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子杰
河南长垣县中医院骨科 长垣 453400
肱骨外髁骨折主要是指肱骨外髁带肱骨小头或肱骨外髁带肱骨小头和部分滑车骨骺的关节内骨折,是5~12岁儿童肘部最常见的损伤。因其局部软组织丰富,血液循环好,骨折愈合迅速,少有骨不连及延迟愈合报道[1]。早期一般行手法复位加外固定治疗,但若治疗方法不当则会引起小儿肘关节功能障碍,致
Volkman缺血性肌痉挛或肘内翻畸形等。2008-09-2012-09,我们应用可吸收螺钉作为56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行内固定治疗,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56例患儿中男52例,女26例;年龄4~14岁,平均8.2岁。患者患处出现不同程度肿胀疼痛等表现并经X线或CI等影像学检查,显示骨折移位明显,符合肱骨外髁骨折诊断标准。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3例,暴力打击伤16例,交通伤14例。合并胸外伤4例,颅脑损伤3例。≥2处骨折1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到手术时间3~7 d。
1.2 治疗方法 全麻或臂丛阻滞,仰卧位或侧卧位。驱血后上气囊止血带。在患肢取肘外侧切口长约10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关节囊,清除凝血块,充分暴露骨折断端。正确辨认肱骨外上髁、肱骨小头、滑车等解剖位置。探查骨折块移位情况,清除断端积血及软组织。常规行骨折复位,克氏针临时固定。根据骨折部位和骨块大小选用配套器械的可吸收螺钉(迪康医学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钻眼固定,拧入时避免骨块旋转,拧入力度要均匀并不可过紧过快,防止螺钉断裂和骨折块碎裂出现。注意操作规范,尽量保护关节面,妥善尺神经,拔除克氏针。观察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骨折块是否稳定。依次缝合切口,术后石膏托外功能位固定3~4周。可根据术后X线复查骨折愈合等多种因素去除石膏托后,及早开始肘关节功能锻炼。
1.3 功能评定标准 优:骨折解剖复位,无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肘内翻<5°。良:骨折解剖复位,无骨折不愈合或延期愈合。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10°~20°,肘内翻6°~10°。可: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 21°~30°,肘内翻11°~15°。差:肘关节屈伸功能受限>30°,>肘内翻15°。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1~2年,56例均骨性愈合。术后未出现肘内翻、创伤性关节炎、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病例。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优41例,良1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1.07%(51/56)。
肱骨外髁骨是肱骨解剖上的薄弱区,治疗不当,可造成骨折部位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肘关节功能障碍,甚而至于畸形愈合,并引起邻近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部分患者需承受再次手术痛苦,多数肱骨髁部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但是对于移位大、非手术治疗失败者须手术治疗。传统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克氏针内固定或附加钢丝张力带内固定[3]。但针尾处理较为棘手,如针尾放置皮外,则易发生松动和针道感染,甚至引起逆行性骨感染,且对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造成不良影响。如放置皮下,则继发性尺神经炎发生率较高。我们应用的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具有较好的韧性,其抗弯曲强度>130 MPa,超过了皮质骨的强度,使骨折固定牢靠[2],可对断端施加压力,使骨折端吻合紧密。植入后骨折块血供迅速恢复,同时植入人体后,特殊的分子结构取向使其在植入人体后横向膨胀、纵向收缩,从而在骨折端产生自动加压作用。其维持原始强度3个月后逐渐减弱,6个月失去强度。与松质骨及近关节部位皮质骨固定和愈合时间相匹配。可吸收螺钉在体内通常12~18个月内完全降解吸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相容性好,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固定加压效果确切,代表着骨内固定的发展方向之一[3]。不失为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较好的置入内固定方法。
[1]王忠远,闫 飞,黄凌云,等.纵行双“8”字钢丝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2):8 283
[2]王卫国,蔡锦方,曹学成.可吸收螺钉治疗关节部位骨折的体会[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19(1):63.
[3]段宏,沈跃明.骨科聚乳酸内固定物应用研究[J].生物医学杂志,2001,18(1):121.
(收稿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