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维夫人》中“向死而在”思想解析

2013-08-15 00:45齐立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23期
关键词:伍尔夫丽莎克拉

齐立梅

《达洛维夫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从小说的描述层面进行分析,自从此著作面世以来,经过了许多学者的多个不同角度的分析与研究,这也在另外一个层面之上证明了此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力。而从著作的写作流派来进行研究,这是一部典型的意识流派小说,从写作的技巧之上进行研究,《达洛维夫人》可以说将象征以及隐喻的手法技巧运用到了极致,受到了一致的好评。最后,从社会性别的角度进行研究,本著作是一部充满了女权思想观念的小说。从上述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虽然可以对著作所描述的感情以及表达的思想内涵有一定的剖析,但是难以真正意义上、深层次地去触及作者写作之时的内心感受、内心深处的想法和感情。所以,还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通过对著作当中作者对于死亡的描述和理解,进行全面的刻画,领悟其中表达出的对于生的思考和感悟。所以,从哲学的角度来对《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进行分析,可以更加深刻的体现出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思考。

一、向死而在的哲学含义研究

针对著作当中向死而在思想的哲学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是更加深刻并且全面的领悟作者思想感情的重点。存在,是人们的永恒主题,而存在主义,则是在20世纪最为重要的一种哲学思想之一,对于当时的社会以及环境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存在主义的主要思想观点,是将一个单独存在的个体当中非理性思想意识的活动,全部当作是一个个体最为真实的存在的体现,同时,将非理性思想意识的活动作为是所有哲学思考以及研究的出发点和基础。存在主义,主要是一种以独立性的人或者是个体作为思想和研究的中心,尊重个人的自由以及个性。从总体之上来进行分析,存在主义的思想含义已经是远远地超过了哲学所研究涉及到的范围,其与人们生活当中的多个层面,包括有精神层面、社会层面以及生活层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此思想在艺术以及文学领域当中的影响尤为突出。

死亡,可以说是所有的哲学流派都非常关注并且将其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的探讨话题。著名的哲学家弗洛罗夫曾经有过如下的观点:任何的哲学体系,如果其难以客观、严谨并且真实的回答与死亡有关联的任何一种话题,那么这种哲学体系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这也就从另外一个层面之上反映出了死亡在哲学研究当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在存在主义的哲学体系当中,向死而在,是其思想观点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最为基础的研究内容。其思想观点认为从存在的角度之上,获取一种生存论的死亡概念。其思想的内涵用较为通俗的语言来讲,即为:存在,仅仅是死亡的开始,而死亡,则是存在的终结,当所有的人们都意识到这一个本质的观点之时,就可以获得不受到死亡约束的自由、一种全新的自由。

死亡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有限,所以,人类的生命因此而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在一个人生命的进程当中,如果难以理解死亡的含义,就难以很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内涵,这一点极为关键。只有全面深刻并且真实地理解了死亡的含义,才可以获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有意义的生活,更好地享受生活所带来的快乐。所以,以向死而在的哲学思想理论为基础,对《达洛维夫人》当中主人公对于死亡的理解以及选择来逐步地分析得出生与死的意义,可以更好地理解著作的思想,并且从本质之上理解生活以及存在的意义。

二、对于死亡的恐惧

死亡,是每一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结果,但是,真正面临死亡的时刻,多半的人们还是充满了恐惧的情绪。正如《达洛维夫人》的作者伍尔夫,其生活与小说一样充满了不如意以及痛苦悲伤,所以,她经常会使用生存以及死亡等话题,来对小说的整体结构进行构造,并且勾画出小说的主题。伍尔夫对于死亡以及生存的观点与其他人相比较有着较大的不同。她认为死亡对于人们而言,有着与生俱来的恐惧,并且人们往往憎恶死亡。同时,生存以及死亡,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捉弄,但是,她又忍不住想要深入地探索死亡的真相、探索死亡的奥秘,并且领略死亡所带来的快感以及诱惑,这些都让她想要去尝试和了解。同时,伍尔夫对于死亡又充满了恐惧和敬畏,可以这样说,伍尔夫的作品,对于死亡和生存,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当中,主人公克拉丽莎对于死亡的恐惧,主要是来源于其对于自己人生的绝望,进而产生出自杀的念头。她的丈夫对她日渐的冷漠,缺少关心,而她的女儿与她也是形同陌路、敬而远之。由于她看不起曾经的朋友,进而失去了友谊,而她曾经的情人,也移情别恋,这些都使得克拉丽莎对于生存充满了厌倦和失望的情绪。但是,她对于死亡,也是充满了恐惧。她无数次地想要自杀,但是最终都不敢付诸实际的行动,处于一种对生存绝望但是对于死亡又充满了恐惧的自相矛盾的情感当中。而小说所描述的另外一位角色,塞普蒂默斯,作为战争当中的幸存者,他对于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普通的人们对于战争的残酷以及对战后各种生活不满的表现。战争的幸存者,在战场之上种种残酷的人生经历,导致其对于生命的脆弱和不确定性日益的增加。同时,对于生活的价值和本质的意义,又产生了极大的恐惧。由于死亡的阴影长时间地笼罩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使得人们的生活充满了黑暗与绝望,塞普蒂默斯的恐惧感尤为严重。他曾经亲眼看见了自己的战友死亡,这样的经历使得他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影响,他甚至觉得,死去的战友会时常与他进行对话,而那些死去的人们也经常地出现在他的生活当中。这样的情况,使得他好似时刻都处于死亡阴影的笼罩当中。《达洛维夫人》对于死亡和恐惧的两种不同的描述,更加深刻地展现出了伍尔夫对于死亡的理解和领悟,并且这些都是伍尔夫生活当中的实际场景的刻画,这些问题,也一直的困扰着她。

三、对于死亡的困惑

人生的经历,难以决定一个人对于死亡的理解和态度,一些同样的遭遇,在某些人身上有可能会成为一种致命的打击,但是,在另外的一些人眼中,可能就成为了一种全新的起点。总体的来讲,一个人对于生活以及人生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之上决定了一个人对于死亡的态度,这一点非常关键。在《达洛维夫人》当中,塞普蒂默斯以及克拉丽莎同样的经历了失败的婚姻、疾病以及友情的缺失,两个人的生活实质上来讲有着极大的联系。所以,许多学者分析伍尔夫可能是使用一种分身的手法,对于一个任务进行两个不同层面的精神表现进行描述。而这样的情况,就进一步地导致了两个人不同的命运。克拉丽莎由于塞普蒂默斯的死亡,进而从自身死亡的困惑当中逐渐走了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进而开始了一段崭新的生活。

伍尔夫的著作往往在对于生命的探索方面有着非常多的描述,其对于生命的思考是非常困惑的,并且复杂、矛盾。伍尔夫非常的惧怕死亡,感慨人生的无常,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她又非常的想去剖析人类的精神世界,渴望通过一种方式,来找到并且克服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进而达到一种向死而在的思想境地。

现实生活当中的伍尔夫的人生充满了悲剧和痛苦。在她的人生当中,亲人的相继离世,使得其对于人生充满了怀疑,人生的信念也是彻底的崩溃。几乎每一个家人的去世,都会引起她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并且导致她精神疾病的复发。所以,对于伍尔夫而言,自杀似乎是迟早要发生在她身上的一件事。这种对于死亡的恐惧但是又想要付诸实际行动的心理,在《达洛维夫人》当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在小说当中,克拉丽莎作为家庭主妇,主要的任务就是照料整个家庭,帮助丈夫、照顾孩子、维持家庭的和谐稳定,但是克拉丽莎似乎在这些方面都非常失败。在塞普蒂默斯死亡之前,克拉丽莎的生活完全的违背了她自己的意愿,随着达洛维夫人在准备晚会当天的思想情绪的逐渐改变,使得她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逐渐地显现出来,进而觉醒,意识到了生活的空虚和无趣,使得她茫然、迷失、不知所措。塞普蒂默斯的死亡,使得她对于死亡产生了恐惧,但是她每一天的空虚的生活,又让她对于死亡充满了困惑。正如小说所描述的“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对方。”“我当时想,这就是幸福的开始。我没有想到,这就是幸福,幸福就在那个瞬间。”以及小说的最后,伍尔夫的片尾描述“要直面人生,懂得人生是什么,热爱人生,不管它是什么。最终要了解它。然后才能放弃。”这可以说是伍尔夫生活最为真实的写照。塞普蒂默斯完成了自杀,进而使得克拉丽莎从中感悟到了生存与死亡的含义。

四、结束语

在伍尔夫的眼中,生存以及死亡,带给人们的希望是同时存在的。虽然说在其作品当中充满了对于生活的悲观情绪,但是克拉丽莎这个角色,还是反映出了人生的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克拉丽莎的形象,就好像是一个人的正面,而塞普蒂默斯的形象,就好比是一个人内心的阴暗面。这两个人对于生存和死亡进行了全面的描述。在《达洛维夫人》这部小说当中,伍尔夫通过对于两个主人公的描写,对生存以及死亡进行了剖析,最终理解了生存,是人生走向死亡的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所有的违背自己内心的做法以及虚荣,是可笑与荒谬的,而真实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生活,又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克拉丽莎经历了死亡的恐惧之后,终于明白了死亡的真正意义。生存是死亡的开端,而死亡则是生存最后的结果。伍尔夫通过对主人公的描写,表现出她对于人生的感悟以及对于死亡的独特的理解。

[1]张歌.浅议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M].文学研究,2011,(4):23-25

[2]潘华.弗吉尼亚·伍尔夫作品研究论述[M].当代外国文学,2009,(10):114-123

[3]夏松.存在于时间之间的关系研究]M].高等教育科技资讯,2008,(7):56-58

猜你喜欢
伍尔夫丽莎克拉
一克拉便利店
论弗吉尼亚·伍尔夫《伦敦风景》中的情景交融
《克拉恋人》夏日里的欢乐之恋
To the Light House—A Journey of Life from Moments to Eternity
逾100克拉的“巨钻”临沂出了5颗
与伍尔夫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