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 艳,黄丽华,叶昌华
(1.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杭州 310053;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又称“实证为基础的护理”。美国Rochester大学护理学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Ingersoll博士[1]将其定义为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核心思想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患者服务,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和患者结局[2]。循证护理是从经验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迈进的重要方法。护理专业护生作为技能型人才,将成为临床护理的一线工作者,也是循证护理的实施者,其循证护理素质与护理质量、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促进循证护理实践和提高护理人员循证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对专科护生进行循证护理教育,研究其对护生循证护理素质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整群抽样选取本校2010级专科护生4个班(每班30人),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个班。对照组男1人、女59人;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19.67±0.77)岁;均完成大一及大二上学期课程,平均成绩为(80.83±8.74)分。观察组女60人;年龄19~21岁,平均年龄(20.05±0.75)岁;均完成大一及大二上学期课程,平均成绩为(79.37±9.12)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大二下学期课程安排
1.2.1 对照组 除常规教学外,选修非循证护理教育类课程。
1.2.2 观察组 除常规教学外,选修循证护理教育培训课。
1.2.2.1 教材 以《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3](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循证护理研究与实践》[4]等为参考教材。
1.2.2.2 教学目标 使护生认识到循证护理的重要性,建立证据指导实践的观念,掌握循证护理的步骤和方法,掌握获取证据和证据评价的方法,初步学会将其运用于临床实践。
1.2.2.3 教学学时 总学时共18学时。理论课共12学时,循证护理的产生、发展(1学时),确定循证护理问题的方法(1学时),文献查询方法与实践(3学时),文献质量评鉴方法(2学时),系统评价(2学时),护理科研论文撰写(3学时);实例练习6学时。
1.2.2.4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演示和讨论为主。实例练习采用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相结合,每组6人,教师提供模拟病例,引导护生小组讨论提出案例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带着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寻找循证证据,分析评鉴文献,对证据进行分级,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
1.2.2.5 考核 采取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考核包括完成实例练习作业、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占总成绩的50%(其中作业占40%、课堂表现及考勤占10%);终结性考核要求护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篇文献综述(占50%),护生自拟题目,确立问题,进行文献检索及评鉴,完成综述。
1.3 评价
1.3.1 评价工具
1.3.1.1 循证护理素质调查表 根据刘晓华[5]编制的《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基本素质调查表》进行修订而定。调查表含4个维度共64条目,4个维度为循证知识、技能、态度、行为,循证知识包含循证护理基本知识、科研与统计学知识、写作能力、医学英语,循征技能包含文献检索、文献评鉴。每条目计分均为0~5分,总分320分,得分越高,表示被调查者的循证护理素质越好,调查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38,循证护理知识、技能、态度、行为各维度α系数分别为0.919、0.750、0.836、0.836,内容效度为0.866,提示调查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1.2 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hinese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6]测量表含7个维度,每维度有10条目,共70条目,7个维度为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总分420分,≥280分表示正性评判性思维能力,≥350分为强的表现,<280分为弱的表现。各维度的分数为10~60分,≥40分表示正性的表现,≥50分为强的表现。
1.3.2 调查方法 在第四学期选修课程前及第三学年临床实习4个月后(期中考期间护生回校),由循证教育选修课任课教师对两组护生发放循证护理素质调查表和CTDI-CV测量表,向护生讲解评价的目的、填写方法等,护生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自评。发放120套评价表,回收有效评价表120套,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生循证护理素质评定比较
2.1.1 选修课教学前两组护生循证护理素质评定比较 见表1。
表1 选修课教学前两组护生循证护理素质评定比较(±s,分)
表1 选修课教学前两组护生循证护理素质评定比较(±s,分)
项 目 观察组(n=60)对照组(n=60) t值 P值总 分13.02± 6.56 13.05± 5.81 -0.029 0.977 116.82±27.33 118.80±27.87 -0.174 0.862循证知识 57.75±17.97 58.75±18.99 -0.296 0.768循证技能 10.33± 3.44 10.62± 3.36 -0.457 0.649循证态度 36.83± 7.47 36.38± 7.43 0.331 0.741循证行为
2.1.2 实习4个月后两组护生循证护理素质评定比较 见表2。
表2 实习4个月后两组护生循证护理素质评定比较(±s,分)
表2 实习4个月后两组护生循证护理素质评定比较(±s,分)
项 目 观察组(n=60)对照组(n=60) t值 P值总 分162.35±38.52 138.68±39.49 3.323 0.001循证知识 96.65±26.92 72.42±27.17 4.907 0.000循证技能 15.35± 6.55 12.72± 6.30 2.245 0.027循证态度 35.28±11.19 38.53± 7.65 1.857 0.066循证行为15.07± 7.06 15.02± 7.37 0.038 0.970
2.2 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
2.2.1 选修课教学前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 见表3。
表3 选修课教学前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s,分)
表3 选修课教学前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s,分)
维 度 观察组(n=60)对照组(n=60) t值 P值寻 找 真 相35.52±4.53 36.43±4.21 -0.104 0.917开 放 思 想 40.58±5.16 40.63±5.38 -0.052 0.959分 析 能 力 41.55±5.78 42.14±5.58 -0.562 0.575系统化能力 36.78±6.28 36.35±6.01 0.386 0.700评判思维的自信心38.72±4.73 39.03±4.52 -0.375 0.708 269.13±13.61 271.13±13.91-0.796 0.427求 知 欲 38.72±4.72 39.07±5.50 -0.374 0.709认知成熟度 36.27±4.15 37.48±4.13 -1.611 0.110总 分
2.2.2 实习4个月后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比较 见表4。
表4 实习4个月后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3.1 循证护理教育能提高专科护生的循证素质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国内外学者对循证护理素质进行了研究及论述,循证护理知识、技能、态度及行为是循证护理的核心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循证思维的基础[7,8]。以往学校常规教学和选修课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人文素质类课程,通过在校两年系统的课程学习,护生能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和护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其中部分课程也包含了相关循证知识,成为循证实践的基础,但护生不能内化为体系性循证护理思维。有文献报道[9-12],学校护理教育中增设循证护理相关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循证护理教育,能提高护生的核心能力、文献评阅和系统评价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提高护生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意识。基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护生开展循证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填补了专科护生常规教学中循证护理知识的空白,使护生在校期间即具备相关循证知识,为临床循证实践奠定基础;聘请了资深临床护理科研专家为课程的主讲教师,深入浅出地教学,为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课程安排上考虑到授课对象为专科护生,知识结构局限,课程的学时数有限,故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理论教学使护生掌握循证知识,实例练习使护生体验了循证护理过程,进一步巩固循证知识,促使循证技能水平提高,确定循证护理问题、文献质量评鉴等提高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护理科研论文撰写是循证知识的重要组成,科研成果的结晶,也是循证素质和技能综合体现;考核以考查护生循证实践能力为原则,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查护生对循证知识及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有利于护生循证素质的提高。到临床实习后,观察组护生能将学到的循证知识与实践结合,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生实习4个月后的循证护理素质总分及循证知识、技能2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4个月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2 循证护理教育实施中的注意点 循证护理教育主要靠教师来实施,教师的循证护理意识和循证护理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为此,本校对护理专任教师加强循证能力的培养,通过深入临床、脱产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注重其循证素质的提高,并将循证护理知识、临床证据渗透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护生在前期教学中即领悟到循证护理的意义。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高职高专循证护理的教材,制约了循证护理知识的普及,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针对专科护生的知识特点进行相对应的循证护理教材建设,并加强网络数据库的普及,以适应教学的需要,促进学科的发展。系统的循证护理课程教育需要教育对象具备英语、文献检索等基础知识,本校虽然在常规课程中已安排部分前期课程,但由于护生专业英语、统计学知识等较薄弱,且与其他人文素质类选修课相比该课程课后付出的精力及时间较多,部分护生认为学习难度及压力较大,因而建议增加课堂教学的学时数,尤其是实践课的学时数,最好以必修课形式开设课程,进一步提高护生对该课程内容的重视程度及学习积极性。
[1]Ingersoll GL.Evidence-based nursing: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J].Nurs Outlook,2000,48(4):151-152.
[2]Lynn Gallagher-Ford,Ellen Fineout-Overholt.Evidence-Based Practice,Step by Step:Implementing an Evidence-Based Practice Change[J].American Journal of Nursing,2011,111(3):54-60.
[3]胡雁,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蔡文智.循证护理研究与实践[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5]刘晓华.护理人员循证护理实践基本素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8:52-67.
[6]彭美慈,汪国成,陈基乐,等.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的信效度测试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4-647.
[7]嵇艳,崔焱.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构成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B):6.
[8]Profetto-Mc.Grath J.Critica thinking and evidence-based practice[J].J ProfNurs,2005,21(6):364-371.
[9]Prior P,Wilkinson J,Neville S.Practice nurse use of evidence in clinical practice:a descriptive survey[J].Nurs Prax N Z,2010,26(2):14-25.
[10]胡雁,矫海莲,徐建呜.在护理学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循证护理课程的实践和反思[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1):4-8.
[11]章彩芳,尹萍.三种学习理念在《健康促进》教学中的运用[J].护理与康复,2008,7(11):857-859.
[12]Moch SD,Cronje RJ,Branson J,et al.Undergraduate nurs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education:envisioning the role ofstudents[J].J Prof Nurs,2010,26(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