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

2013-08-15 00:45袁以明何照清赵天鹏连升炯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型课题

袁以明,何照清,赵天鹏,连升炯

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

袁以明,何照清,赵天鹏,连升炯

大学生第二课堂主要指除了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以外的科研、竞赛、开放性实验、课题研究以及社会实践等学习活动,是培养当代创新型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对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根据目前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专业与年级段的特点,分析了四种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人才培养的体系建设和机制创新方法,着重进行了基于第二课堂的人才培养实践途径创新方法的研究,并初步给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方案。

第二课堂;培养模式;实践研究;创新人才

袁以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助教,硕士(浙江杭州310018);何照清/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讲师(浙江杭州310018);赵天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助教,硕士(浙江杭州310018);连升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硕士(浙江杭州 310018)。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变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高校培养的毕业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也变得非常严峻,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人才难求,求贤若渴,抱怨人才缺乏,不能满足单位的发展,这种矛盾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相关[1]。目前我国培养的大学本科生虽具有相对扎实的基础知识,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创新精神不足等现象也普遍存在,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因此进行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实践变得具有非常大的实际意义。

二、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学院专业和各个年级学习阶段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主要分为全方位的创新引领阶段、基本的创新培育阶段、扎实的创新实训阶段和全面的创新实践阶段。其针对的对象分布在大一至大四各个年级。

(一)全方位的创新引领阶段

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大一同学,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的热情,让学生熟悉学校以及学院的科技竞赛特色和现有资源,了解创新创造的途径以及创新思维的培育过程,为今后的创新实践打下思想基础[2]。采取的具体培养方式和活动主要有走进实验室活动、参观校企合作的企业、校友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赛、辩论赛等。

(二)基本的创新培育阶段

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大二同学,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深入科研、竞赛和创造实践之中,培养设计科研竞赛必备的实践能力,夯实创新能力的基本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模式。采取的具体培养方式和活动主要有积极参加由各类科技型社团组织的科技培训、参加学校的问鼎讲座、寒暑假社会实践、机械设计大赛等学科竞赛、参加教师研究生课题研究、院内立项、“机械达人”系列竞赛等。

(三)扎实的创新实训阶段

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大三同学,主要目的就是备战各类创新竞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基础,让学生熟悉校院各类竞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体培养方式与活动有参与开放式实验室、积极申报新苗计划、校学生科学研究基金立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濠泰杯”大学生机械综合竞赛等。

(四)全面的创新实践阶段

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大四同学,主要任务是参加各类实践、实习,重点推进卓越工程师计划进程,使学生在实战中认识科技的重大作用以及创新、创意的巨大效益,掌握一定的实战经验,具备较强的创新研发能力,形成卓越的创新思维。培养方式与活动主要有,毕业设计、开放式实验室研究、深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校企合作企业中实习、参加(SYB)创业培训班等。

三、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途径创新

原有的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途径主要是学生课外综合设计性试验、实物开发与制作、系列竞赛类、参与教师或者研究生的实践性课题、各种形式的创造以及社会实践性课题的研究与实践,形式固定,品类单一,且分类不够明确。

本课题研究的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途径,主要包含科研竞赛类第二课堂、开放式实验室类第二课堂、卓越工程师计划类第二课堂、课题研究实践性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类第二课堂。进行了科学分类、有机整合。

(一)基于科研竞赛类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3]

由于高校以及社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科研竞赛活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各科类的大学生科研竞赛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平台和载体,高校与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不断丰富大学生科研竞赛的活动,也初步形成了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展和引导模式。但该项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因受高校教师的科研气氛、学生自主科研兴趣、科技创新的梯队建设和指导教师配套政策的影响,使得这项工作尚未形成理性共识和可操作性的运作模式。

大学生的科研竞赛活动平台主要包括基础学术平台、科研训练计划平台和学术科技竞赛平台三大类。

(二)基于开放性实验类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传统实验教学的延伸,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自主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2011年,我校组建了“开放式实验室”,学生以及设备的安全是重中之重以及开放式的特点,对于培育创新型人才起着举重轻重的作用。

但在当前开放性实验室的实施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如对开放实验的理解还很不全面,开放性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严重落后,开放实验的普及面还很窄,学生的受益面还很小,同时更为严重的是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因此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创新,主要是开放性实验室管理的理念创新已经迫在眉睫。

(三)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类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

精心设置卓越工程师企业学习阶段的训练课题和训练内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习效果是决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注塑机械及模具、精密机械、船港机械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确定以杭州下沙企业为主的注塑机械实习基地、以缙云带锯床与特色机械装备企业为主的精密机械实习基地、以舟山船港机械企业为主的船港机械实习基地。

这种在实习基地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学习,是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式重要的组成内容。

(四)基于课题研究实践类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

基于课题研究的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让大学生参与课题、热爱研究。

我校坚持以实施创新教育为主线,加强研究生、本科生之间的科研合作,以及实行并落实本科生导师制,使本科生尽快地参与到老师的课题中来。与此同时,学院适时跟踪机械类专业的社会需求、就业去向,分析人才培养链、人才供应链,通过实践、总结和改进,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五)基于社会实践类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

社会实践类的第二课堂主要是让学生走进社会,在社会中成长,在社会中学习,培养一种人文精神。目前的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有偏重于工科创造的趋向,人文精神的创新重视程度需进一步加强。必须积极鼓励与引导大学生参与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文化创新精神、管理创新精神和体系创新精神。

四、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建设

在探索、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集课题实践性学习保障、内容和质量监控于一体的“模块化、项目式”的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4]。

质量监控体系以专业技能训练和学生科研竞赛为核心,以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为目的。根据专业、年级梯度和研究方向选择项目。以兴趣为前提、以项目为驱动,促进竞赛的全面开展,并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型人才[5]。

建立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竞赛获奖面和获奖等级考核。结合学生竞赛覆盖面,学生科研竞赛获奖面以及获奖等级,可以很好的评价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结果考核。实习结束后,安排实习教学验收汇报会,组织实习教学验收,对教学效果做出评估,并以此作为评价该实习基地(企业)能否继续承担实习教学任务的依据。根据实习方案、实施计划的内容和要求组织考核验收。主要考核指标包括学生实习项目质量、学生实习实验报告或研究报告、学生考勤情况、教学质量调查统计数据、评估意见等。

3.开放式实验项目考核。在开放性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项目结题验收和答辩汇报制,具体成绩包括出勤、项目组协作情况、仪器使用情况、基本技能、答辩情况、综合素质等方面。通过对项目的验收、反馈、答辩、汇报、激励和评价,形成以评促学的动力机制。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目前高校都已经发展并初步规范了一些第二课堂,但是这些第二课堂并没有得到科学分类,进行体系化建设。论文初步分析了四种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研究了科研竞赛类、开放性实验类、卓越工程师计划类、课题研究实践类和社会实践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方法。在研究基于第二课堂的创新型人才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因为涉及到青年教师校外挂职锻炼,以及通过共建创新平台、实验室、实习基地提高教师的技术开发能力,在实际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定得问题。

[1]罗伟.探索第二课堂教育模式,推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北京教育(德育),2009(Z1)

[2]杨杏芳,李水平.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3]袁以明,连升炯.大学生科研竞赛活动开展和引导模式研究.求是与提高——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12(108)

[4]杨振斌等.探索与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4

[5]武晓峰.学术第二课堂: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本项目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20

G64

B

1671-6531(2013)16-0102-02

责任编辑:何 岩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创新型课题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第二课堂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