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信辉
河南罗山县彭新镇卫生院 罗山464234
根据腹膜炎的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腹膜炎。根据炎症的范围又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腹膜炎[1]。原发性腹膜炎是由于细菌经血液循环扩散至腹腔所致,继发性腹膜炎由于腹腔脏器的炎症或破裂、穿孔引起。2011-12—2012-12,我院共收治57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现将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1.1 一般资料57例患者中,男41例,女16例:年龄23~71岁,平均42.2岁。原发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25例,阑尾炎穿孔18例,结肠癌穿孔5例,其他9例。57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压痛以及腹肌紧张,少部分患者伴有严重恶心、呕吐、高热。
1.2 方法
1.2.1 诊断(1)临床表现:腹痛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主要临床特征。疼痛从病变部位开始,逐渐蔓延至整腹部。可伴有恶心、呕吐、口干、大汗等征象。体温、脉搏同步升高,倘若患者体温下降且脉搏加快,提示病情加重。(2)体征:标志性体征是腹膜刺激征,即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关键体征[2]。(3)辅助检查:腹部立X线片,观察是否有膈下游离气体,是否有绞窄性肠梗阻的影像学特点。倘若腹膜外脂肪线模糊、消失则可诊断为腹膜炎症。腹腔诊断性穿刺及穿刺液的实验室检查有助于腹膜炎的诊断。
1.2.2 治疗方法(1)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一般适于炎症较轻或者不宜手术者,也可作为术前准备。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维护酸碱平衡。根据病情及细菌培养、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致病菌一般为肠杆菌、肠球菌等,广谱抗生素对此类病菌均有杀灭作用)。腹膜炎患者代谢旺盛,需及时补充热量[3]。对烦躁不安患者进行止痛、镇静等对症治疗(2)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术前术者需了解手术禁忌证及适应证。术式:对于上消化道穿孔患者行胃大部切除、穿孔修补术。对于坏疽胆囊炎或者阑尾炎患者可行胆囊、阑尾切除术。对于不能切除的胆囊,可行胆囊造口术。清除腹腔内异物、脓液等。在病变部位附近放置引流管,将腹腔内残留液引出体外,术后采用抗生素避免感染以及其他对症支持。
57例患者中54例采用手术治疗,3例由于病情较轻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治疗时间6~23 d,平均12.5 d。经过治疗,痊愈出院55例,2例治疗无效死亡,原因为心竭和感染性休克。总有效率为96.5%。
原发性腹膜炎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无原发病灶,致病菌通过消化系统、生殖系统以及血液循环至腹腔并造成腹腔污染而引发炎症反应。原发性腹膜炎一般多发于免疫力低下的群体,比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等[4]。
据报道[5],腹膜炎患者中约96%为继发性腹膜炎。是由于腹腔脏器炎症、穿孔、破裂、引起。其中最常见为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急性阑尾炎穿孔,本组中分别有25例和18例。继发性腹膜炎致病菌一般为肠道菌群混合感染。
原发性腹膜炎的治疗方法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一般采用抗生素便能控制病情。必要时可行腹腔镜探查术以明确病因。而急性继发性弥漫性腹膜炎则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原发病灶以确定治疗方案,另一是清除感染液、腹腔引流[6]。
本组57例患者中54例采用手术治疗,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55例治愈,2例由于原发病与休克死亡,总体治疗效果良好。
[1]殷耀华,刘国生,刘细邦,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96例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11):38-41.
[2]伍晓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病因鉴别[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6):461-463.
[3]所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6):469-471.
[4]秦环龙,杨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围手术期液体复苏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6):478-480.
[5]王宏,冯宁.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29(6):511-513.
[6]王文仲,唐建环,程林等.老年性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诊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9):997-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