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学军(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2)
四川文化强省战略的基本原则是在四川文化发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准则和所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四川文化强省战略的基本原则可以提炼为“四个协调”,即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元化相结合,继承传统和发展创新相衔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相促进。
1994年1月24日,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新的文化政策表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其作为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则。在四川文化强省战略实施和文化发展过程中,也应主动将其纳入指导原则体系。
我国文化主旋律是科学、健康、有益文化的系统集成,不仅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用于指导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形态,而且包括和谐文化、休闲文化、网络文化等符合时代精神的文化理念和具体文化业态。弘扬文化主旋律的实质就是通过主流文化意识和优秀文化引导,促进社会成员达成价值共识和共同理想,提高社会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
多元化的实质是差异性,文化多元化不仅仅指文化思想和观念的多样性,而且指文化产品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提倡文化多元化,应在和谐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包容客观存在的文化差异现象,并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生产支持和反映主旋律的、表现形式生动活泼的、多种多样的优秀文化产品,以有效增强主流文化的影响力。
弘扬文化主旋律和文化多元化具有内在统一性:弘扬文化主旋律并不等于文化一元化,而是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融合的背景下,以歌颂真善美和鞭挞假丑恶为主要手段,坚决抵制腐朽、侵略文化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同时,健康的文化生态是百花齐放、万木竞秀的生态,文化多元化是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服务主旋律基础上的多元化,旨在促进主旋律完善、丰富和创新,共同为满足大众需求和促进四川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出贡献。
弘扬文化主旋律,应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情感。当前,四川主流文化和思想是积极健康的,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如西方文化冲击传统价值观,甚至是反动思潮挑唆民族情绪;封建主义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仍有市场;[1]文化产品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俗化、庸俗化、媚俗化倾向。这客观上需要四川省政府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促进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引导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扶正祛邪、见义勇为、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弘扬文化主旋律,应倡导文明、进步、和谐的道德精神。在四川文化主旋律的弘扬过程中,应全面贯彻科学精神和普及大众科学文化知识,塑造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应倡导发扬抗震救灾精神和积极打造“感恩奋进”文化,激励四川人民强化自立自强自救、坚定坚强坚韧的精神品质;应扶持公民社会发展和培育公民精神,提高四川公民的民主、法治、权利和公平意识;应加强诚信建设,倡导以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以开放姿态迎接文化多样性时代的到来。
弘扬文化主旋律,应加强公众舆论引导。公众舆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先进文化只有赢得公众舆论支持和认可才能成为占据引领地位的主流文化。四川政府应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辐射社会正气;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传达先进文化理念、挖掘先进文化建设典型、讴歌先进模范人物等;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全面实施《四川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体系》,推进群众性精神文化创建活动开展,改善四川乡风、市风和民风;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推出反映现代化建设题材和贴近四川群众生活的文艺作品。
提倡多元化,应加大对四川省各地区文化的研究和探索。充分了解和有效整合各类文化资源,是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必要条件。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民族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传统习惯形成了独特的、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四川拥有6处世界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拥有丰富的以古蜀文化和三国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拥有以革命老区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拥有众多名城古镇名村名寨和宗教文化资源等。四川各级政府应在加强对现有文化资源保护基础上,加强对文化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为多元化发展提供契机。
提倡多元化,应使文艺作品充分体现四川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人民是四川源远流长和千姿百态文化的创造者,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四川人民持续获取文化素材和滋生灵感的重要源泉,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和动力,是推进四川文化多元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在文艺作品的创作和生产过程中,应坚持文艺为人民、文艺写人民、文艺颂人民的理念,积极融入社会元素、人民生活、道德情感等,推进四川文化亲民风格和多样风格发展。
提倡多元化,应积极发挥文化家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文化家是文化产品的直接创作者和文化事业的服务者,而文化艺术创作是精神产品的生产,很大程度取决于作家艺术家个人的秉赋和对社会生活的不同体验。[2]只有充分调动文化家积极参与四川文化建设、开展独立思考和辩论的主动性,激发进行文艺题材、主题、构思的创造力,才能推动不同观念和理念的交流和碰撞,营造四川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2002年出台的《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西部文化强省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的基本原则,强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是四川文化自信心、自尊心的思想源泉以及建设具有鲜明四川特色文化的内在要求,发展创新是提升四川文化创造力、整合力、辐射力、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和持续支撑,两者共同构成四川文化强省战略的重要指导原则。
文化发展犹如一条川流不息的生命河流,每一个时间节点上的文化都是基于传统文化的新型文化形态。四川传统文化是四川人民生活方式、思维模式、道德行为标准、风俗习惯、建筑文艺风格、审美情绪等的集合体,是四川文化发展和创新的土壤,应坚持继承四川传统文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全盘吸收”和“机械移植”,而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把握好传统文化取舍和应用,实现价值最大化。
创新是文化发展和繁荣的不竭动力,文化发展的进程,实质上就是在顺应时代潮流、回应时代挑战、满足时代特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理念、价值观、表现形式、传播方式等的创新史。只有在继承前提下进行发展创新,四川传统文化才能永葆生机活力和流传久远;只有不断改造四川文化体系中的落后要素,不断革新腐朽文化理念,不断创新文化内容和载体,四川先进文化才能历久弥新。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离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其创新就是无米之炊或是缘木求鱼,缺乏根基甚至迷失方向;离开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其继承将沦为墨守成规和意味着束之高阁,缺乏生机和活力。同时,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具有阶段性和相对性,形成继承—创新—再继承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四川传统文化的科学继承,首先应加强四川传统文化的梳理和整合工作。全面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系统整理其类别、数量、分布区域等是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任务,既有利于全面摸清家底,掌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发展脉络和现状,丰富四川历史文化内涵,又有利于及时发掘、抢救和保护意义重大或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资源。[3]其次,应注重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合理保护和开发。四川省政府应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注重通过构建系统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法律法规、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培养专业人才队伍等方式加强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依据四川文化资源的个性化特征和效用确定相应的开发转换模式,避免“一刀切”思维,[4]如对于不具备开发转换条件的文化资源应采取建立保护区或进入博物馆、陈列室等方式进行严格保护。同时,应坚持“适度”开发,不突破四川传统文化的承载力;坚持“经济”开发,增强开发成本意识。
四川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主要应把握三个基本要点:一是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元素的有机结合。在保留传统文化精粹和核心精神的前提下,敢于对传统文化固有模式进行合理突破,结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和娱乐方式,综合运用创新理念、现代展示手段等,赋予传统文化鲜明的时代气息和鲜活的生命力。二是树立传统文化的全面创新理念。传统文化的创新是一项涉及多方面要素的系统工程,其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内容体系的创新,而是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生产方式、传播手段、管理机制等全方位的创新。三是注重借鉴国内外传统文化创新的先进经验,如为四川传统文化创新提供重要思路和方法。如河北保定市开展红色文化季、彩色周末、全民阅读日等各具特色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传统文化宣传和普及;山东省利用视频、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对文化市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和立体化监管,等等。
2011年出台的《四川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正确认识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突出以文化育人的功能……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从而为四川文化强省战略确立了又一重要指导原则。
在四川文化发展过程中,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从根本上说是由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决定的:文化产品既具有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意识形态属性,也有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的商品、产业和经济属性。[5]
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一方面,社会效益的价值导向有利于树立公众认可和公众满意的衡量标准,避免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倾向,促进文化经济活动的规范化和秩序化。同时,社会效益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公众文化自觉心理、提升公众文化品位和文化创造力,从而带动高雅文化消费和文化创新。另一方面,文化经济的繁荣有利于推进传统经济向人文、知识、循环、生态、低碳、情感等现代经济形态发展,[6]同时,经济效益越好,购买优秀文化产品的人数越多;文化产业形态越丰富,公众能享受和利用的文化产品数量越多,受教育的面也就越广,这都有利于在增强经济的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综上,文化社会效益为长久经济效益的实现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潜在的消费动力,而经济效益的实现则有助于多维度、多层次社会效益的实现。只有坚持两者的有机协调和统一,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既为提升公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提供必要支持,又为经济发展和结构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四川在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的过程中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但并不意味着两者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首先应明确“两大效益”的优先顺序。早在199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就曾指出:“文化产品的公共产品属性在客观上也决定了其应注重考虑其社会影响,对文化内涵的思考应优先于经济利润的考量”。“如果缺乏应有的社会效益,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就会沦为不折不扣的文化糟粕。”无论是公益性文化事业还是经营性文化产业,只是文化形式、载体和运营方式的区别,而其精髓和本质都在于发展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应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理念,突出文化育人的功能。
其次,应注重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为迎合与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文化需求,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不同。一般而言,思想性和艺术性强的文化产品对社会公众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作用越强,越容易被公众所认可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等手段,提升四川公众的文化素养、文化品位和鉴别力,才能有效减少纯粹社会公益性的文化产品被市场效益所排斥而得不到发展的现象,催生和增加公众的高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精品和产业链;才能获取良好自觉增强抵御劣质文化、不良文化的能力,避免出现精神的贫困化和荒漠化[7]。
最后,应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消费引导。由于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在文化市场自发力量的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低级庸俗的文化劣品,[8]这要求四川省政府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对不同类型的文化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管理办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同时,依据实际需要培育文化市场中介组织以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增强先进文化的承载和传播力量。此外,通过对文化内容创新、艺术表现形式改良、文化营销理念引入等方式,引导社会公众对主流文化、公益性文化、高雅文化的关注,以高层次文化需求的增加推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政府和社会是文化发展的两大重要建设主体,在四川文化强省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应在政府引导的前提和基础上,面向市场办文化,面向社会办文化,将加强政府引导和鼓励公众参与有机结合,通过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更好地推动四川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政府是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之一,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一是从国家性质来看,我国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共享”是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重要体现,政府应自觉保障公民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等文化权利。[9]二是从政府职能来看,公共文化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政府应履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合理开发和配置文化资源、营造良好文化氛围等职责。三是从市场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文化产业需要市场信号引导结构调整,需要在市场竞争中激发活力、提高效益和获取利润。然而,“市场失灵”是不可避免的,同时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容易扭曲和冲击以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观,这就需要政府对文化发展进行宏观调控、有序监管和科学引导。
社会参与文化建设是由文化大众性特征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和推动者,面向大众和服务大众也是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文化不是抽象、深奥的书斋学问或被少数人掌握的、束之高阁的上层意识形态,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积累、总结和生动体现。[10]只有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文化建设,集中民心、民意、民智、和民力,才能保障文化体系能不断注入新的时代元素,获得长足发展。同时,社会参与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根本途径,只有社会公众有了解民族文化的意愿、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干劲,才能通过亲身实践感受文化魅力,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通过社会资源的全面整合实现与政府文化管理的有序协作,提高文化工作效率和质量。
首先,要科学转变政府文化职能,下放文化经营管理权。政府应坚持“宏观把关、重点过问、关键介入”的原则,积极推进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对文化企业管理和微观文化活动的直接干预;通过委托、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下放部分国有文化资产的经营权,赋予文化单位在人事、财务等方面的自主管理权,把文化管理重点放在管导向、管原则、管规划、管布局、管秩序,实现管住方向、管活机制、管好质量和管出效益的目标。[11]
其次,应注重把握文化引导的主要内容。政府应树立抓文化就是抓方向、抓发展、抓民生、抓和谐的理念,做好以下引导工作:一是通过制定符合四川实情的文化发展战略与规划以引导文化始终契合特色社会主义需求和把握科学的前进方向;二是通过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力度等,引导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系构建和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振兴和壮大文化产业;三是通过完善文化法律法规、实施督促检查和绩效考评等方式,引导文化市场的规范化运营,推进政府文化管理部门行为的科学性和透明性;四是通过吸纳和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文化人才、积极开展省内外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引导四川文化以开放姿态、创新精神加速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五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宣传活动,引导形成尊重和崇尚先进文化的社会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深入人心。
公众参与文化建设的方式应是多元化的,具体而言:一是通过民间资本和力量整合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利用非公有资本投资城市文化项目和金融服务等市场竞争领域,推动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二是社会组织和公众通过捐助、捐赠、自办等方式投资兴办公共文化服务实体和建设公共文化设施,推动形成政府和社会共公共文化体系的生动局面。三是社会公众依法兴办民间文化团体,发挥蕴藏于人民群众中的文化创造活力;通过丰富文化活动载体以充分挖掘和宣扬四川民族特色文化,开发特色文化消费和繁荣大众文化市场。[12]四是开展文化组织和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公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互动性和实质效果。如四川省政协文史学习委在进行文史资料征集的过程中,与省社科院、省社科联、省历史学会等科研机构和社团组织合作,通过举办研讨会、纪念会等方式扩大资料征集范围和影响力;筹建文史工作外围队伍,聘请热爱文史工作和爱好写作的社会专业人士参与征集、编辑和撰稿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强工作活力。[13]
注:本文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重点课题“文化强国之四川选择”的阶段性成果
[1]韩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04).
[2]红玉.论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统一[J].党建研究,2004(02).
[3]杨仁昌.南充市阆中开展民间传统文化搜集整理工作[N].四川新闻网,2012-7-02.
[4]齐勇锋.关于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和现代化转换的思考[J].求知,2012(01).
[5]李长春.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J].求是,2010(12).
[6]李明泉.“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文化建设如何发挥作用[N].四川日报,2012-7-18.
[7]黄明理.论文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J].广西社会科学,2003(06).
[8]陈立旭.论文化产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致性和矛盾性[J].桂海论丛,1997(05).
[9]钟佩君.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发展中的三个重大关系[J].学习月刊,2011(01).
[10]周義.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N].参事之窗,2008-12-15.
[11]胡筝.文化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1.
[12]许又声.为群众参与文化建设搭建广阔舞台[J].党建,2013(01).
[13]张燕.四川文史学习委:让烟波浩渺的文史资料走出书斋[N].四川新闻网,20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