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事实,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新闻原则——延安时期新闻科学研究

2013-08-15 00:54肖鑫鑫
传播与版权 2013年7期
关键词:解放日报延安作风

□ 肖鑫鑫

一、延安时期新闻队伍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全党内进行整风运动源于党的干部对错误的思想根源还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党的整风必须借助于党报这个媒介,以整风运动为背景的延安新闻界的整风改革是从《解放日报》改版开始,以“增强党性与反映群众”为主旨,主张面向边区,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反对不注意研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实践问题,要求关注实际,深入群众,反映群众。随着整风运动和《解放日报》的改版,延安时期,我们的新闻队伍也形成了时代特有的延安精神和优良传统作风,体现于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建设

1.新闻工作者要有高度的党性原则。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群众重要的舆论阵地,新闻事业作为党的喉舌,坚持党性原则是新闻工作的前提。延安时期,党中央除了强调党要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还要求新闻工作者要增强党的观念,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才能确保舆论导向正确,才能不辜负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厚望,才能做到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自己负责。在整风运动中,延安新闻界指出,“党报不但要忠实于党的路线、总方针,而且要与党的领导机关的意志呼吸相关,息息相通”,这是延安时期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最根本的操守,要继续发扬和传承。

2.新闻工作者要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在当今信息时代,新闻工作者要善于识别和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经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时刻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具有对党的事业和社会导向的使命感。延安时期新闻工作者的一个优良传统就是强调政治第一、技术第二,指出新闻必须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要发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进行客观报道。只有不断培养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新闻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也才能不断增强新闻工作的鲜明性、准确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二)组织建设

1.组织建设是新闻队伍建设的基础。新闻队伍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行正确的新闻工作者干部政策和加强新闻队伍的组织建设。只有拥有一支优秀的新闻队伍,才能为我们新闻事业顺利地向前发展注入活力。整风运动中,《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的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上进一步肃清了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坚定了党的观点,指出,一切从大局出发,忠于人民,奋勇拼搏,淡泊名利,乐于奉献。这使得报纸的党性、群众性等唯物主义新闻观得到有效增强。组织建设保证了新闻工作者的先进性,此时期一批党性坚定、思路清晰、业务扎实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正在逐步壮大。

2.提高工作者的理论和工作能力。新闻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在传播各种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最先感受到各种文化的相互激荡和不同意识形态斗争的错综复杂。《解放日报》、新华社及一些地方报纸相继批判和揭露资产阶级新闻观和“党八股”,他们结合工作实际,研讨了政治与技术的关系,一时间,许多报社成为新闻工作者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提高工作能力的阵地,学习教育通过整风运动引向深入,他们在自查自纠的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逐步探索建立新闻党性、真实性及增强业务能力的长效机制。

(三)作风建设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整风运动中,通过批判、讨论新闻工作实际,要求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闻实践,要求一切报道都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多学习、勤调研的形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并及时发现问题,挖掘典型,总结基层群众创造的新经验和好做法,用于指导和推动新闻工作。这些基本原则,奠定了我党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这就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始终是新闻工作者在群众路线作风上的体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新闻的源泉。延安时期,新闻工作者们到事发地点去采访、去报道,深入调查,与人民群众加强联系,指出:“如果我们的工作无益于人民,反而毒害人民,那就比蠹虫还要可恶,比二流子还要卑劣。”而如今和平时期的新闻工作者所处的外在环境不同于革命战争年代,但仍应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品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记住并加以发扬。

3.自我批评的作风。任何政党和个体都难免会犯错误。毛泽东曾用“天天洗脸”、“天天扫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比喻和格言,生动说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如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延安时期,新闻工作者在硝烟四起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他们还经常结合抓思想、抓工作,不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和《解放日报》的改版,许多新闻工作者在办报方针和理论认识上产生了质的飞跃。

二、坚持科学新闻观的形成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无产阶级党报学说形成时期,《解放日报》改版目的是为了彻底肃清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王明路线对党的工作和新闻工作的干扰,以及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党八股”对新闻工作的危害。陆定一的“无产阶级新闻”观,确立了中共在党报中的领导地位、群众路线作风和尊重事实的新闻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在新闻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以事实为新闻的本源;在新闻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走专业新闻者同非专业新闻者相结合的路线,依靠最广泛的群众,坚持新闻报道的完全真实。其历史贡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宣传和坚持唯物主义新闻观

陆定一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中论述的第一个问题是“新闻的本源”。他指出:“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在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闻的定义,即“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在新闻与客观事实的关系中,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因素。有了事实的发生、变动,才有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此唯物论的新闻观,尊重事实,坚持每一条新闻都以可靠、准确的事实为依据,在采访、写作、编辑中,都要力求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宗旨,也是党所领导的新闻事业的根本宗旨。生活在人民中间,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下成长起来的党的新闻事业,才是真正的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陆定一指出,新闻记者要亲自到事发点去采访报道,并且新闻记者要当好人民的学生,尊重他们,以群众的口吻告诉记者真相,以他们为生活中的老师来调研实情。针对新闻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此时期的新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符合了科学精神的要求。新闻来源于群众丰富的实践,又要回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成为媒体的主角,用镜头、笔触、版面、文字来充分表达和反映群众的情感、心声、诉求,如果脱离了群众,新闻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结语

从延安时期的新闻传播中,我们可看出尊重新闻规律,新闻传播事业就会发展前进,新闻科学研究就会繁荣,就会深化。如今,对延安新闻历史关于新闻队伍建设和科学的新闻观、新闻教育的审视是为了更好地规范新闻运作。新闻传播学的繁荣,又将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而研究延安时期,尊重事实的新闻原则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作风,这为当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和高效的运行范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单波.20 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应用新闻学卷[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文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孙旭培.当代中国新闻改革[M].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解放日报延安作风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解放日报“特稿”:新传播环境下的热点选题深度报道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移动互联网时代纸媒组织架构“柔性再造”——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栏目制为例
议程设置框架下肿瘤防治议题浅析——以《解放日报》、《文汇报》2013-2014年相关报道为例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走进延安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学先进 转作风 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