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体系的研究与建构

2013-08-15 00:42田炜明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人格育人

田炜明

(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河北保定 071001)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体系的研究与建构

田炜明

(河北农业大学学生处,河北保定 071001)

该文以主体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为切入点,阐释分析了主体性教育的可行性,从而探究构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体系.参2.

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教育

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看,主体性是指人作为社会活动主体与其它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出的功能特性.主体性教育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将受教育者由自然人个体逐步转化为社会生活的主体,并为社会进步做贡献.大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他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得以培养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个体主体性的培养过程,是一种主体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探究大学生主体性教育对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意义深邃.

1 主体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教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主体性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体现,其实质是促进大学生向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现代大学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培养“人格健全、灵与肉协调、情与理均衡、言与行统一”的人.现代高等教育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主体性教育就是在此基础上,孕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教育者更加注重大学生个性化,用发展眼光看待和评价学生的成长历程,鼓励学生超越自我、超越老师.主体性教育是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前沿性理念,旨在发挥大学生作为社会活动主体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和作用,体现出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与理解,是具有一定前瞻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从当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虽具有文化层次较高、知识面较广、视野较开阔、思维较敏捷、独立性较强等特点,但心理发展水平仍不稳定,具有多变性和可塑性,如对困难、挫折的承受力和预期不足,受挫能力、意志品质有待增强;对各类社会活动投入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主体意识、社会观念有待增强;对社会现实问题思考、判断、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如择业问题、人际关系、工作与学习关系、恋爱与婚姻问题等),独立执行力、事件处置力有待增强;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呈现出不成熟,价值观念、道德素养等有待增强.上述种种现象说明,大学生虽具有一定主体性,但还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培养,同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大学生主体参与度,强调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民主,强调在宽容的道德情景中自我培育和发展.

2 主体性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塑性

2.1 主体性教育具有理论依据

科学发展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已成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中长期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12)》都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五个必须”之一就包含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1].在教育事业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加强主体性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2.2 主体性教育具有客观规律

主体性发挥与客体性制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教育者注重把个人观点、方法、要求强行灌输给受教育者,试图从思想观念上改变受教育者的思维动态,而此过程忽略了受教育者的自我主体意识的充分发挥,只是被动的接受教育内容,是纯粹性的教育产物.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鼓励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转变为社会行为的倡导者和引导者.主体性教育正是遵循教育发展理念和客观规律,使受教育者“自我介入”,促使受教育者的需要、动机、情感等因素交互作用,并转化为主动性的行为,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2.3 主体性教育具有现实需求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必须始终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只有尊重青年主体地位,广大青年才能焕发出极大的创造热情,中国青年运动才能始终保持勃勃的生机活力.”[1]当前,“90后”的高校大学生表现出依赖性和独立性并存的性格特征,其身心发展也处于矛盾期与稳定期的交织阶段.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节点,充分发挥高校主体性教育的优势,促使广大青年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生存”意识,使其在走入社会后能独立自主的选择人生道路、实现自身价值,是对大学教育的强烈渴求和现实需求.

2.4 主体性教育具有重要载体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说:“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不仅有普遍的优点,并且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主体性教育主要通过培养受教育者自觉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来达到教育目的.因此,实践性教育活动(包括教学实习、科技支农、志愿服务等)是主体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可以受教育者在社会活动的参与中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高校通过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参加社会实践,有助于其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进程.

3 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育人工作体系的建构

高校实施主体性教育,主要从提升主体意识、尊重主体地位、培养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发挥主体作用等五个方面开展工作,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发展,推进当今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3.1 将提升主体意识作为高校主体性育人工作的首要任务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受教育者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其主体性的自我感知的状态和主动性、创造性、能动性等观念意识的内在性表征,主要包括自我感知意识和对象性感知意识等.[2]主体意识的提升,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人翁”的意识状态,提高大学生在参与一切社会活动过程中的自知、自控、自感、自主等的能力素质,让大学生从内心状态有效体味到教育过程、目的的成效化,这也是主体人在自我认知阶段所确立的其在社会历史活动中主体地位实现的前提条件.只有唤起和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促进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教育目的充分实现,教育活动内容才能为之接受、内化,其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等得以有效发挥.

3.2 将尊重主体地位作为高校主体性育人工作的内在基础

主体地位是相对而言的,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与受教育者之间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是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放在同一平台进行衡量的特征性表象.高等教育事业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对受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充分认可,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要素,把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与困惑作为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注重谋求大学生现实状况、精神需求和价值目标的有机统一.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要充分体现于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通过渲染教育环境、营造教育氛围、制定教育方法、付诸教育行动等,来激活大学生个体潜能,彰显其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等的内在特质,促使大学生成为具有强烈社会使命感、责任感的活动主体[2].

3.3 将培养主体能力作为高校主体性育人工作的重要抓手

主体能力,是指潜在于主体内部,并在主客体的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客观能动的力量.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以大学生作为客体培养对象,注重对其判断、分析、辨别并择善而从的能力.如注重引导、鼓励大学生对社会时事等问题的关注,开展系列讨论、演讲、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意识思想和思维判断能力的及早成熟;鼓励学生用怀疑和批评观点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用理论和实践的武器证实事物的真伪变换,发展学生判断力、辨析力、选择力和创造力,有能力自行判断和处置所面临的各种道德、社会等问题;鼓励、支持学生围绕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开展社会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钻研问题、探究科学的坚强毅力,帮助明确大学学业规划、业后职业规划、人生发展规划等,并将规划进行具体化、层次化、阶段化的细分;还要帮助其掌握对事物关系的驾驭能力,引导大学生与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互助、诚信、宽容、开放的关系圈,锻炼其社会活动的自理、自立的主体能力.

3.4 将塑造主体人格作为高校主体性育人工作的关键要素

人格是人的特点的一种组织,是个体在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我们常说的“人格”概念,实际上应涉及四个方面内容:全面整体的人,持久统一的自我,有特色的个体和社会化的个体.主体人格,是指主体所具有的的尊严、价值等的总和.自我是人格的核心,怎样完善自己的人格,就应该从自我入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改变自我.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主动进取精神、学习兴趣和良好习惯是受教育者精神人格的框架.主体性教育就是把受教育者作为实践主体,并在实践中做出“选择”,进而“判断”,从而塑造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对大学生个体而言,主体人格的塑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与接触社会、参与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塑造大学生独立、自为、理性、自由的主体人格,是高校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目的,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3.5 将发挥主体作用作为高校主体性育人工作的最终目的

主体作用的发挥是衡量主体性教育评价的标尺.坚持以主体性教育为目标,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效发挥,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效果,完成大学生从“低级”向“高级”有效转变.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研究所的不完全调查,非智力因素在青年成才决定因素中占有重要比例.因此,人格、意志、情感、信念、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展,将成为贯穿主体性教育过程的重要内容.在大学阶段,主体性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实现“社会人”的转变.对同一个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有的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游刃有余,有的人惘然无措、听天由命,两者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差异,反映出大学生适应能力和主动向困难挑战的能力不同,所以面对年级不同的的学生在主体性培养过程的侧重点要有所差异,学生毕业钱更应着重全方位的主体性教育.

4 结语

从古希腊的实体主体到近代的认知主体,再到现代的生命主体,构成了主体性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体现了哲学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人本学的转向.主体性既是人作为主体所具有的性质,又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据和条件.所以,从实践和价值阐释人的主体性,可以更好地整合现代教育对主体性认识的成果.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转变理念、转换角色,始终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培养,切实把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胡锦涛在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2-05-04]http://www.gov.cn/ldhd/2012-05/04/content_2130284.htm

[2]张雪飞.论主体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6):88-90.

G41

A

1671-6361(2013)01-0046-04

2013-02-12

江苏省教育厅省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1SJB880113);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编号:2010SJD88010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生工作研究分会2012年课题研究项目(编号:LX2012Y049).

田炜明(1982-),男,河北黄骅人,硕士,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人格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