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颖
(渤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锦州 121003)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及多元文化背景及下,我国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这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解常常发生,因此,在外语课堂中,导入文化知识非常重要。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欧美文化的导入,但忽视母语文化的导人,这使得学生母语水平下降,甚至产生母语失语现象。这一点尤其体现在经贸翻译、文学翻译、报刊口笔译时,学生不能很好地运用母语达到翻译要求,使得作品的原意不能充分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季羡林先生在东方文化集成总序中指出:今天,在拿来主义的同时,我们应该提倡送去主义,而且应该定为重点。可见,外语教学不能仅仅重视欧美文化的引进,还需要重视母语文化的导入,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日后与外国人交流时,能更好地用外语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发展中的中国,以达到对外交流的通畅和平衡。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 ,而且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传递文化的功能,反过来文化是语言的根源。可见,语言和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掌握好一种语言,学习语言只有了解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正确地理解这种语言和准确地应用它表情达意。我国的外语教学历来是重视语言教学,轻视背景文化学习,忽略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学到的东西不能精准地应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德语课堂中重视并加强母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人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代大学德语》第二册第13课中讲到德国人的交往礼仪,其中一篇课文讲到了德国人赴宴礼仪,笔者导入了中德两国的人们在宴请时宾客需要注意的行为礼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国,宾客习惯在比约定时间稍早一些的时候到达,以示对宴请者的尊重,且一般不需要带礼物;但在德国,人们则一定不可以提前到达主人家中,哪怕是十分钟,并且一定要带小礼物,如送女士一束花,男士则为一瓶酒,这样才不失了规矩。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教学在国内的大学教育中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因此,在德语教学中引用德国原版的电影,电视和中国的网络媒体等资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还能在对比两国文化时促进学生了解两种文化的异同。例如在德语听力课上可以适当的放一些经典的德语电影,纪录片,像《窃听风暴》(Das Leben der anderen),《劳拉快跑》(Lola rennt),《德国人眼中的青岛》(Qingdao in den Augen der Deutschen)等,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德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底蕴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其他国家的。接着可以再播放一些德语版的中国影片、视频等。例如在笔者所教授的“基础德语听力”课程中,给学生们播放了德语版的《舌尖上的中国》,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也更加有兴趣和有信心把德语这门语言学好,他们希望有朝一日会有更多的中国好电影是由他们翻译,走出国门。或是时常在线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CRI的德语版本,里面是中国人用德语播报的中国时事新闻和国际新闻,语速也不像德国广播电台的“德国之声”(Deutsche Welle)那么快速,听起来压力也小了许多,自然听力效果也提升了不少。
在德语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存在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中所代表的意义不同,相差甚远。例如“猪”(Schwein)一词,在中国,猪的形象总是给人以邋遢,肮脏,笨重的印象,人们不太喜欢。但是在德国,猪被日耳曼民族视为神圣的动物,代表着幸运,幸福和财富。因此便有德语习语“Schwein haben”,代表某人运气好,走运。再如“龙”(Drache)一词,在我国,龙被视为吉祥,高贵的动物,虽然龙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但中国古代帝王一直奉龙为神物,冠以最高荣誉,是皇家的象征。而中国人自己也一直自认为是龙的传人。由此可见,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之高。但恰恰相反的是,在西方国家,龙被视为邪恶的化身,是厄运的象征,人人都极力避之。因此,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词汇可能有着千差万别的意义,尤其在外语学习中,更实要注重其所在国家的深层含义,以免日后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出现不必要的矛盾。
综上所述,在德语教学中导入母语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充分了解了母语文化,才能更好地跟外国文化进行对比,深入学习。因此作为教师掌握正确的文化导人的方法就显得尤其重要,因限于篇幅,也还有其他方法未能在此一一列出,也许还有更加有效的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索。笔者认为,在德语教学中导人母语文化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排斥日耳曼文化,也不是两种文化在学生身上的简单累加,而是要让母语文化和日耳曼族文化在学生身上形成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化感悟力 ,并最终达到母语和日耳曼文化的相互理解。
[1]夏静,韩翠萍.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方法新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
[2]季羡林.东方文化集成[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