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育敏
汉字是中国社会交往中的重要工具,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作为语言符号的汉字,同时也是华夏文化得以流传至今的直接载体之一。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错别字现象”却十分普遍。不仅在电影、电视、广告、招牌中随处可见,即使在国家正规出版物中也难以避免,以至于在我国出版界“无错不成书”已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错别字问题看似是一个文字问题,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却不可小视。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语言文字信息交流功能的发挥,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文字的作用越来越大,错别字问题对中华语言的规范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交流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错别字作为一种“错误”出现,是对我们现在所规范的汉字的写法用法读法的错误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将错误延续,这就给我们的后人认识我们现在的文化带来难度,就好比我们在学习古文时遇到的通假字,明知是“错别字”可我们却无法否认古人,只能用通假字解释了。错别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出现,已然不能用对与错评论,而应用辩证的眼光去深入探究它的形成发展过程才能更深入地认识它。别字别用成为习惯,人们就把它们当做正确的字运用。比方说矮和射,古人造字时这两个字的意思和现在刚好相反,我们从字的构造方法上可以看出,射,寸身也,身高一寸,非矮何?矮,矢,箭也,委,射箭的状态,非射何!还有呆原来读 āi,人们误读成dāi,并延续下来,被大众所接受,于是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今国家教育部)和广电部于1985年12月27日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已把“呆”的读音审订为只读“dāi”。[1]本文拟从文化学的视角,把“错别字现象”放在当代社会生活背景中,研究错别字问题的类型及成因,进而达到减少错别字,规范文字书写的目的。
汉字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使用着,作为语言符号的直接载体,华夏文化也因此得以流传至今。我国可考的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但我们看它与我们今天的汉字已经是大有不同了,经历了几千年人们不断的取舍,它早已失去了原貌,变得如此陌生。经历了这么久的洗礼,汉字除了大面积统一的人为修改以外,还经历了多次“阴差阳错”的失误传承。使我们已经无法直接研究先人的文化,甚至只是几百年前的明清小说,部分文字我们都需要注解的帮助才能领会其中含义,更谈不上深入理解研究。好像外国人读中国诗词,即使翻译的再好,也读不出其中韵味的十分之一。如果意义都不能明确,我们如何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文化遗产呢?又如何学好真正的汉文化精髓呢?我们这一代人尚且如此,试想再往后看,如果我们现在让错别字恣意横行,那我们的后人距离真正的汉文化将更远。为了让文化不要渐行渐远,呼吁现代人正确使用汉字迫在眉睫。
从造字的方法来看,汉字由最早的记事图画发展到今天许多民族使用的拼音文字,中间经历了相当复杂的演变过程。共产主义理论的伟大创始人之一恩格斯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人本身。”[2]可见文化产生的原因,也是人类进化的原因。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汉字也在悄然的发生着改变。虽说汉字是意音文字,具有跨时间,贯穿古今,比其它文字更具稳固性的特点,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汉字逐渐暴露出不适应社会需要方面。远在八百多年前宋代邓肃在其奏折中说:“外国之巧,在文书简,简故速;中国之患,在文书繁,繁故迟。”[3]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汉字进行简化改革,才有今天通用的简化字。
错别字的类型,一般可分为增减笔画、字形相似、字音字形相近等几类。但因汉字的繁多、难记,这样的分析,仍较难给人留下深刻、明晰的印象,写错字、用错字的现象,仍然不可避免。
我们来看一下错别字在生活中运用,真可谓是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看了往往让人捧腹大笑。有写别字的,有乱简化字或用繁体字的,有外文使用不规范的,还有有谐音错别字等,更不符合逻辑的是,有些汉字是别字别用一直延续至今。
1.写别字。写别字占的比例最多。其中有字音相同的如“艾滋病”写成“爱滋病”、“明信片”写作“名信片”、川流不息的川写成“穿”等等;“哈密瓜”是因“哈密”地名而得名,却因为它如蜜一样甜而经常被误写作“哈蜜瓜”。还有声音相同字形相似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欢度春节”经常会被写成“欢渡春节”、“竣工”写成“峻工”、“练习簿”写作“练习薄”、“家具”写成“家俱”; 北京某车站的候车室的大牌子,竟然把“候车室”的“候”写成“侯”,北京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每天迎接的不仅仅是国内的同胞,更有许多慕名前来的外国友人,牌匾上哪怕出现一点点错误,影响的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形象。也有声音相同字义相近的如绿树成荫的荫写成“阴”;鸠占鹊巢的鹊写成“雀”等等。
2.乱用简化字或繁体字。如经常有些店铺把“零售”写成“另售”,“鸡蛋”写成“鸡旦”,“酒”写成“氿”等。 许多场合为了显示气派,用繁体字来写店名,如“新开元大酒店”写成“新开元大酒店”。某学院有一板报,写着“黑元章动漫社”,而且里面的活动内容全部是繁体字,乍一看有点复古的感觉,可是谁会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琢磨每个繁体字的意思呢。这个画报宣传效果是失败的。仔细留意的话,这样的错别字在我们生活中是多处可见的。
3.谐音错别字。这种错别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特别是牌匾、店名、媒体上的宣传广告、网络语言等。城市里的店铺遍地开花,人们越来越追求“视觉冲击”,各种个性化的店名成了商家制造看点卖点的第一招。一些普通而熟悉的名词被新奇的名称替代,成了门店诱人眼球、招揽生意的字号招牌。理发店叫“人民发院、发改委”;饭店是“食家庄、无饿不坐”;服装店是“衣冠勤售、衣拉客”;茶馆名为“纯心找茶、井茶局”;烧烤店叫“高烤、思烤者”;粥店“粥绝伦”。大众媒体也不甘寂寞,金龙鱼大米的广告:选好米有“稻”理;娱乐节目:“舞”林大会;药品广告:“咳”不容缓;补品广告:“鳖”来无恙等。虽然这些名字能让顾客过目不忘,印象深刻,但也给下一代产生误导作用。
让我们在来看一看站在时代前沿的网络谐音错别字,绝对“雷倒”你:同学写成“童鞋”,什么写成“神马”,还有怎么了—肿么了、版主—斑竹、非常—灰常,更有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啵”等。这简直是挑战我国汉字的秩序,完全出现了普通话向方言读音转变的趋向,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南辕北辙。可能是年轻的一代主张张扬个性,这样说会比较可爱,时尚。一旦网络语言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真是让人感觉恍如隔世,看见这些稀奇古怪的词,着实吓了一跳。
1.汉字的歧义。这类字写的很正确,只是没有把握好该字词的语言环境,产生歧义,使人误解。我们姑且把它归类到错别字文化中常见的。如在小学生造句中,“难过”:我家门前的一条河很难过;“天真”:夏天真热。这虽是低级错误但在生活中很难避免。
2.个体心理因素。有些店主为了突出店铺的个性、吸引更多人的注意,在用字上喜欢用一些奇怪的字,有意地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及怪异字型。另外,还有些人用生僻字或者用中外文混合的方式做成自己的牌匾,纯粹是出于一种炫耀心理。如有的商家挂上繁体字或异体字的招牌,再加上其他的辅助手段,就可能暗示这里是“外资企业”或“老字号”。
3.当代网络因素。年轻人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他们寻求自我、张扬个性、鄙弃传统、崇尚创新、追求时尚,主张个体的意识和纵欲。这种非主流意识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那么从众心理则是网络错别字发展的助推剂,群体成员通常是以周围的人为参照物来扮演自己的角色,他们渴望创造属于本群体的亚文化。如果你不知道“神马”是什么,“肿么”到底怎么了,那你就真的“out了”。
“每一个故意用错别字的孩子,这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崇萌’时代,可以尽情享受错别字带来的乐趣。卖萌无罪,却也需要区分场合和把握合适的度,千万不要影响了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正常汉语的使用,更不要卖萌卖得忘了汉字正确用法。在过去,秀才的书读得好不好,其中一个重要的考核标准就是识字多不多、字写得好看不好看,所以读错或写错字,是非常丢人的事情;而现在的人读字、写字都不讲究,却也不耽误著书立说。”
智能输入法是网络别字的“始作俑者”,你很可能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想输入“大侠”,输入法呈现的首选项却是“大虾”,明明想打个“过客”,蹦出来的却是“果壳”。很多网民为了便利,节约时间,相信对方也能根据聊天的话题情境猜出来自己的用意,也不在乎这种“明知故犯”了。于是,网络谐音错别字如雨后春笋般,在神州大地遍地开花。
4.历史因素。“文革”期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文化水平低、不识字、“大老粗”是光荣的代名词,而教授、知识分子反而成了专政的对象。再加上其间广大学生停课闹革命,“文攻武卫”等等不断地折腾,整个国家的文化水准大大下降。再次,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匆忙公布,在10年的时间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不少报刊、杂志改用“二简字”,特别是在当时的中小学里大力普及,影响很大。虽然后来进行了全面废止,但留下的后遗症至今尚未根除。
5.社会因素。部分群体文化底蕴比较薄弱。有些小摊贩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一般只是初中或小学毕业,有的甚至是文盲。其次,价值观念的改变使人们不再重视文字的规范。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有些作家为了经济利益,在写书时故意使用晦涩离奇的语言来吸引读者,书中的错别字也是数不胜数,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价值观念,带给社会的直接影响就是不规范用字现象泛滥。
另外,港台地区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改革开放以来,内地同港台地区有了频繁的交流,他们使用的书籍、报纸、电视、电影以及电脑文字软件等纷纷流入内地,占领了内地很大一部分市场,他们使用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繁体字。有些人为了满足追逐时髦的心理,故意使用繁体字。此外治理牌匾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牌匾审核不到位也是牌匾广告出现错别字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如何做到正确书写汉字呢?“从现代汉字本身的标准来看,它要求逐步做到“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四定之中,除定音之外,其它三定都要求汉字具有唯一性规范”。[4]中国文字很早就有人研究,而当我们停留在经典的世界里,回想着一千年前李杜的高歌,思量着八百年前苏白的惆怅,未尝不能感觉到文字带来的巨大冲击。我们会为古人的情愫所动容,为自己的情感所慰藉。这种古典文化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若是文化的繁荣连文字都不能体现出,那只能是我们这缺失时代的遗憾;若是连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文字都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我实在难以想象其他,守住文化的最后一片阵地只能靠我们做出努力了。
因此,我们要坚持宣传改正错别字,我希望,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消灭错别字,不使它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使我们身边的污染少一些,清新多一些,使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泱泱大国不要成为文字之殇,让我们携起手来,共筑汉字美好未来。
[1]刘志成.文化文字学[M].巴蜀书社,2003
[2]郑慧生.中国文字的发展[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范可育,范史略王志,丁方豪.楷字规范史略[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