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敏
英美文学作品标题翻译浅析
程 敏
对于经典作品来说,是延续过去约定俗称的标题翻译还是推陈出新成为问题近来引起热议。在标题翻译的过程当中,许多译者凭借主观臆断自由发挥,或选择屈服于舆论影响故意造势打出敏感字眼,或因为没有注意在标题的语言学角度翻译而造成歧义。对这些经典作品标题翻译的研究可以对未来翻译更多西方文学新作起到很好的指示性作用。
作品标题;语义范畴;语用范畴。
程敏/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四川成都 611745)。
在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作品标题的翻译是第一道门,也是最后一道门。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其一,一件文学作品的翻译首先面对的就是它的“title”,它先于包括序言和目录的一切具体内容之前。其二,说它是最后一道门,是因为对于一个标题的翻译,除了根据它的指称意义来进行直译(literal translation)之外,还可以根据它的具体内容以及凝练其全篇主旨和内涵之后进行意译(free translation)。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针对其进行标题翻译的方法也都不尽相同。在翻译的过程当中,有些译者选取了错误的方法,误导了部分读者。一个好的标题不仅可以起到广告效应,抓住读者眼球,吸引阅读兴趣,还可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主旨,例如“A Farewell to Arms”译作“永别了,武器”而非直译为“告别怀抱”,就可以在标题上告知读者本文是与“战争”有关的题材,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与之相对的,错误的翻译也不在少数。下文会举例具体分析标题翻译的方法,特点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
指称意义(referential meaning)指的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大部分的文学作品的标题都可以采取指称意义翻译的方法,即直译。例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的《Autobiography》可译作《自传》。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指称意义和字面意义(literal meaning)虽然在部分情况下是相同的,但却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看的概念。指称意义是指词语同它之外的某个实体之间的关系,而字面意义则是指单个词语最先在语言使用者脑中唤起的概念或形象。当译者从指称意义的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首先是在源语言信息中独立出一个实体,将其与源语言所指的那个实体联系起来,然后在译语当中找出同样一个实体,与之对等。而从字面意义的角度考虑的时候,是把源语中最常见的意义换用译语中具有相同意义的符号来表示出来。也即使说,从指称意义出发翻译的时候,走了三步,而字面意义则是两步。下面用图示表现这个过程:
字面意义:Autobiography——自传
指称意义:Autobiography——自传
Autobiography=A
A=自传
Autobiography=自传
可见的是,实体“A”为指称意义翻译提供了一个保证,令它比直接按照字面意义翻译多了一个筹码。举例来说,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国际影响的小说家霍桑的 《The Scarlet Letter》译作《红字》就是站在指称意义的角度翻译的,而非取自其字面意义。“Scarlet”和“Letter”两个单词都具有很多字面涵义,采取字面意义的翻译是不可行的。其翻译过程如下:
(1)scarlet=猩红,红,红衣,绯红。 letter=信件,字,字母,租赁人。
(2)红=scarlet. 字=letter
(3)scarlet letter=红字
如此运用这个方法翻译的英美文学作品还有许多,例如艾默生的 《Nature》 译作 《自然》, 托马斯·潘恩的《Common Sense》译作《常识》,梭罗的《Walden》译作《瓦尔登湖》,福克纳的《Light in August》译作《八月之光》,艾略特的《Waste Land》译作《荒原》,德莱塞的《Sister Carrie》译作《嘉莉妹妹》。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标题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翻译,有一些要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翻译,甚至高度凝练其主旨和内涵,通过标题加以体现。
《Moby Dick?》是赫尔曼·梅尔维尔于1851年发表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追逐并杀死白鲸莫比·迪克,最终同归于尽的故事。其标题翻译大致分为两个版本:《白鲸》以及《莫比迪克》。“莫比迪克”自然是选用了直译的方法,而“白鲸”则是结合了作品的具体内容而由译者“自主”地创作出的标题。纵观整篇小说的内容,无论是“我”还是“亚哈”船长,都在围绕着一头象征着亚哈心中“一切冲动与痛苦”的白鲸来发展故事的线索。而“Moby Dick”则是这条白鲸的名字。将小说中主要的线索“白鲸”的名字借代成为“白鲸”本身,将“Moby Dick”直接翻译成白鲸,有助于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书的大概内容。而“莫比迪克”四个字在中文中的指称含义除了“名字”之外,不能给读者以任何印象。因此,“白鲸”是更加妥帖的译法。
对于有一些作品来说,仅仅只是概括性地分析具体内容,并且结合原英文标题来进行翻译还不足以达到传神的效果,必须凝练其精神内涵和主旨,在中文里找到与之契合的译文来进行标识。例如杰克·伦敦的《The Call of the Wild》。这部作品描写了一只名叫巴克的大狗的故事。在阿拉斯加干苦工的巴克忍受了种种虐待之后,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比其他狗更加顽强和勇敢。在一次与一只叫作史皮滋的狗的战斗中,巴克胜出而成为这场生存斗争的胜利者。但是在巴克的内心深处,一种野性的神秘的力量在召唤着它回到属于它的地方去,于是最后巴克回到荒野,与狼共舞,成为了一匹真正的狼。
该作品于1950年最早由三联出版社出版,标题译作《荒野的呼唤》。后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再版,译作《野性的呼唤》,并以此名沿用至今为国人所熟知。作为自然主义的代表人物,杰克·伦敦将自然主义的这些信条带入了自己的作品当中。巴克在阿拉斯加雪原上克服了种种的困难,它无力对抗远强于他的,随时会袭来的棍棒,也无力与族群作硬碰硬的斗争,驱使他坚持下来的并不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争斗,最后召唤他离开的也并不是茫茫雪原,而是他内心中不可磨灭的属于自然的“野性”。这个“野性”是他身上所固有的宿命般的存在,恶劣的环境只是将这一存在激化出来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然主义宿命论是这部小说的主旨,而将“wild”翻译成为“野性”正是契合了文章的精神内涵。对于读者来说,标题当中一个词汇的不同,就可以将其引导至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来欣赏作品,恰当、妥帖的标题翻译在文学鉴赏的过程当中至关重要。
在英文文学标题翻译的过程当中,一些版本的译法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问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译者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在阅读标题之后结合主要内容匆忙设置标题,并没有深入考究标题的内涵;二是译者或出版社过份考虑读者大众的需求,力图在标题上大胆出新,以此来吸引读者阅读,导致其标题与作品本身的内涵脱节。下面就此作具体分析。
1982年,地质出版社出版了海明威的名作《For Whom the Bell Tolls》的译作。译者根据作品的具体内容,将原标题译作《战地钟声》,听起来确实与作品内容有关,也表现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但是,作者只是凭借主观印象,与故事内容与标题结合之后匆忙译出,并没有深入考究标题的内涵,不能客观反映作者的真实意图。标题以问话的形式质问人类战争所敲响的丧钟到底是为谁而鸣,仅仅是为失败的一方,还是需要由大家一起承担。因此,将标题译为《丧钟为谁而鸣》不仅可以传达出强烈的反战情绪,而且还凝练了作品的主旨,另外,还成功传递了约翰·多恩的精神内涵和普世情怀。
出于迎合大众口味的目的,另有一些英美文学名著的标题翻译让译者和出版社颇费心机,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例如莎士比亚的名作《Hamlet》,在当时国内的几家翻译出版社的宣传中,题目都不是完全尽如人意。其题目或者明显与主要内容不符;或者有迎合大众口味媚俗之嫌;或者是忽略了原作的精神内涵,只强调狭隘的仇恨。虽迎合了大众猎奇的口味,却略嫌妥帖。
1973年,大光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译作《王子复仇记》是比较成功地翻译范例,既符合原作基本内容,又以“复仇”为卖点可以吸引读者眼球。然而,也是“复仇”二字无意间透露了剧情,以至于在标题上就第一时间对剧本情节的大致走向进行了引导,使读者还未进入故事情节、熟悉角色性格、了解历史背景,就对主人公哈姆雷特的动向了如指掌,这样无疑是把阅读当中最有乐趣的部分在标题上抹杀掉了。因此选择直译为《哈姆雷特》,简约而凝练,符合主题。
英美文学作品的标题翻译要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方法,一些立意明显的标题或者根据具体内容无法总结出特别凸显的主旨的标题,采用简单的指称意义的译法。除此之外,可以结合原作主要内容或者凝练其精神内涵来翻译标题。未来的研究过程中,亟需建立一个标题翻译的评价体系,从文学和语言学的不同角度来规范和评价标题翻译。
[1]常耀信.英国文学简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2]董衡巽.美国文学简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邵志红.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H315
A
1671-6531(2013)16-0038-01
责任编辑:贺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