用,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完好的英语氛围。英语教学内容应当逐渐从课本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才能将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1]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曲景秀.论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相结合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3):102-104.
[3]桂诗春.外语教学的认知基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243-249.
[4]陈贤珍.英语歌曲与英语学习[C]//外语教学研究论文集.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8.
[5]Densteadt J.Balancing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writing.TESOL Journal,1996(6).
[6]Robinson P.Attention,memory,and the “noticing”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