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新荣
(广州大学 松田学院,广东 广州 511370)
语境是语言使用的环境,是言语交际中表达和理解的基础。国内外很多语言学家对语境都有很深的研究,语境概念包括人物、人格、有关客体及言语活动。韩礼德(1964)提出了“语域”的概念,认为场景、交际者和方式三个部分组成了语域。在我国,王希杰(1996)把语境分为“语言世界”、“物理世界”、“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随着语用学研究方向的扩展运用,语境被看作一种心理实体或者假设集合,语境成为了文化语义产生的条件,是鉴别文化语义及其表达方式的工具。隐喻是我们认知社会的方式,束定芳(2000)认为,隐喻是语言使用者通过语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思想交流,我们在理解隐喻时,本体和喻体相互作用在人们的认知中创造出两者间的相似性而得到隐喻的意义,隐喻的理解需要依靠具体的语境来实现,可以通过我们熟悉的、已经历的事件来体验,实现由真实向抽象的过渡。本文主要从语境的物理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三个角度分析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
维索尔伦(2003)认为,语境可划分为交际语境与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如说话人与听话人)、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因素,这些因素在语言学的语用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物质世界是物质的,可以感知的,时间与空间的指称关系在物质世界中起重要作用。就时间而言,它包括事件的时间、说话的时间和指称的时间;空间指称包括绝对的空间关系、说话人的空间、指称空间,以及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与言语行为有关的体态语(如身体姿势、手势)、交际双方的生理特点与外表形象等;心理世界包括交际双方的个性、情绪、愿望和意图等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因素;社交世界指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规范所要求的原则和准则。在言语使用过程中,人的行为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因此,语境也包括文化方面的因素。
隐喻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是通过具体的、熟悉的概念来理解抽象、陌生的概念的一种方式。人们在体验事物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事物间的相似性建立联系,加深对事物的理解。隐喻以身体经验为基础,从始源域将某一或部分特征映合到目的域中,是身体、经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通过人的心理世界体验获得意义。在心理体验过程中,概念的形成受物质世界及文化世界的影响,通过隐喻的方式,理解不同层次的概念。
曹京渊(2008)认为隐喻对语境的依赖性在于,隐喻来自人类对世界环境的体验,其构建基于主观认知活动。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必须对相关语境因素有深入把握或具有一定认知。而为理解一个隐喻,听话人也必须根据认知语境确认隐喻。在隐喻表达中,听话人必须对语词进行再概念化并建构意义,通过语境确定话语所指的哪些方面应具有相关性,即语境提示使听话人决定隐喻本体和喻体的哪一些特征应当接受,哪一些特征应当被放弃。也就是说,语境从不同方面对隐喻具有制约作用。
语境是语言生存的环境,语境因素包括:话语字面信息、说话时的情景因素、文化知识、经验和交际过程中生成的假设,这些因素决定了语境范围。特定的语境是从话语激活的信息中选择的,是相关因素匹配的认知假设。因此,交际意义的表达和理解一方面要靠说出的句子的意义,另一方面要靠所能得到的语境假设。说话人根据语境因素对听话人的认知能力作出假设,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意图;听话人的任务则是从大量的假设中选择实际的、符合说话人意图,达到交际的目的。比如:(在地铁里)甲:能让个座吗?乙:你当是你家里!乙没有回答能不能让座位,但“你当是你家里!”就意味着不让座位,甲识别出B 说话的暗含。字面上甲与乙答非所问,但在特定语境下,达到了交际的目的。
不同语境下,信息量不同,决定了隐喻理解的程度。在语境充足的情况下,听话人对语境非常熟悉,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理解方式,隐喻理解通过字面义推理出隐喻义;在语境不足的情况下,听话人不熟悉语境,则采取“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比如,I’ve lost my Lotto(我中彩的钱丢了),远没有“What’s the matter,Jim?”,“I’ve lost my Lotto”,“Well,that’s no excuse for...plunging into the water.Everybody loses at Lotto”
(“这是干什么,吉姆?”,“我丢了彩票钱。”,“那又怎么样,也不能那个.......便跳河呀!哪个买彩票的没有丢钱?”)表达一个人中了彩票,得了一大笔奖金,但得到的奖金很快就丢了,于是跳河的绝望心情,句中“I’ve lost my Lotto”的交际环境和语言环境信息量大,通过两人对话,听话者由字面义推测出隐喻义。
隐喻是两个不同概念域的映射,概念领域知识来自人在生活中对自然及社会的体验。莱考夫(1980)认为人类概念系统的核心是直接建筑在知觉、身体运动以及自然、社会经验之上,人认识客观世界是从自身体验开始的。在认知过程中,外部世界的物理能量转换成心理事件即概念化,由物理世界转化为心理世界形成概念。物理世界中的实体通过时间和空间关系反复作用于我们的身体,在记忆中形成丰富的意象(image),大脑从这些意象中,抽象出同类意象的共同本质,从而形成各种的知识。孟子说:“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孟子滕文公上》)。”意思是:君子之德,像风一样,教化众生;小人之德,像草一样,风施加之草必倒伏。对这种隐喻的理解需要知识结构的支持。如果没有对“水”、“德”、“风”、“草”这些事物性质的认识和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很难通过心理基础把熟悉的邻域与目的域联结起来,隐喻义的理解也显露不出来。
人们对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事物之间关系的认知由身致远,由表及里,为隐喻理解创造了重要的依据。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五言绝句,“月光”、“地”和“霜”都是常见的物体和景物,在特定环境中刹那间同时出现在诗人的脑海里,形成一幅凄凉、落魄的意象。一个人独处他乡,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诗人心头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在月“明”之夜、月色如“霜”的秋夜,一个“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的情景。“霜”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通过物质世界的空间关系作用于诗人,表达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的心理世界。语境从交际环境与语言环境共同构成了读者脑海里的意象。
影响隐喻的因素有首先是物质世界、心理世界。我们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是在交流的环境,语言语境指词语所处的语言内部环境。隐喻的产生根据语境的不同具有多义性。放在具体语境下,说话人和听话人的隐喻才能建立正确的对应关系。比如哈代小说《苔丝》中主人公苔丝在跟母亲说“今儿过晌儿,俺看见俺爹坐在大马车里,出那样的洋相,他那是怎么啦?是不是叫这档子事折腾的?那阵儿把俺臊的,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从语言内环境来看,多处用的是威塞克斯方言,再现了同一人物说话简单、通俗;交际语境揭示了苔丝是个“下人”,表现了人物个性。其次是文化因素,文化是大的语言背景,一个民族的语言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其中民族心态、风情等常常沉积在语言之中。语言可以反映出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对隐喻概念的文化观念和文化模式的不同。比如:“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宋·秦观《鹊桥仙·七夕》),在汉语文化里,“牛郎织女”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在银河相会,由“喜鹊”搭桥,叫“鹊桥”。通过“柔情”、“佳期”、“梦”等联系起来,表达男女相爱、久别重逢的背景,映射出成语“鹊桥相会”的意象图示。
物质世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文化世界相互交织,共同作用,在动态中生成,具有释义和制约的功能。隐喻的多义性根据语境的生成显得更加复杂。具体分为以下四种情况:1.同一语境下相同的隐喻理解。隐喻作为语言现象的一种,把民族中的思维、文化和语言有机结合在一起。相同文化的使用者和接受者可以共享具有其文化背景特色的隐喻,并能准确地实现其本体和喻体间的互动联系。而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很难将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联系起来,顺利将说话者要表达的隐喻特征理解。比如:PEOPLE ARE ANIAMAL(人是动物),把人隐喻为动物,是因为本体和喻体具有相似性,可把人比喻为老虎、狐狸、狗等。比如蒲松岭《聊斋志异》中,王言:“此物生平未曾得闻。狐字字画何等?”使臣书空而奏曰:“右边是一个大瓜,左边是一小犬。”(国王说:“‘狐’我平生还不曾听说过,那‘狐’字是怎么写的?”于是大臣边写“狐”字,边奏报国王说:“右边是一个大瓜(妓女之谓),左边是一条小狗。”,“狐仙”在此说明典故“狐”的由来。利用了汉字的象形、会意,具有隐喻的含义。同时可看出蒲氏对于“犬”字的意义理解颇深,它帖附“瓜”旁,若将“瓜”作地球之比,那么“狐”乃人耳。这就是(狐谐)篇“狐仙”开场所言:“见我何为哉?我亦犹人耳。”值得玩味的是蒲氏对于人的复杂情感隐喻,突出了心理世界的表现。2.同一语境下不同的隐喻理解。同一语境下,听话者有可能从不同角度对说话者的隐喻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也有可能不同地域、文化的听话者同一隐喻的喻体不同特征与本体产生联系。汉语中的“猫”是以捕鼠著称的家养动物,常同主人撒娇,象征温顺。人们常用“馋猫”比喻“嘴馋贪吃的人”,带有亲昵色彩,并不含贬义,或者将乖巧的女孩子形容为“温柔的小猫咪”。由于社会心理的缘故,西方人以猫打比方,常含有贬斥色彩。例如,cat(猫)常用来形容“尖酸刻薄、爱在背后说别人坏话的女人”,或者“泼辣或心地恶毒的女人”,比如美国著名小说《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和母亲的对话,“……斯佳丽,你还记得去年圣诞节他是怎样追求你的……”,“别当长舌妇,小姐,”…….英语的读者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厌恶之情,而对于汉语的读者是感受不到的,因此译者用了“长舌妇”来代替。3.同语境下相同的隐喻理解。隐喻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和认知功能,直接影响人类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的差异,而认知的差异必然导致对隐喻理解的差异,比如:鲁迅作品《孔乙己》中孔乙己在咸亨洒店对掌柜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这“温”、“要”就是“买”的意思,但若说话人用了“买”这个字眼,就全无味道了,表现不出孔乙己有钱时的得意之态。再如曹禺话剧《白毛女》中喜儿是“爹还请了两张门神来”,门神是神,神是不能买来买去的,得用“请”才表示出敬意。在理解隐喻时必须进行思维和语义上的转换,才能理解其说话人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差异。4.同语境下不同的隐喻理解。文化是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各民族生活空间不同,地理生活环境不同,决定对事物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的不同。比如:猫头鹰习惯夜出昼伏,因此“猫头鹰”和“owl”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用来指“喜欢夜晚工作的人或熬夜的人”。汉语中称“喜欢熬夜的人”为“夜猫子”,英语中“猫头鹰”是“聪明”、“智慧”的象征。所以英语中有习语a wise old owl(聪明能干的人);as wise as an owl(非常聪明)。
文化差异影响对隐喻的理解,因为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和去传统。比如,同样是用狗作“喻体”,英语民族的人与汉语民族的人身对狗的情感态度不一样,对用“狗”作为喻体的隐喻的理解也就完会全不一样。
语境为语言的使用创造了环境,隐喻理解根据语境不断做出变化。隐喻认知在话语或语篇中具有显著的语境作用或功能,语境的使用起到制约作用,语境对隐喻理解具有制约作用。语境通过物质世界、心理世界、文化世界不断地制约隐喻的理解。不同语境对隐喻相应有不同的制约作用。
[1]Halliday,M.A.K.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gmans,1964.
[2]Lakoff,G,M.&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Arnold,2003.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曹京渊.言语交际中的语境研究[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6]何自然,冉永平.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骆世平.英语习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8]史秀菊.语境与言语得体性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4.
[9]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王连弟.中国古代诗歌赏析[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8.
[11]张镇华.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及其语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教育出版社,2006.
[12]彭庆华.英语习语研究[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