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继续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

2013-08-15 00:49傅立民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人才发展

傅立民

(1.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委,湖北 武汉 430071;2.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3)

继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教育形态,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方面所起到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因此,应该进一步重视对深入推进继续教育的研究和探索。

一、继续教育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继续教育事业,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改革开放新时期,都根据形势的需要推动了工农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不断发展,有效满足了革命和建设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缓解了社会成员普遍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矛盾。继续教育为中心工作服务,为时代发展进步增添动力,是一条基本的经验。当前,继续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好地服务社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一)自觉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

面对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和国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中央越来越重视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党的十八大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为此,全社会应该在整个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高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各种知识量快速增长,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只有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才能促进大量创新人才的涌现和全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抢占科技经济的制高点,在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创新人才需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突出的创新精神、过硬的实践能力和高度的责任心,因而需要多方面、多途径地加以培养,学校教育和全社会的继续教育应该共同承担重任。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创新素质。社会创新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与各类继续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为造就各方面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正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公民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日益成为民族振兴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动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础和载体是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具有促进企事业单位职工持续学习、不断提高适应和变革能力的功能,发展继续教育应该与建设学习型组织互相促进,有机结合。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企事业单位只有坚持组织学习,实施继续教育,拓展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才能不断突破极限,实现科技创新。要注重建设有利于提高继续教育水平和增强员工学习意识的企业文化,完善奖励学习与创新的激励政策,建立企业内外知识信息交流系统,促进知识的共享、互动与创新。

(二)主动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还十分繁重。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困难不可避免,矛盾绕不过去。党的十八大重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于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和发展继续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起着关键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对劳动力水平和知识更新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根据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在经济起飞前的传统社会,农业所占比重最大,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劳动数量的投入,人力资本对经济的贡献最小;在起飞阶段和工业化阶段,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增大;在后工业化阶段,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最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最大。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整个教育包括继续教育应该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目前全国技能型人才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仅占 4.3%,加快培训各类劳动者的需求十分迫切,关系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更加适应扩大内需、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战略任务的新要求,全方位地融入到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在实施继续教育中,要打破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强化“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的新观念;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服务意识;要树立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思想,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注重健康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树立培养学生勇于开拓和创新的教育思想。

当前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正在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等教育和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要不断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更好地与社会的需求变化相适应。要改革教学内容,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人才的需求,不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要加大教学方法改革力度,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知识。

(三)积极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国家兴盛,人才为本。依靠人才兴邦,走人才强国之路,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是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要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然要求党和国家必须拥有浩浩荡荡、朝气蓬勃的党政领导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必须让更多的人才脱颖而出,让更多的一流人才不断涌现,让人才发挥更大的生产力。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认识,强化继续教育理念,在继续教育和创造实践中落实“人才强国”的各项任务。继续教育不仅是一种补偿教育,也是造就高端人才和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

1.在继续教育中促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不能在学校阶段一劳永逸,高技能人才的成长成熟更不可能在大学校园里阶段性完成,因此,必须重视继续教育,在实践中造就各类高素质的人才。要以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继续教育的政策措施,加快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继续教育,继续实施好“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项目,拓宽高层次人才开放式培养渠道,做好高层次人才出国(境)培训工作。通过这些工作,努力培养自主创新的领军人物和中青年高级专家。要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高技能人才是生产劳动第一线的重要骨干力量,对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贯彻落实好《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加强公共培训基地建设和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还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一个国家技能型人才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产业水平,影响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2.为继续教育和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在全社会,不仅需要营造对高层次科学人才尊重的风气,同样需要倡导尊重生产劳动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尊重一切有一技之长人才的劳动、知识、创造。只有真正形成科学的人才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光荣、劳动光荣、创造光荣的观念,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形成有利于人才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氛围,形成有利于发展各类继续教育的社会氛围。各级政府应当从实际出发,认真解决阻碍人才队伍建设和继续教育发展的认识问题、舆论问题、制度机制问题,把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气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工作,作为推动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优先发展包括继续教育在内的各类教育,为“人人成才”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继续教育要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的需求

继续教育,指已经脱离常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教育,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充、拓展和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追加教育。在学校教育之外,社会不同成员还有着多种多样的教育需求,教育需求已成为当今居民最重要的消费需求之一。教育需求动机包括学历提升、能力拓展、个性发展等,具有多元化特征。主要采取制度化集中授课方式的学校教育,不能完全适应不同人群和个体的特殊需求,更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大量需求,因此,发展继续教育具有广阔的空间。

(一)整合教育资源,多渠道拓展继续教育形式

整合继续教育资源,要以国家的继续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在实施继续教育中对各种潜在的、可能的继续教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开发,从而创造继续教育的最大效益。整合继续教育资源的意义在于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潜力,从而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和教育渠道,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

1.整合高校相关的继续教育资源

高等学校具有比较全面、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继续教育中具有诸多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开展的继续教育包括各类非学历培训教育和在职研究生、网络教育、成人教育、电大远程开放教育、自学考试等学历继续教育。一方面,要整合高校内部教育资源,形成发展继续教育的合力。要使高校各种优质的教育资源在继续教育中发挥作用,发挥出最大效益。可以把大学内分散的继续教育归口到继续教育学院统一管理,集中整合内部资源。另一方面,要加强高校与校外相关机构的合作,共同发展继续教育。在当今时代,教育、科研和产业之间互相渗透,密不可分。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集团之间的联合是拓展继续教育外延的一种重要形式。高校是学科发展的前沿阵地,科研院所是开发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的主战场,企业集团是科学研究应用的主要地方,搞好三方合作共同开展继续教育,对于保障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创新有着重要作用。

2.整合全社会的继续教育资源

我国未来继续教育将是多形式、多层次、多内容、全方位的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各级政府应把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继续教育纳入地区总体发展规划,把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纳入本地区的财政预算。各部门各行业都要把继续教育纳入自身发展规划,制定行业继续教育政策措施。各类社会继续教育办学机构要强化社会服务意识,依法办学,提供高质量的教学。还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基金会等的积极作用。

(二)应用信息技术,全方位提升继续教育水平

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正迅速地改变着传统教育,加快和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继续教育,使不同工作和生活条件、不同学习要求的公民都有机会参加学习,有利于形成继续教育规模化优势,全方位提升继续教育水平。引进现代技术开设高质量的网络课程,实现跨越时空的继续教育资源共享,为各地、各行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提供多种继续教育课程,为用远程教育方式开展继续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1.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丰富继续教育学习手段

以往我国继续教育普遍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时间固定、形式单一、工学矛盾突出,因而学员获得的信息量小、教育质量偏低,教育手段落后是制约继续教育发展的瓶颈。当今继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使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电脑、视听、通讯手段,能够快速形成新的多层次、多学科、多功能的继续教育网络,为继续教育多类别办学模式提供多元化服务。基于数字化、多媒体和交互性的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实现继续教育改革与战略转型创造了重要条件与空间。互联网技术架起了一个无限开放的平台,创造了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学习手段,可以为学习者提供随意的学习时间和满意高效的学习方式。

2.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优化继续教育教学模式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继续教育,实现了两个转变,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面授辅导转变为多种媒体综合利用。主要是从入学、选课、选专业到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直到毕业,运用现代化手段在网上交流,针对学习者实际需求,及时有效地解答,提供资源传输和个别化指导来营造远程教育网络环境下的继续教育学习环境。这种以个体学习为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学习支持服务的教学模式,优化了继续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利用远程教育技术构建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有利于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和学习者的孤独感,提高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三)适应时代需要,高品质开展继续教育服务

继续教育是不断造就人的教育,提高继续教育质量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当今所需要的人才,应当是对社会变化能够快速响应和及时适应的人。提升继续教育质量在于使教育对象不断获得知识以适应不断变革的社会,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继续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真正以学员为中心,从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促进学习者的素质全面提高。

1.满足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

继续教育的意义在于对不同类型学员的关注和探求,重视人的个性和需要,满足多样化需求。社会、学校、科研院所和培训机构要树立全心全意为学员服务的思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继续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成员提高素质、发掘潜能、发展兴趣、提高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全面满足广大学习者的需求,对继续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总的说来,继续教育一要满足个体以谋求提高生存能力,寻求职业生涯发展为目的的学习需求;二要满足组织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建设学习型团队为目的的教育需求;三要满足社会以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为目的的社会化继续教育需求。

2.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最核心的职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应使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使个人得到持续发展和提升。继续教育满足了现代人科学发展的需要,符合现代人的发展观。根据职业发展理论,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继续教育已经形成跨越终生的、连续的体系。它通过适当的形式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其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连续性、适应性和前瞻性。继续教育着眼于人的职业发展,重视人的个性和需要,注重不同类型学员的关注和探求,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三、继续教育要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优势

30多年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区域差别大、发展不平衡、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作为继续教育有效载体的广播电视大学,探索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资源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吸引培养了近千万“用得上、留得住”的专业人才,为数以千万计的群众提供了技能培训和文化教育。可以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无论办学理念还是办学实践,都与继续教育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需要相契合,多年来以其独有的优势和特色,为推动继续教育体系的完善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继续教育具有比较优势

相对于普通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而言,广播电视大学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理念开放优势

从1979年创办以来,广播电视大学坚持面向成人和职业人的继续教育定位,坚持灵活、全纳、终身的基本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方针,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办学,注重教育理念、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模式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实行宽进严出的招生管理制度,提供多次乃至终身的学习机会,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仅在“十一五”时期,全国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累计达341万人,占同期全国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的30.1%;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生累计达 286.36万人,占同期全国网络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毕业生的62.17%;2010年电大系统非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占全国高等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总体规模的35.47%。

2.系统办学优势

系统办学是广播电视大学在继续教育领域的突出优势和重要特色。广播电视大学30多年来形成了由中央电大、44所省级电大、1100多所地市级电大、近2000所县级电大、3000多个电大教学点组成的覆盖我国城乡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系统。在办学过程中,整个系统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工协作、互为依存、不可分割。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各级电大都按照“五统一”为核心、“五要素”为重点的质量保障体系要求做好规定动作,保证教学质量。各级各类电大(教学点)还结合地方(行业、企业)实际,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满足当地社会成员灵活多样、具有地域特点的学习需求。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继续教育网络。

3.网络技术优势

广播电视大学以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广播、电视、文字、音像教材、计算机和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教学,形成了整合面授辅导与网络学习的多种导学、助学模式,实现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和在线双向互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开发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并将这些优质资源输送到广大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为不同教育水平、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和机会,促进了教育公平,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打破了教育资源时空界限的藩篱。

4.资源共享优势

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通过实施广泛的社会合作办学机制,与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了“天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和地域分中心,同时积极与国家部委、行业、企业、地方政府、部队、高校及社会各方面有效对接,共同开发各类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课程,构成了开放灵活的继续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探索学分银行建设,通过实施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搭建融合各类教育资源、有利于学习者成才的“立交桥”。

(二)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继续教育的应然举措

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求整个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学习、文明生活,必然要求国民具有高度的文化素养,这将为继续教育发展创造越来越好的机遇,这也是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担当使命、服务大局、彰显特色、创新发展、多做贡献的重大机遇。因此,必须继续发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努力使广播电视大学成为国家继续教育体系的龙头和重要支柱。

1.加强系统建设,扩大办学规模

按照“统一战略、共同平台、资源共享、相对独立、各具特色”原则,重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形成高效的立体交叉、覆盖全国的组织架构,充分调动中央电大和地方电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利用覆盖全国城乡的办学网络,不断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学历继续教育的需要,尤其是特定区域社会成员、特定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需要,使其成为百姓身边的大学,更好地承担保障教育公平的社会责任。

2.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有效平台

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更加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加快建设以卫星、电视、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等主要载体,多网多屏融合、云计算技术支持的终身学习服务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内容丰富的学历继续教育,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3.强化内涵建设,提高教育质量

要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为目标,不断调整专业培养方案与途径,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优化专业课程结构,密切追踪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要求。建立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一流水平、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优质课程建设,加强对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标准,学历继续教育要体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质量标准,非学历继续教育要体现培养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标准;制定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多方共同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

4.扩大对外联系,整合办学资源

加大与社会沟通联系,与政府有关部门、行业、企业、社区等深度合作,建设、完善并充分利用以广播电视大学为依托的公共服务平台,建立新型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搭建有效的终身学习立交桥。要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和制度,建立社会化服务的市场运作机制,积极推进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各类学习者提供社会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刘延东.努力办好中国特色开放大学[EB/OL].新华网,2012-7-31.

[3]袁贵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高等教育系统[J].求是,2012,(12).

[4]郝克明,季明明.构建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战略举措——努力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道路[N].中国教育报,2012-07-30.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人才发展
人才云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