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人民性

2013-08-15 00:48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特色群众文化

高 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指导,它是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凝聚形成的精神成果的结晶,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理想愿望,同时它又积极作用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领域、全过程,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来教育人民、服务人群众,其根本指向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先进性和人民性的属性。

一、文化的先进性与阶级性

综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人类所创造的众多文化形态中,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分。只有确立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才能在众多文化形态中明辨是非,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与此同时,文化的生产创造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作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的观念反映,文化在阶级社会中总是与特定的阶级或阶层相联系的,表现出一定的阶级属性。

1.判断文化先进与否的三条标准。其一,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处于一定社会发展时期的文化总是由当时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所决定,但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发展。对此,恩格斯在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曾指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是,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1]668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总是能够适应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扩展劳动对象的范围、推动生产工具的改良等方式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反之,落后的文化则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变革。因此,能否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衡量一种文化先进与否的首要标准。

其二,是否能够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发展的有机整体,而文化与社会紧密相关,尽管精神文化的生产与物质生产具有不平衡性且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就总体而言,文化的发展总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大体保持一致。文化等意识形式对政治制度、社会关系、生态建设等社会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和反作用,特别是在人类世界已经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不仅作为渗透性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变革作用,而且成为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本纽带,先进文化在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因此,文化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作用性质及其作用大小,成为区分这种文化在当时的历史发展阶段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

其三,能否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文化具有“化人”的功能,先进文化不断深化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2]90。就文化而言,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不断更新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则不断陶冶人的情操、提升其艺术修养;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则不断提升人认识自身及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能力;法律与道德实践活动的成果则不断提升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等等。因此,能否实现文化“化人”的功能,推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也是衡量文化先进与否的重要标准。

评价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整体要求,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基础和手段,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是重要内容,人的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目标。同时,文化先进性的标准是一个历史的动态范畴,同一文化形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具有不同的性质。

2.在阶级社会中,文化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文化是包括科学知识、文学艺术、道德规范和思想观念在内的多种要素的整体。尽管文化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创造,但当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除科学知识外其他的思想文化都或多或少地体现出一定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文化的阶级性问题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3]550-551在阶级社会里,占有物质生产资料的统治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阶级的对立可以通过意识形态的对立上表现出来,统治阶级把本阶级的意识形态提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作为政治统治的工具。列宁在《关于民族问题的批评意见》中曾论述了关于“两种文化”的理论:“每一个现代民族中,都有两个民族。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两种民族文化。”[4]344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里,每种民族文化大都可分为两种,即统治阶级的文化与人民大众的文化。不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对文化的阶级性进行了论述,西方的许多著名学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英国学者威廉斯·雷蒙德曾把一定社会的文化划分为主导文化、残余文化和突生文化。主导文化即当前统治阶级的文化;残余文化指过去的主导文化,当前则作为传统仍然存在着;突生文化则主要指新生阶级或阶层的文化。

当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阶级文化之间既存在矛盾冲突,也存在着相通相融之处,而且这种阶级文化间的矛盾又常常由于国家间的战争冲突而被民族文化间的矛盾所掩盖。文化的阶级性并不意味着统治阶级的文化必然就等同于反动保守的文化,实际上统治阶级文化中的许多科学知识、文学艺术等知识性、艺术性的思想材料等都属于人类社会的共同文化范畴。同样,文化的阶级性并不意味着处于一定阶级的成员必定代表该阶级的文化,许多历史先进人物都摆脱了原有阶级的限制而走向了人民大众的文化立场。在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感受到的是文化的压制与服从,但在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文化的阶级基础发生了质变,人民大众文化真正成为多数人的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成为其区别于以往统治阶级文化的重要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相适应,代表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潮流和趋势,是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文化相区别的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其先进性主要体现为: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的理论指导,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文化,其先进性集中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世界观为指导上。马克思主义在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指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与方向,代表着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与时俱进、自我革新,始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始终保持在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积极创新,同时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指导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的指导下,既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勇立时代潮头发展创新,不断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指引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坚定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了当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而必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文化类型。”[5]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反映,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文化既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而落后的文化则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此,列宁曾说:“在一个文盲的国家里是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6]294胡锦涛在谈到文化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时提出:“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时刻关注并回答时代的重大课题,不断推动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积极作用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先进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直接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变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则不断提升社会成员的精神境界,着力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落后思想观念的消极负面影响,引导经济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作品则充分发挥认知、审美、教育的功能,不断培育人们的艺术审美趣味,提高人们识别是非的能力和文化素养。由此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引导和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不断凝聚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文化的功能不仅在于使人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也表现为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提升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和境界,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毛泽东曾经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8]85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呼声、愿望和要求,着眼于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而不是少部分人的精神文化需要。人民群众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同时也是先进文化的接受者、受益者。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而培养“四有”新人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阶段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对人的教化与培育,给社会中的人们提供了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逐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境界。同时,通过文化知识的传授和科学技术的普及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知识水平,不断提高人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其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大众的文化

在文化史上,最先明确系统地提出“人民性”的是19世纪俄国文论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尤其在后者的《俄国文学发展中人民性渗透的程度》中),但他们主要强调的是文学的人民性[9]。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而言,其本质是科学社会主义文化,它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为人民服务,这是与资本主义或封建主义的思想文化,与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是其逻辑发展的起始点与落脚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建设的依靠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智慧结晶。一方面,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创造的主体,直接参与文化的生产与建设,创造出大批优秀的文化成果。人民群众是生产生活的主体,他们利用掌握的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从事物质生产实践,从而为社会主义的文化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人民群众当中蕴含着强烈的文化创造精神,他们直接投身于精神文化的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创作热情日益高涨,正是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和创造,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文化生产中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为社会主义各种专业人才的文化创造生产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包括理论创新、文艺创作等在内的各种文化生产均起源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各种从事文化生产的专业人才正是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汲取了营养,获得了创作的灵感和动力,通过文化的再创造形成了一系列精神成果。离开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文化就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从这一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实践是一切文化创造的最深厚的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空间与舞台,当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比中国历史上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与活跃,这也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更多的创作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为人民大众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根本利益和精神需求。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上的愿望,反映了其根本利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愿望,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征和落脚点,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根本标志。”[10]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文化生产创造的物质资料曾被统治阶级所垄断,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文化成果却不能为自己所享有,精神文化产品更多地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与愿望,享受文化成果成为统治阶级的特权。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民群众才真正成为了文化服务的对象,真正实现了文化创造与文化需求的和谐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集中代表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实现了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统一。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着力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生活中的人民群众而非阶级社会中的少数特权阶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对幸福指数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要展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征。这对于文化产品的生产创作而言,不仅要做到“量”的增容,更需要“质”的提升。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目的就是为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精品,以满足人民群众这种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价值指向,着眼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正如恩格斯所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11]120文化的功能即“化人”,社会主义文化在深层本质上是围绕人且指向人的,其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且具有自由个性的人。只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人民群众才真正获得了经济政治上的解放,作为其观念形态反映的文化也才真正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文化发展理念,要求把文化建设与每个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使人真正成为摆脱片面性而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的个人。它要求将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放在首位,全面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和条件,推动文化建设向着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不断前进。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深深植根于人民与社会,其成果只有通过人民群众的检验、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文化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种对象化的过程也是人的实践过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成果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能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能动的反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人民群众的实践,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其自身发展的逻辑规律要求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在提升人的综合素质的同时,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具体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具有最大限度的人民性的属性。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始终面向人民群众,具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反映群众日常实践的内容的先进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曾针对文化的大众性论述了文化“普及与提高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关系问题。他强调,“文字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加以改革,言语必须接近民众,须知民众就是革命文化的无限丰富的源泉。”[12]708即使是先进的文化成果如果没有人民性、群众性的形式与内容,人们也极易将其束之高阁,成为只为少数人所独有的所谓“书斋文化”。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言,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人民群众认同与接受,推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科学发展。文化就是“人化”,人是文化发生效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一种文化能否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关键取决于它能否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能否转化为人民参加社会实践的内在动力与愿望。就人民群众而言,其有权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精神成果的质量好坏、是非良莠、有无价值作出判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反映了时代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了中国的现实国情,在其形成、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始终经受人民群众实践的检验,为人民群众自觉地接受和掌握。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侯惠勤.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N].光明日报,2012-02-01.

[6]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胡锦涛.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光明日报,2010-07-24.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曾长秋,李霞.民族性、时代性、人民性与红色文化的传播[J].湖湘论坛,2012(5).

[10]秦正为.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3).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特色群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医的特色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谁远谁近?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