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丹
(黑龙江东方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国人对英语的积极态度使英语在我国呈高普及率。而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且唯一文化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国在对外交流中却始终保持逆差。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已大大提高。我们学习外语并不是为了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变得和目标语国家人一样,而是为了既能理解和吸纳异文化,又能在跨文化交际中传播中国文化的精髓。“引进来”是为了更自由的“走出去”,通过加大外宣来树立中国的良好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间交往日益频繁,世界经济一体化同时促进了世界文化一体化。然而,在各文化交流中,由于经济地位的不平等,使得处于经济稍强地位的文化(强势文化)在交流过程中处于优势,而处于经济稍弱地位的文化(弱势文化)逐渐失去自身特色,面临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危险。就中英两种文化对比,只要看一看每年从英语译入汉语和汉语译入英语的文字及影视材料数量,中国文化长期存在逆差的弱势地位就显而易见。英语所产生的强势文化,正在潜移默化的渗入中国文化传统,悄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行为方式。国人在英语学习和普及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崇洋性,中国的文化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当不同的文化发生碰撞时,首先影响的是各自的语言文字。当今汉语中一些欧式的句子非常盛行,甚至有主流之势。文化冲击如果使本土文化连语言体系都发生变异,那就意味着整个民族的不设防。任何一个维护民族文化的国家都不会任凭自己的语言被取代。
外宣是中国用外语向世界介绍本国国情,以此提高国家的知名度和软实力,树立国家形象,扩大国际影响。长期以来,国人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了解。一些国家对我国一直有不正确的宣传,导致中国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产生扭曲。而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外宣途径——外宣翻译,在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翻译质量问题不容乐观。这给外宣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稍有疏忽,就会错失了扭转国家形象的机会。
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起步较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的对外宣传都频频出错,这不仅无法取得应有的外宣效果,有的甚至还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形象。在形形色色的失误中,有的是由语法、单词使用不当引起,更有些是拼写错误带来的低级失误。随着新词的不断出现,这种失误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在英语中不可能找到完全对等的词汇来表达。对母语词汇的依赖是二语词汇习得中难以逾越的阶段,当二语使用中二语知识还没达到应用自如的程度时,学习者的母语词汇与句法知识就会对二语的应用产生影响,造成词类错误。此外,外宣翻译从业人员的良莠不齐,中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都成为外宣翻译的极大障碍。
对外宣传是一个国家对外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的窗口,对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意义重大,提高外宣翻译质量,刻不容缓。
第一,要认识二语习得中的跨语言差异,不同的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习另一种语言,等于进入“另一个圈子”,因此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也不仅是学习一门技巧,而是转换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由于地域和文化传统的原因,英汉两种语言各俱特性且差异较大,这就使中国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遇到许多障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语言障碍既有消极影响,又有积极促进作用。它们恰恰揭示了学习者的困难所在,暴露了认知中的“盲区”。学习者克服障碍,扫除“盲区”的过程也正是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
从语言类型学来看,汉语属于孤立型语言,而英语则兼有屈折语、粘着语和孤立语三种语言的特征。在英语中,词汇的形成主要通过派生、转换、合成等方式来实现。英语母语者可以自如的运用构词规则来生成语义相同且词类符合上下文要求的一类词语,而汉语中没有这种规律性极强的词类变化形式,词类转换往往不涉及词性的改变,这种习惯使中国学习者在使用英语表达时出现大量词类错误。此外,根据语言相对论理论,语言具有民族特性或语言个性。虽然我们同处一个客观世界,但不同的认知反映在不同的语言中,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是由英汉两种语言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引起的。
第二,要合理利用母语中的正迁移效应,不同民族的文化及表达和承载这些文化的语言虽然千差万别,却总有相通之处。具体到汉英两种语言来说,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字,而英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词,看起来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具有现成的、离散的、在语言社团中具有心理现实性三个特点,这就是隐含于特征背后的语言共性的一种表现。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共性是二语习得的一个有利条件,不容忽视。
人们对于语言迁移的认识往往存在一种误区,即只强调两种语言的差异性,致使学习者形成一种错误的概念,认为母语在外语学习中只能起到阻碍作用。随着对语言本质和语言习得认识的深入,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积极作用是无法否认的。学习者会利用已经获得的语言知识作为语言输入来创造性的完成语言构建过程,而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母语。母语语言文化能力是二语习得的知识源泉,无论母语与目标语相差多远,母语经验都是有益的,都将成为二语习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学习外语时,我们不应该把目标语和母语隔绝开来。
文化的碰撞可以提高文化创造力。汉英两种语言文化并非互不相容,非要用一种语言文化取代另一种。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中英两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在中国语言文化环境中吸纳和消化英语文化,进而生成双向文化能力。
多年来,国人对英语学习的投入不可谓不高,但收效甚微。单一的语言文化输入,与大多数学习者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造成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导入英美文化的同时,还要加强汉文化的导入。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的文化自觉能力不是天生铸就,母语文化有助于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和应用。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母语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
目前的语言教学都强调“标准英语”,导入了汉文化的英语虽然不同于“标准英语”,却是规范的英语。语言是用于交际的工具,没有必要为了迎合某种交际而一味强调“标准”。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要表达的英语符合规范,能够被交际双方理解并运用,自然能够帮助自我表达,提升学习兴趣。二语习得的过程,并非将两种语言文化简单叠加,而是要融会贯通、扬长避短,摆脱“标准英语”的束缚,实现思维的拓展和品味的提高。汉文化的导入,可以在深化学生对母语文化认识的同时,通过移情作用拓展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由此发挥更大的创造潜力。文化必须具有自身的凝聚力,才能在对外交流中大放异彩。因此,语言学习过程中必须充分发展母语文化,才能真正提高双向语言文化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记载和传承了人类文明,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风貌。英语在全球化广泛传播的同时,在不同区域体现出广泛的本土化特征。因此,作为中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媒介,汉语在对外输出中还要借助英语这一国际性语言。
首先,中国英语的产生是中国英语是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它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结合中国特有语言文化表达中国社会各领域特有的事物。中国英语不同于中国式英语,它不受母语干扰,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在中国的对外宣传中起到重要作用。而中国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母语干扰和影响,在英语交际中我生搬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使用不符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是应该摒弃的。这两种英语有着本质差别,必须区别对待。
中国英语产生于文化空缺,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典型体现。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中国英语并不是中国人为了强调中国特色而凭空杜撰,生搬硬套的语言。它融合了中西方两种语言文化,使两种语言有机契合。中国英语的发展也为英语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其次,中国英语在外宣中的作用巨大,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令全球瞩目,日益强大的中国在国际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中国的对外文化贸易却逆差严重,这警示我们必须加快中国文化输出的步伐。语言是文化输出的核心,中国文化的输出也要借助一定的语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了,中国人的语言也开始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和学习,但汉语的普及尚有待时日。尽管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已遍地开花,但懂汉语的人仍然为数甚少。汉语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而具备国际化条件的英语却不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色。只有中国人自己才能最好的诠释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国文化的输出只有靠中国人自己!因此,带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英语,作为表达中国文化的规范英语,成为中国文化输出最好的语言媒介。
中国英语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信息和内容,在对外协作和交流中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促进了解,扩大国际影响的作用。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有很多独具特色的词汇只有通过中国英语才能够表述得准确生动。这些中国特有的词汇,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人使用英语的普及和中国特色的形成,中国英语将逐渐被扩充,为国人乃至英语为母语的人所接受,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座桥梁。中国英语的出现,为丰富和发展英语与世界文化提供了重要帮助。
语言文化的传播关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全球化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快了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在国际新形势下,中国必须提高外宣英语质量,充分利用中国英语来推进文化输出的步伐。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对目标语文化输入进行合理的因势利导,由被动输入转为主动输出,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东方文化要逐渐从边缘步入中心,打破单一的西方中心的神话,最终实现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
[1]Bolton,Kingsley.Chinese Englishes:A Sociolinguistic Histor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UP,1997
[3]胡文仲.跨越文化的屏障[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91
[5]王岳川.文化输出与中国文化的未来[J].中文自学指导,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