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媛媛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德育是社会的产物,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生活的社会当中,处处存在着道德体系,社会的发展也需要道德规范来指引。校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本身就与社会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高校德育的社会化是整个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社会背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并密切合作的双向过程。构建社会化的高校德育体系,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与校园文化环境,尤其是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与精神支持,并成为一种促进手段[1]。
高校德育社会化有它的特定内涵。主要是指德育的精神内涵、目的目标、规范价值等的社会化。德育的社会化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就高校道德教育而言,其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主要就是:高校道德教育通过有效地调控学校与社会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教育过程,通过“连通与整合”的方式,完善高校道德教育社会化的历程。所谓“连通”即将高校的德育小环境与社会的育人大环境连通起来,而“整合”指的是把高校的德育目标与社会的主导价值目标进行重新整合,进而牵引高校与社会诸领域间的互动过程,使它朝着有利于培育大学生整体素质与健全人格的方向发展,在不断丰富道德教育内涵,拓宽道德教育外延的基础上,建构一种比较理想的全方位育人的高校德育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德育的整体功能。
将高校德育建立在以社会为中心的基础上,通过社会生活的真实内容作为德育教育资源,可以让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回归到社会生活实际中,通过社会实践,探索出生活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与社会中的道德本质[2]。具有如下的意义:
1.通过社会化团体发现德育资源,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情感
学生所处的社会空间可以说是鲜活的德育资源基地。大学生大多数时间的生活是在各种不同团体中,这些团体对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人格发展等都有着重要影响,而各种团体的组织架构,本身就有着社会化的痕迹,否则也不会有“社团”这个概念。这些社会化的团体有着一些共同点:他们对大学生自尊与归属性需求进行了满足,在共同活动时,由于有着一致的活动规则,在与其他团体的交流合作中容易找到自我的归属感;团体内部很容易形成一致的价值取向与偏好,由于一致性的目标容易形成民主自由氛围,成员之间的可以自由表达真实想法。可见,社会化团体有着很大的影响力,教育者可以通过计划性的引导让团体成为德育的有力力量。首先,对各种学生社会团体加强引导,鼓励并规范其团体活动,在营造团体融洽氛围、开展团体活动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第二,在学生团体中,通过树立典型来发挥榜样的力量,以便激发学生不断进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来挖掘生活中的德育资源,在发挥网络的德育力量时还要加强网络管理,为网络德育健康有序开展提供保障,确保网络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融德育于实践,在社会实践中提高道德教育的执行力
道德教育不能脱离日常的社会实践,否则,学生的道德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学生的道德培养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良好的道德品质需要在社会环境中通过“内化——外化——内化”模式反复实践才可以形成。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产生方向性的道德需求,而道德需求是道德品质形成的不竭动力。可见,社会化的道德教育需要通过社会生活的德育实践。落实德育社会化,必须以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素为切入点,让大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创造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的好方法。如大学新生所进行的军训便可以增加他们对解放军优良传统作风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意志;再如参加“支教支农”等社会实践服务性活动,让学生们对我国现状有着更好了解,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进而努力学习,用知识和才智服务祖国和人民;另外,通过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学校规章制度制定、负责高校事务、参与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等,培养大学生的参与精神、民主精神、合作精神以及责任意识等[3]。
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向社会,了解群众,熟悉社会等,从而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全面的认识了解,进而培养大学生热爱基层与献身基层的情感。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应该安排在基层相对艰苦地区、老少边穷经济欠发达地区等,通过社会实践考察,大学生对我国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对社会基层对人才的渴求有了更亲身的体会,对国家号召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到祖国最需要地方建功立业有了更高的热情。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化德育的必由之路。要深入挖掘、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力量,加强领导与组织,增强效果,贴近实际,以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为依托,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结合学校专业需要,不断创新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德育力量。
3.通过良好的社会化校园氛围来陶冶学生,按照严格的制度来规范学生
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陶冶作用,可以说,大学生成长的环境对他以后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传统的大学校园往往与社会割裂,学生仿佛生活在象牙塔中,离开了校园,就仿佛迷路一般,找不到方向,而具有校园特色与社会生活气息的高校教育氛围,可以使学校在这种生活氛围中体会到道德生活,不自觉的形成道德规范,正如杜威在其作品《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说:“学校要建立一个净化的活动环境。选择的目的不仅是简化环境,而且要消除不良的东西……学校有责任从环境中排出它所提供的这些坏东西,从而尽其所能抵制它们在通常社会环境中的影响。”可见,校园社会氛围的作用非同一般。
创建社会化的校园文化,应该从学校自身特色人文氛围、和谐的自然环境、富有朝气的学习生活氛围为切入点,创建高品质的校园文化环境。具体来说,学校要结合自身历史特色优势,彰显对学生的亲和力,增加学生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如艺术类大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氛围,在学校布局、人文景观设计等方面展现艺术与自然的和谐;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爱好,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社会人生,丰富生活阅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水平高。总之,校园文化生活的潜移默化作用必须发挥。
注重校园生活文化的同时,还要发挥学校规章制度的教育作用。良好的规章制度可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严格执行校园规章制度可以对学生的道德成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要力求“通过道德的制度来培养道德的人”。在学校规章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发挥监督与民主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制度制定中,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权利与主体地位,如此不仅有利于制度的贯彻执行,也是生动的道德教育过程。
4.德育的社会化,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大学生的成长
高校德育社会化最终的目的依然是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学校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达到高校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全面完善。以人为本的高校德育,其涉及的领域包括思想的提升、道德的塑造以及品质的完善,它的效果关键在于德育教育的承载本体——学生,而目的根本在于本体的素质提升以及改进,也就是要做到从本体出发,尊重本体优先的原则,激发本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潜力,以本体的客观状态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起点,将德育教育的根本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以目前的情况来说,高校大学生的需求呈现出多极发展的态势,学生的道德品质也随之良莠不齐。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在研究学生的不同需求过程中,根据主体即大学生客观实际的需求的不同来提供其道德的取向,从而更深层次满足大学生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在需求到实现不断深化学生的道德理念。
1.全社会共同努力完成高校德育教育社会化。要改变以往理论重于实际的道德教育体系,因为这本身就是同社会脱节的一种表现。其最终结果只能是固步自封,无法实现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也不能综合运用全社会的道德体系来处理学生的德育问题,最终造成高校德育教育的脱离实际,方向狭窄没有指向。若想解决上述情况并加快实现高校德育社会化的进程,首先,要将德育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来看待,不能把高校德育教育看做只是老师和学校的责任,要形成集合社会各渠道,多线程,全覆盖的道德培养系统。第二,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的学校,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在校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推广与正规单位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培养,这样可以拓宽高校德育的渠道,让社会参与到学校的办学工作过程中,大力整合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投身到学校的道德体系建设工作,努力构建社会影响高校德育,学校重视社会介入,齐抓共管,联合培养的良好环境。正因为这样,大学要主动和社会联动,社会要主动介入高校,教师要多走出教室,面向社会,与之接轨,向社会学习,向时代学习,让自己的道德培养理念与社会大环境相协调。将高校德育工作作为社会体系构建的一方面,才能使高校德育社会化更好的推进。
2.高校德育的社会化建设需要好的社会风气大背景。社会是人类生存的大环境。高校也是处于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变化也反映着社会风气的变化,带有社会的烙印。因此,要构建社会化的高校德育体系就要求社会环境不断的净化,使优良的社会风气真正覆盖高校德育工作。首先,要创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本身就是一个虚拟的社会化体系,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给高校德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网络要坚持弘扬正气,为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内容,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第二,改善临近学校的公共环境,规范环教学区域的配套经营场所,对于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商业活动要坚决改造清理。第三,大力宣传社会美德,从思想氛围上推进社会化的高校德育工作顺利进行。扫除丑恶现象,弘扬社会正气,积极有效地发挥其正面功用,做到利用社会丑恶现象作为反面教材,指引学生思想道德朝向正确方向发展。
高校德育社会化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将德育工作与全社会接轨,统筹社会多渠道、多方面的有利因素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助力。社会和学校都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德育是社会体系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托于社会大环境,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形成以高校牵头,家庭以及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总之,基于社会化的高校道德教育比单纯的理论性课堂教育要丰富、真实而深刻,对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提高与今后人生方向的指引作用更大。
[1]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李大建.高校人本性德育的真谛[J].教育研究,2008(09) .
[3]李祖平,程东旺.基于交互主体性理论的大学德育生活化路径研究[J].安康学院学报,2009,2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