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与译者主体性论归化与异化之争

2013-08-15 00:45谢松林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
关键词:译语归化异化

李 佳,谢松林

李佳/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浙江温州325035);谢松林/浙江麦得机器有限公司工程师(浙江温州325105)。

一、归化与异化论争溯源

译学界关于归化与异化的争论,从古罗马时期西塞罗(Cicero)、贺拉斯(Horace)和哲罗姆(St Jerome)等人所论及的直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与意译(sense-for-sense translation);到施莱尔马赫提出的翻译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译者;或是尽可能地不去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到后来翻译中的诸多归属对分法(binary belonging)。在中国,从东晋道安的“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五失本”等,是“直译”的主张;到六朝的鸠摩罗什则据说猛烈抨击了直译法:“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还有著名的鲁迅和梁实秋的论争,以及“硬译”、“死译”、“歪译”、“乱译”等多种说法。

事实上,将归化与异化的论争囿于二元对立思维是无法解决这场争论的,因此,本文将从意识形态以及译者主体性对归化与异化进行再度思量,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角度来审视当今的归化与异化之争。

二、意识形态

从意识形态层面看,在翻译的不同阶段或情境中,译者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而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是相对的,两种策略都是译者的可选项,采用一种策略并不意味着排斥另一种策略,而另一种策略往往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因为翻译最终目的在于交流与互动,无论归化的译本还是异化的译本,都必须达到与目的语读者和目标文化交流沟通与互动的目的。即使如韦努蒂所言为了抵抗、抗争西方的归化翻译,异化的译本也不能异化得让对象(目的语读者)不知所言,不明所以。韦努蒂主张“妄用忠实”的异化翻译,却又同时声言这样的翻译要避免交流,从这点来说,他那种倔强对抗的姿态只是一厢情愿。

以现代日本小说的英译为例。福勒(Edward Fowler,1992)曾指出,美国出版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了许多日本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可是那些日本小说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仅仅集中在相当少的几个作家身上,主要是谷崎润一郎(Tanizaki Jun’ichiro)、川端康成(Kawabata Yasunari)和三岛由纪夫(Mishima Yukio)。80年代后期的一位身兼诗人以及译者双重身份的评论家指出:“普通的西方读者会以《雪国》(川端康成的小说)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难以捉摸、迷雾一般、无法确定。”可是这样的小说是否真的就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典型呢?福勒认为,美国出版商确立了日本小说的英语典律,可是这种典律不仅没有代表性,而且还建立在明确的固定形象上,影响着读者的阅读期待差不多近四十年的光景。另外,由于英译日本小说在同一时期照例被转译到欧洲其他语言中,这种典律造成的固定形象已经超出英语世界范围。实际上,从整体看,“英语读者的口味决定了整个西方世界对日本小说的口味”。而到20世纪40年代一些英译日本小说,如《卷冈姐妹》,其典律投射出来的怀旧形象又传递了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学上的暗含意义:“日本当时处于转型时期,从历史意义上来看,几乎一夜间从太平洋战争时不共戴天的敌人变成冷战期间不可缺少的盟友,此时(拟译小说中)为美国恰好提供了符合要求的日本形象”。日本小说的英语典律因此为美日外交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本土文化的支持,而这也是为了遏制苏联在东方的扩张而设计的。而随着日本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日本谋求从西方,尤其是美国获得独立的思想变得愈来愈强烈。这点在英译日本小说中也体现出来了。到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小说被瑞典文学院宣称,大江“以诗的力度构筑了一个幻想世界,浓缩了现实生活与寓言,刻画了当代人的困扰与怅惘”。他的作品中“存在着超越语言与文化的契机、崭新的衔接、充满凝练形象的诗的这种‘变异的现实主义’,让他回归自我主题的强烈迷恋消除了语言等障碍”。而有人却对此表示惊讶和愤怒,他们认为大江获奖是因为他对日本保持批评态度。大江本人的解释是,他的获奖是“边缘(文学)对中心的胜利”(他认为从文化的角度上看,日本应该被视为世界的边缘)。

因此,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归化与异化也随之而产生改变。就连韦努蒂在提倡异化翻译的同时,也意识到“归化”与“异化”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因为翻译始终是为目标语服务,异化也需要依靠对主流文化的偏离来实现,因此,“归化”与“异化”并不是对立的概念,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都是对外语文本和外语文化实施了“我族中心主义暴力”。在外文本译介中,翻译总是要使用本国语言来完成,而语言与一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无法割裂的,异化翻译最终是要通过归化的话语来实现,因此归化的翻译不是异化,而异化的翻译只能使用归化的语言。

三、译者主体性

翻译作为最古老的一项文化交流活动,译者作为连接两个不同文化的桥梁,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译者的理解、阐释和表现的主体性又使得他所翻译的作品具有译者的艺术风格和个人文化心理,否则,我们很难理解“译无定本”等说法和文学作品重译的现象。译者穿行在两个不同的文化之间,起着文化协调人的作用。但译者真的能对两种文化做到具有完全相等程度的了解而能不偏不倚地协调于两个文化之间吗?

对此,翻译理论界有着不同的看法。尤其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后,翻译研究的中心由源语文化转向译语文化,似乎译语文化成了文学翻译的决定性因素,源语文化知识成为被译语文化“操纵”和“改写”的对象;用皮姆的话来说,这是翻译研究的“理论从一个极端向另一个极端”。皮姆在《翻译历史中的方法》(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1998)中指出,勒菲弗尔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操纵》(Translation,Rewriting,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1992)中提到,译者属于他出生或收养他的文化;此话看似不假,但仔细揣摩这句话中“或”一词的语义,可以看出,勒菲弗尔的意思是说,译者要么属于“生他”的文化,要么属于“养他”的文化,源语文化与译语文化成为一对二元对立体,译者也须按此站队,找准立场。皮姆认为勒菲弗尔的问题在于它将译者定位在非此即彼的文化中,实际上是使翻译成为一种单向的文化行为,而非两个文化的互动。皮姆认为,翻译实践证明,译者的文化立场并不完全由他出生或生长所在的文化来决定。固然,译者的文化观主要受译语文化的影响,但译者作为文化协调人,非常清楚自己的文化身份,也非常清楚如何对待源语文化,比如,如何获得文化人类学所提出的“文化持有人”的文化视角。这样,译者实际上是处于译语文化视角和源语文化视角的交相辉映中。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此外,译者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协调人,是否有从理论上分清自己文化归属感的必要和可能?在文学翻译中,从来没有任何一部翻译作品是纯粹的“异化翻译”或“归化翻译”,也从没有任何一名译者声称自己专事“异化翻译”或“归化翻译”;事实是,任何一部翻译作品都是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我国近代文学翻译家林纾的翻译是“归化翻译”的代表,但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也提到了林纾翻译中有不少直译例子,并评论道:林纾译文中有“相当的‘欧化’成分。好些字法、句法简直不像不懂外文的古文字家的‘笔达’,倒像懂得外文而不甚通中文的人狠翻蛮译。那种生硬的—毋宁说死硬的—翻译构成了双重的‘叛逆’,既损坏原作的表达效果,又违背了祖国的语文习惯”。

因此,现实是译者被夹在两种文化之间,而不是作为译语文化的代言人来指点源语文化。从积极的意义上看,他是在协调两种文化;从消极的意义上看,他必须同时照顾到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翻译现实告诉我们两种文化的作用既表现在翻译过程中,也沉淀于翻译结果上。换言之,从译者自身来看也没有绝对的归化和异化之分,体现在翻译当中只是一个‘度’的问题”。

四、结语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归化与异化并非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不可以相互取代。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由于历史的原因,归化翻译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归化与异化犹如两驾马车并驾齐驱,共同为人们的交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Anthony Pym,Method in Translation History [M].St Jerome Publishing,1998:179

[2]Fowler,E.“Rendering Words,Traversing Cultures:On the Art and Politics of Translating Modem Japanese Fiction”,Journal of Japanese Studies,1992:1-44

[3]Keene,D.,Dawn to the West.Japanese Literature of the Modern Era[M].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ed),1984

[4]KjellEspmark,PresentationSpeech,NobelPrizeinLiterature,1999

[5]Kizer,C.“Donald Keene and Japanese Fiction,Part Ⅱ ”[M].Delos,1988:73-94

[6]Leithauser,B,“AnEarfortheUnspoken”,NewYorker,1989:105-11

[7]Munday,Jeremy,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USA and Canada:Routledge,2001:142-161

[8]道安.《鞸婆沙》序,罗新璋(编).翻译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b,26

猜你喜欢
译语归化异化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