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整体推进人口计划工作

2013-08-15 00:53:20万东良
重庆行政 2013年2期
关键词:村居区委计生

□ 万东良

作者:重庆市渝北区人口计生委主任

2012年度,重庆市渝北区按照重庆市“4+2”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人口计生各项工作,全区人口计生工作体制环境有重大改善,重点项目有明显进展,工作质量持续提升,人财支撑有充分保障,区域人口计生事业呈现基础夯实、整体推进、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人口计生工作主要指标顺利完成

据统计,全区管理人口160.69万人,常住人口107.8万人,户籍人口95.08万人,流入人口22.3万人;符合政策生育率92.24%,出生人口性别比105.87,人口自然增长率3.92‰。全年投入计生事业经费5510万元,人均50.48元;投入计生惠民资金2110万元,惠及4.2万人。征收社会抚养费1954.07万元,强制执行110.78万元。“孕优”参检9042人,参检率90.91%。在国家级、市级媒体刊载渝北计生信息664篇,其中各版头条32篇。

二、人口计生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一)强化统筹协调,工作环境和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区委、区政府组织召开统筹人口发展领导小组会和电视电话会,研究部署重大事宜。区委主要领导亲自交办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调研并就调研成果作出批示,推动出台了一系列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的政策文件;区政府主要领导手写6页纸批示,提出人口计生工作发展举措。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和区长办公会9次专题研究人口计生工作,区四大家主要领导和分管联系领导21次听取汇报、19次做出批示、7次现场办公,研究和协调解决重大问题。邀请全国知名人口学家原新教授为区委中心组扩大会作专题报告。区委、区政府评选人口计生30年贡献奖获得者30名,并给予每人3000元奖励。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将人口政策理论纳入主体班培训计划,全年授课22课时。区人口计生部门开展评先评优和社会职务安排的计生资格审查1584人次,取消参选资格3例。立足“十二五”人口发展要求和渝北经济社会形势,调研拟制人口计生“1+4”政策体系,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印发《关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区委办、区政府办名义印发 《关于加强城市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人口计生公共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的通知》4个配套文件,全区人口计生工作大格局基本形成。

(二)注重队伍建设,干部职工的行业归属感得到增强。一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格落实“1+4”工作制度,即以季度考评制为核心,认真实施项目负责制、竞职选拔制、镇街工作汇报制和个人德才述职制等4项制度,推进政策研讨会、业务大讲台、才情展示厅、心灵加油站、观点交流所五大平台建设,坚持推行“3+2”服务基层制度,区人口计生委的火车头带动作用充分发挥,锤炼并形成了计生系统严谨规范、雷厉风行、精益求精“三大作风”。二是注重科学管理。推行行业工作最低年限制、抽调借用备案制、新进人员资格准入制,率先在全市推行双专干制度,即3000人以上村居严格配备2名专干,年末区、镇街、村居三级人口计生队伍专职工作人员631人,其中村居专干443名,94.39%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PIC系统。据统计,近年专干中先后有86名成长为村居书记、主任。组建优秀人才库和业务指导团,采取上挂下派方式培养优秀人才,普遍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培训各级人口计生干部2575人次。鼓励行业坚守精神,对长期从业者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1000元物质奖励。完善约谈机制,对责任目标考核连续2年排名靠后的镇街进行集体谈话。

(三)夯实基层基础,人口计生事业发展的根基更加牢固。一是数据质量进一步提高。开展“消重补漏”专项行动,23万条重复信息归零,与教育主管部门核对全区小学生学籍信息6万余条,与11个区级重点部门交换信息100万余条。二是村居活力进一步增强。优化设计《村居专干手册》,镇街推行干部分片承包制,与联系村居捆绑考核;村居落实两委班子挂牌负责制,村居书记、主任带头查处违法生育行为,效果明显。聘请专业调查公司开展第三方抽样调查,真实反映基层工作状况,为摸清情况、分析原因、落实责任、改进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三是星级创建进一步推广。立足组织网络、阵地建设、基础工作、信息化建设、技术服务、民主管理等6个方面,开展星级村居创建活动,实行年度星级评定和挂牌,推进基层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建设、标准化管理、科学化评估。

三、计生民生工程加快发展

(一)着手联动联合,幸福家庭行动全国试点稳步实施。一是试点项目统揽整合功能明显增强。围绕“文明倡导、健康促进、优生优育、致富发展、奉献社会”的创建主题,构筑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综合保障三大机制,精心打好宣传、健康、致富、文明“四张牌”,更好地整合各项人口计生工作,并实现与相关部门的职能互动和工作联动。二是基层特色创新各展其长。投入20万元,编辑出版《寸草心》慈孝文化校本教材(一至九年级),并纳入全区中小学每学期4~5课时的教学计划;投入25万元精心打造古路镇慈孝文化广场,镇街开辟人口文化户外宣传阵地42处。区、镇街、村居三级广泛开展幸福家庭创建评选活动,敬老孝道文化全面彰显。三是强化为民务实服务效果明显。开展600户家庭幸福指数调查,掌握居民需求并针对性调整政策优化服务。开展技能培训7316人次,新增城镇就业3.4万人,发展微型企业1140家、个体工商户8337户,70%的农户人均纯收入超万元。

(二)着力维权维利,均等化服务全国试点扎实推进。一是核实人口底数。制作启用《入户调查通行证》1490个,开展为期3个月的流动人口大清理大核查,采集录入流动人口信息2.73万条、比对24.1万条。二是推动服务升级。围绕“家在渝北”核心理念,发放《流动人口温馨服务卡》7.8万张,办理流动人口生育服务证2353个,流动人口累计凭卡享受免费“孕优”检查2353人、免费生殖健康检查84137人次、免费技术服务1053人,并出台流动人口合法生育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受益度大大加强。坚持每年开展“十佳农民工”评选活动,并在住房、医疗、保险等方面给予流动人口市民化优待。实行药具全覆盖,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居、市场等流动人口聚集场所共设置989个免费药具网点。开展“1+3”就业联盟、“1+8”城市社区服务管理模式和“居民点菜、干部下厨”活动,为流动人口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三是落实人财保障。区人口计生委成立流管所,落实专职人员编制5名;全区投入试点经费410万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三)着眼优生优育,“孕优”检查全国试点量质并重。构建“以区站为核心、中心站为支撑、一般站为依托、村居卫生室为网底”的服务网络格局,全面落实4大职能24项任务。区中心投资400余万元配置“孕优”项目设施设备,实验室水平被国家评估为 “优秀”;落实5名高级和6名中级医师参加“孕优”工作。村居严格目标人群标准,镇街严格免费卡发放,区中心严格受检人群分类指导,区人口计生委严格平时督导和抽查,确保目标人群真实准确,“孕优”项目全面完成。全年累计开展孕期优生检测5688人次,新生儿疾病筛查8783人次,优生优育“三级”干预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四)强化利益导向,计生民生工程持续扩面提标。2012年区级投入奖扶资金807.537万元,其中残疾独生子女及其家庭在建房补助、假肢装配和康复训练补贴等10个方面均按1.5倍的份额予以优待优惠。严格“四权分离”,全面落实计生惠民资金。出台育龄人群落实长效避孕措施营养补助政策;将独生子女四级以下伤残补助从农村扩大到城镇。逐步推行计生家庭居家养老服务,完善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补助政策、特殊困难计生家庭关爱政策和计生家庭临时救助政策等3类5项政策,“少生优生”、“计生民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五)强化协调配合,行政管理监控收效明显。开展法制大宣传大教育和强制执行专项行动14次,清理下欠案件869件,征收历年下欠168.64万元,司法拘留8人。规范B超孕情检查和终止妊娠手术登记,人口计生部门联合公安、卫生、食药监等部门每月开展1次“两非”执法检查,依法查处2宗非法施行计生手术案件。

考核结果显示我区2012年度人口计生工作党政责任目标考核全市第一;另有19个单位和个人荣获国家级、市级表彰。

市委、市政府授予我区出色完成2012年度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和党政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市人口计生委授予我区全市2012年度人口计生工作业务目标考核一等奖、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2013年,渝北区将继续按照全市“4+2”总体部署,继续推进4项国家试点项目,扎实做好各项人口计生工作,为促进区域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构建“三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村居区委计生
阵地前移接地气主动创新勇作为
——小店区委党校宣讲模式初探
我校主要领导带队走访集美区委区政府
村居
人口计生法修法获通过明确实施三孩政策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0-14 07:46:44
《村居》高鼎
黄河之声(2021年1期)2021-03-29 01:09:28
村居
村居
北方音乐(2019年12期)2019-08-21 12:57:13
中共玉溪市红塔区委宣传部专题
详解人口计生法修改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18
卫生计生科教 今年要干这些事
中国卫生(2014年4期)2014-12-06 05: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