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38例波及距下关节跟骨骨折临床分析

2013-08-15 00:43:24徐永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波及松质骨克氏

徐永辉

河南新野县中医院骨科 新野473500

由于跟骨骨折大多波及距下关节面,故传统的斯氏针撬拨复位加石膏固定或闭合手法复位等治疗方法,效果不理想而且晚期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2008-03—2012-03,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共治疗,38例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8例(43个跟骨)患者,均为高空坠落伤。其中男24例,女14例;年龄23~6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6~10 d。单侧33例,双侧5例。其中8例患者伴有胸、腰椎骨折。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跟骨X线摄片及CT检查,提示跟骨折波及距下关节面,距下关节塌陷明显,距下关节关系改变。SandersⅠ型19例,ⅡA型8例,ⅡB型2例,ⅡC型5例,ⅢA型4例,ⅢB型2例,ⅢC型1例,ⅢBC型1例,ⅣABC型1例[2]。跟骨X线线片显示:Bohler角减少10°~15°,其中0°~10° 33个,0°以下10个。跟骨宽度较健侧增加5~12 mm,跟骨轴位角(跟骨外缘切线与内缘切线夹角)均有增大。

1.2 手术方法 在硬外麻醉或腰麻下,患者侧卧(单侧骨折)或俯卧位(双侧),常规消毒铺巾。(1)取跟骨外侧“L”形切口,长6~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与骨膜。(2)将膨出的跟骨外侧面掀起,使距下关节面充分显露。(3)将2枚克氏针插入距骨固定皮瓣,以防止在牵拉时对局部血液供应造成影响。(4)用骨膜剥离器将塌陷的跟骨撬拔至距下关节面,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应特别注意后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5)在C臂X线机透视下,确认复位满意后,用跟骨钢板固定。(6)跟骨骨折块较大时,可将2.5 mm的克氏针1~2枚由跟骨结节钻入至跟骨,以维持复位的跟距关节面,保持复位后骨折的稳定性。(7)若关节面有较多的骨缺损,可将自体髂骨松质骨植入跟骨后关节面下方空隙部分。(8)最后将移位的外侧壁复位,整复增宽的跟骨,尽量恢复跟骨正常的解剖形态。

1.3 术后处理 所有患者均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1)钢板固定者,一般不需要给予外固定措施。将患肢抬高,促进血液回流,改善血供。鼓励并协助患者作足趾和足踝部关节活动。(2)定期进行X线片检查,一般术后10~12周,显示骨折开始愈合后,可嘱患者逐步进行负重运动。(2)行克氏针固定者,术后加压包扎,6~8周后拔除克氏针,不负重活动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术后12周开始逐步负重行走。

2 结果

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3]评价疗效。优:90~100分,无疼痛可正常行走,能从事原来工作。良:75~89分,行走时有轻度疼痛,能从事原来工作。可:50~74分,跟骨畸形,足底有骨赘和足垫,行走时疼痛明显和轻微跛行,不能从事原来的体力劳动工作。差:<50分。本组切口均愈合良好,骨折于3个月内均愈合。优30例,良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9.5%。

3 讨论

广义的距下关节由跟骨上方的3个关节面与距骨构成,临床上所指的的距下关节是其中的后距下关节。该关节是一个微动关节,是跟骨接受人体负重的界面,是足部稳定的重要枢轴结构,对人体维持足部平衡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治疗跟骨骨折的关键在于最大程度的恢复跟骨的正常高度、宽度和关节面平整,尽可能使骨折获得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尤其是后距下关节的解剖复位,以恢复患肢良好功能。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时机对患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对于关节面收到严重损伤的跟骨骨折患者,我们认为伤后6~10 d是手术复位的最佳时机。因根骨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过早手术,易导致术后皮缘坏死或切口感染。手术时间太晚,骨折块之间已形成骨性连接,骨折线不能清晰显示,手术时要去除骨痂才能撬出距下关节面,且不易挤压矫正增宽畸形的跟骨体。

临床上常使用钢板和克氏针来固定跟骨。钢板固定对骨折有良好的稳定性、可以对患肢体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但钢板体积较大,安放时软组织剥离的范围也较大,往往影响骨折部位的正常血供,还可对皮肤、肌腱、神经造成刺激引起不适而影响切口愈合。克氏针虽固定的稳定性较差,术后有骨折再移位、塌陷的风险,但术后感染率低,并可免除二次手术切开取出,可用于大块骨折固定后稳定性尚可的患者。

跟骨是不规则形松质骨,骨折复位后,关节面下方常遗留骨缺损,如不填充将可能造成渗血,影响骨折和切口愈合。本组对于塌陷高度>5 mm的关节面下骨缺损,采用自体松质骨填充,不仅有利于支撑关节面以维持复位后关节的稳定,防止塌陷,而且可作为骨再生支架促进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患者,常规进行CT检查,以了解跟骨后关节面的损伤情况,必要时行跟骨的CT三维成像检查,以便术前能精确对骨折类型进行评估,从而使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案更加合理、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可使骨折可达到解剖复位,远期效果好,目前已经成为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李世民,党耕盯.临床骨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57.

[2]王亦璁.骨与关节损伤[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 548-1 549.

[3]Sanders R,Fortin P,Dtpasanale T,et al.Operative treatment in 120 displaced intruarticular calcaneal fracture:results using aprognostic tomography scan classification[J].Clin Orthop,1993,(290):120.

猜你喜欢
波及松质骨克氏
基于单轴压缩实验初探人牙槽骨不同部位松质骨力学性能
口腔医学(2023年5期)2023-06-13 11:10:58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聚合物流变性对非均质油藏波及效率的影响
骨小梁仿生微结构的解析与构建
集成技术(2018年1期)2018-01-23 09:17:52
消除相互影响的基波及谐波相量测量算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治疗第5掌骨基底部骨折
克氏针悬吊法在急性伸肌腱Ⅰ区损伤中的应用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老年胸腰椎松质骨的扭转力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