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本的教育功能探析

2013-08-15 00:44:55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图画绘本儿童

(河南教育学院 学报编辑部,河南 郑州 450014)

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picture book),是一种运用一组连贯的图画表达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主题的图书形式。绘本分为“成人绘本”和“儿童绘本”。绘本的发展在西方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在我国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了较为迅速的发展。随着绘本的蓬勃发展,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大家所关注。儿童绘本阅读能够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培养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审美意识,培养丰富情感,对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一、儿童绘本的教育功能

“儿童与书”是1997年世界学前教育组织国际会议的主题。会议认为,早期阅读是使幼儿获得口语、使用书面语言的物质基础,它能提高幼儿的读写技能、文化背景,扩展他们的见识,使幼儿处于丰富的智力环境中,并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促进学前儿童情感和社会化的发展[1]。儿童绘本具有简洁的文字、精美的画面、灵活的版式,正符合儿童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由于绘本上的图画语言远比图书上的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儿童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所以也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2]。可以说,儿童绘本的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语言能力

相关调查显示,爱阅读的孩子,在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流畅性和词汇量等方面,都明显优于不喜欢或者缺乏阅读经验的儿童。绘本是激活儿童语言潜能的良好媒介,为儿童通向语言世界搭建起桥梁。

首先,绘本通过其“图文并茂”的特性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在阅读中,儿童将注意力集中到图画的意义和表达这些意义的语言上面,通过语言与画面的对照,两种符号系统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对语言和画面形象的理解能力,以及语篇理解能力,即可以理解语句和语句之间的关系,并能够把这种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1]。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

其次,重复句式的使用。综观中外的儿童文学作品,都经常采用重复的句式来发展儿童的语言智能。比如我国最经典的儿童故事《狼来了》中就存在着多次重复的句式。句式的反复运用,便于儿童模仿,利于儿童的语言学习。因为语句随着故事情节重复既不会显得枯燥,又可使儿童在无意中积累词汇,训练口语表达技能。

儿童绘本中就有着多种语句重复的结构。这种重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文字、图像和版式结合来表现的重复结构,一种是以纯粹的文字来表现,语言单纯洗练,朗朗上口。比如英国约翰·伯宁罕的《和甘伯伯去游河》,绘本的主体部分采用相同的版式:左边单色,右边彩色;相同的句式:XX要上船,甘伯伯说:“行啊,不过你不要——!”在这样的重复中,男孩、女孩、兔子、猫、狗、猪、绵羊、鸡、小牛、山羊,都依次上了船,随着甘伯伯浩浩荡荡地出发了。儿童也在这样的重复中,熟悉了语言的使用。句式的重复运用,赋予作品一种明快、简洁的节奏感,易于儿童对语言的习得。同时,多次重复的结构,呈现出一种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精彩的节奏感能让儿童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期待着故事的发展与高潮[3]。

(二)培养想象力

能从一本书中发掘出丰富绚烂的世界,或是只能掏出有限的知识,完全依靠读者的想象力。绘本能够激活儿童的想象,有利于儿童创造力的培养。这是由于:作为一种特殊的图书形式,绘本特别强调文字与图画的内在关系,二者共同担当讲故事的重要角色。正如佩里·诺德曼教授在 《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中说的:“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儿童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将三种故事融为一体。阅读文字,在头脑中激起图画的形象;欣赏图画,在头脑中产生语言的描述。在不断反复、结合的过程中,儿童的想象力得以锻炼和提高。

读书的涵义在于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儿童对于故事的理解,通常是通过大人的讲解 (或自己阅读文字与图画)与头脑中再现故事情节来完成的。“将看不到的故事在脑海中想象成画面”[4]59,这就是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石。也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儿童通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进行联想,搜索自己头脑中积累的表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发挥想象,创造出他们头脑中的故事世界。

与别的书籍不同,绘本中的图画本身具有很强的叙事能力,不再仅仅起辅助和诠释文字的作用,因而有些优秀的绘本甚至只有图,而完全没有文字。这些被称为“无字书”的绘本只通过图画就能创造出精彩的故事世界。对“无字书”的阅读,就是希望借助图画的力量,让儿童自由发挥,刺激儿童潜在的想象力,充分挖掘其脑海中的创造力。比如日本涩谷顺子的 《隔壁的琴声》,就是一本优秀的无字绘本。作品的空间固定不变,自始至终是一套公寓相邻的两个窗台,但就是通过“窗台”这一舞台,向我们展示了两个陌生少年通过“琴声”相互认识、成为朋友的故事。全书基本上采用黑白色调,只在男孩和女孩小提琴与钢琴的合奏中,用铅笔淡彩技法在不同的情绪点上使用了不同的色彩,随着合奏走向高潮,色彩越来越多。最终,琴声化作五彩缤纷的彩球,最后化成一片梦幻的大森林,森林里的各种动物、飞鸟、树木、花草都沉醉于音乐之中。虽然全文不著一字,但儿童不仅能看懂这个故事,并且能感受到其中的节奏变化,体验到男孩、女孩的情绪改变,甚至对“友谊、情感、生活”这样的严肃话题也有些许理解。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本书都呈现出不同的世界,接触多样化的绘本,拥有丰富的体验,积累更多的表象材料,儿童的想象就会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创造性。

(三)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好的绘本,书中到处都有细节,尤其是那些图画自己会讲故事的优秀儿童绘本,特别有助于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成人与儿童阅读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成人阅读中习惯看文字,而儿童是先看图画,甚至只看图画。因此,儿童在绘本的阅读过程中,会非常认真地观察图画与文字的关系,并且,他们观察图画细节的眼光非常敏锐。绝大多数成人都没有寻觅绘本中图画的细部以及微小变化的习惯和能力,但是儿童却天生拥有,并且通过阅读得到进一步提高。比如杨志成《狼婆婆》第4-5页,两个版面展开,山丘就显现出一个黑乎乎的狼头形状,预示着狼的阴谋。不仔细观察是无法发现这一点的。绘本中的细节并非可有可无的,有的细节与主题息息相关,缺少了对细节的体悟,整个作品就缺少了一种发人深省的力量。

在阅读过程中,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丰富,儿童的观察能力会日益增长,思维能力也会逐步增强。绘本故事从整体上看是连贯的,但一幅幅画面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把这些相对独立的画面连贯成一个故事,需要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推理等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并进一步提高。

(四)增强审美意识,培养丰富情感

一本好书能改变人的内心世界。儿童读物肩负着陶冶情操、教育儿童的使命。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主张通过美育以养成健全的人格,认为:“美育为近代教育之骨干,美育之实施,直以艺术为教育,培养美的创造及欣赏的知识,而普及于社会。”[5]

审美观是在不断地接受美的事物中形成的。优秀的儿童绘本有着其他书籍无法表现的趣味和美感,是儿童最早接触的艺术作品。在形式上,儿童绘本画面精美,富有内涵,能给孩子艺术审美的熏陶,儿童能从一幅幅优美的插图中,感受到色彩、形状、空间以及光影的奥妙。在内容上,儿童文学作家使用孩子可以解读的词汇,熟悉的语句结构,将主题巧妙涵盖进去,汇聚成结构完整、内容丰富的故事[2],向儿童传达真、善、美等积极向上的情感,其所体现出的文化精神,对儿童品德素质的培养无疑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绘本通过画面来感知故事,表达情感,这种优势也是其他书籍无法比拟的。绘本对儿童来说是一种情感催生和宣泄的系统,儿童通过绘本多彩的主题可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无论是“爱”“亲情”“友情”“爱情”,还是“成长”“生命”甚至“死亡”, 绘本都能够借用图画和文字的搭配来阐释,将这种难以言说的生活哲学和生命感悟融合在方寸之间[5],并让儿童得到清晰的体会与感知。因此,优秀的绘本带给儿童的感动和愉悦是长久而深刻的,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可以充实儿童的内心,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此外,绘本还具有丰富知识、加深生活体验等方面的功能。所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儿童绘本阅读在儿童教育中功能的发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由于儿童的学习特点是无意识学习占优势,在无意识中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6]。因而,在绘本阅读中,儿童通过阅读图画,慢慢接受各类知识并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养成各种能力,是立体、综合、复杂的过程,是一个内隐的学习过程。内隐学习理论是当今认知科学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由美国心理学家Reber于1967年首次提出,并界定为“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过程,即不知不觉的学习过程”。因此,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倡导,要把有意识的学习与无意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内隐学习或无意识学习是平行于外显学习方式的无意识加工。对儿童来说,内隐学习这种“无意识”的效果显然优于外显学习,而这也正是儿童绘本阅读的迷人魅力所在。

二、关于绘本阅读的建议

由于在儿童教育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大家对绘本阅读的关注已经从最初的家庭教育发展到学校教育,从亲子阅读发展到绘本阅读课程甚至绘本教学。据调查,目前在幼儿园、小学都不同程度地开设有绘本课程。如何更好地进行绘本阅读,发挥绘本在儿童教育中的功用,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一)绘本的选择

阅读好的绘本能让人感动,给人的心灵带来满足;反之,质量低劣的绘本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可能会误导孩子。根据我国目前绘本的出版情况来看,存在“引进的多,国产的少;改编的多,原创的少;绘本内容良莠不齐”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一定要为孩子选择优秀的、合适的儿童绘本。

首先,选择儿童需要的绘本。对孩子而言,绘本不应当只是“有用”或“有益”,还应当“有趣”。就象成人享受读书的乐趣一般,孩子读书也应该是一种享受。因此,阅读过程中,让他们获得乐趣是最重要的。绘本无论主题多好,如果不能以儿童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不能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就无法将故事的主旨成功传达,并被孩子接受。

其次,选择“图画能充分表达故事”的绘本。图画的特殊性是绘本与其他书籍的重要区别。儿童是经由图画进入语言世界的,好的绘本单靠图画就可以为孩子解说整个故事。那些“图画能充分表达故事”的绘本,每张图像都有丰富的内涵,图与图之间呈现独特的叙事关系,能够表达绘本的整体意境。

再次,一定要慎重对待那些“画得可爱”或“颜色鲜艳美丽”的绘本。“画得可爱”和“颜色鲜艳美丽”并不是绘本的必要元素。一些绘本中,动物被刻画的像玩具一样可爱,完全感觉不到动物充满生命力的姿态及美丽的外形。这样就不能让孩子树立起“尊重生命、爱护动物”的观念。还有些绘本,色彩过分夸张,表现得过于甜腻柔和。表面的可爱或夺目的鲜艳色彩,虽然容易引起成人和孩子的注意,但这与浮夸的广告没有两样,与读书的本质也毫无关联,所以在对绘本外在形式的选择上要慎重。

总之,选择绘本要学习由孩子的角度来观察,之后,再凭借成人的眼光、文学和美术素养,为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家长和教师要善于引导

绘本的阅读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这表现在亲子阅读和儿童自主阅读两方面。

亲子阅读中,父母将文字转化为生动、温暖的话语,把自身的内涵与绘本结合起来,连同书中的真谛和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孩子。这种言语的体验和心灵的沟通,是儿童自己看书时无法体验的。而且父母对绘本的了解越深,共鸣越强烈,儿童越能深入书中,丰富自己的经验[7]66。亲子阅读的过程,是父母与孩子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亲子阅读,家长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形成和谐的家庭氛围。

对于儿童自主阅读的培养,松居直曾在《幸福的种子》中提到:“指导幼儿仔细阅读插画,培养他们了解画中故事的能力,并引导他们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孩子很快就会拥有了解语言的优异能力。孩子通过图画,在脑海中创造出一个故事中的世界,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而且对于培养他们通过文字来理解语言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帮助。”[7]83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给儿童恰当的阅读指导,比如启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解答阅读中的疑难问题等,但不要用设定的程式化问题干扰阅读。比如不要问孩子,“这本书好不好看?”“讲的是什么?”“老公公遇到了什么事?”“最后大野狼怎么了”,等等。许多家长或教师认为,只有经过询问,加深孩子的记忆和思考,才能让绘本阅读发挥功效。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自主阅读一定要体现孩子的自主性,绘本不是教科书,更不是问题大全,它应该是孩子的快乐源泉。让孩子自己阅读,阅读后除非孩子主动找你倾诉他的感想,否则就让孩子读后自己静静地咀嚼,思考书中的人和事,加深自己的想法和体验。这种“自省”是弥足珍贵的。

(三)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人与人的关系必须建立在共通的体验和促进双方了解与心灵沟通的共通语言上。绘本阅读正的提供了这种共同的语言和体验媒介,它能够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很好地帮助家长和教师对儿童教授知识和分享情感。所以,在阅读实践中,一定要注意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家庭来说,如果自己的孩子阅读到有趣的、喜欢的绘本,可以拿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同分享。儿童具有共同的种群特征,被一个孩子喜欢的绘本也会受到大家的欢迎。通过阅读分享,孩子们之间也会有共同的语言和体验。

对幼儿园而言,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名家推荐”或“阅读分享”,向家长介绍一些优秀的绘本和阅读方法。有的绘本有一些特别的主题或细节设计,有的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文化程度等原因,理解的并不透彻。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能够对绘本有更深层次的体悟,有助于亲子之间的阅读。

通过绘本阅读,家庭与幼儿园将拥有共通的文化、语言和影响,而对儿童来说,这是不可取代的成长助力。

综上,阅读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具有重要意义,国民的精神文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阅读水平。儿童绘本阅读正是对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对儿童绘本阅读的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郑荔.绘本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下[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6):34-36.

[2]王春燕.绘本在儿童阅读中的作用和地位[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12):124.

[3]夏平.儿童故事性绘本的版面节奏探析[J].编辑之友,2012(5):106-111.

[4]松居直.幸福的种子[M].刘涤昭,译.济南:明天出版社,2008.

[5]蔡元培.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6]段妍坤.中国绘本发展现状研究[J].艺术教育,2010(9):130-131.

[7]郑荔.绘本对儿童成长的影响:上[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8(4):37-39.

猜你喜欢
图画绘本儿童
绘本
绘本
绘本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图画捉迷藏
六一儿童
图画捉迷藏
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