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前程 刘 洋
《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指出,“行政学院是培训公务员、培养公共管理人员和政策研究人员、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的机构,是政府直属单位”,“行政学院应当围绕党委和政府工作部署,跟踪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工作”。作为区县行政学校,如何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充分发挥在党委政府决策中的咨询服务作用,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发挥行政学院咨政作用,就是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持、正确的思想引导和科学的决策建议。这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时期行政学院工作创新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是行政学院的性质和职能要求学院必须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条例》把行政学院定位为“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决策咨询研究机构”,这是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行政学院职能职责的重要定位,也是对行政学院科研咨政的客观要求,不仅明确了学院的地位和作用,而且给学院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同时,作为政府的直属单位,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是行政学院工作的基本职责。
二是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学院必须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咨询服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许多深层次的矛盾日渐凸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也不断增多。行政学院作为社会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机构,必须进一步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强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首先,党政领导要转变思维方式,重视行政学院工作。行政学院是政府兴办的学校,区县党委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大局的视角重视行政学校工作。一是要把行政学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整体工作部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纠正过去那种认为行政学校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三是要为学校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经费保障。
其次,行政学校自身要更新思维观念,创新发展理念。行政学院特别是区县行政学校要认真审视自身的职能和定位,要按照“研究机构”和“咨政职能”的要求,调整优化科研组织形式和人员结构,创新科研工作发展思路,尽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学校要由过去形成的“教学和后勤”两个轮子转为“教学和科研”两大职能,切实把科研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要由学习型学校转为学习研究型学校,把调查、研讨作为科研工作的重点;三是科研的重心要由基础理论研究转为应用对策研究,使科研成果体现时代性、实用性和实效性。
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区县行政学校要立足于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的高度,深化对科研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一要明确科研是发挥行政学校咨政职能作用的直接体现。作为政府的直属部门,区县行政学校必须以区(县)情研究为中心,以课题调研为载体,以决策咨询为导向,结合本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开展科学研究,拿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咨询价值的科研成果,直接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
二要明确科研是扩大基层行政学校社会影响力的一项“形象工程”。科研成果的多少、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行政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教学是硬任务,科研是软实力,科研为教学提供坚实的基础。行政学校教师要加强理论研究,并力争在权威报刊上发表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文章,不但能在本地提升社会影响力,而且在行政学院系统也会扩大知名度。
队伍建设是行政学院事业发展的关键。区县行政学校要按照《条例》提出的“建立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工作人员队伍”的人才强校战略,把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作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点。
一是要按照《条例》对行政学院科研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构建科研工作新格局,优化配置科研资源,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在科研人才的培养上,要以战略的眼光、可持续发展的思维,通过制定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挂职锻炼、进修深造、社会调研等方式,着力打造学术带头人和学科带头人;三是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创造的学术氛围,为科研人员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搭建良好平台。
首先,要健全和完善有关科研工作的制度和措施。要根据党委和政府下达的科研任务,结合行政学校自身发展实际,制定科研工作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同时,要根据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调研课题、学院系统的招标课题,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
其次,要建立健全科研工作评价与激励机制。对科研工作实行基本工作量制,要求区县行政学校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或调研报告,每年至少有两篇在市(省)级以上报刊(网站)发表或被本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用。对未完成基本工作量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惩戒;对超额完成任务特别是对精品力作实行重奖,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动力和创作潜能。
科研成果必须指导实践、服务实践,才能体现出科研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科研服务意识,强化科研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科研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强化科研工作的服务职能。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就是在新形势下,为了服务于提高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行政学院充分利用自己的科研优势,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从而为党委政府在这些重大问题的决策上提供咨询和建议。区县行政学校要利用身处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等优势,深入社会、深入群众广泛开展社会调研,拿出有价值、上档次的科研成果,为党委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服务。
二是要强化服务决策的主攻方向。区县行政院校要增强区 (县)情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区(县)情研究作为科研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如特色经济、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城乡一体化建设等。同时,要加强对人民群众最关注、社会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为党委政府出台政策、制定措施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课题调研是科研工作的重点,是行政学院发挥咨政作用最直接最有效的体现。为了高质量完成各项课题任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实施课题带动战略。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区县行政学校要积极参加党委政府重大决策性项目研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组建课题组的形式进行重点攻关,促进区(县)域研究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不断提升区(县)域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要主动承担有关部门的委托课题,以高质量的课题调研成果不断扩大行政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二是科学安排,加强协作。要根据课题调研的需要和教师个人的科研优势,科学安排,合理分工,落实专人负责。对重大决策项目和科研课题,要举全校之力,集体攻关,发挥团队优势,打造精品力作。同时,要加强与上级和兄弟院校之间的协作配合,发挥行政学院系统的整体科研功能。
三是提供平台,搞好服务。要充分利用行政学校校刊这一舆论工具,系列刊登有指导作用和咨政价值的课题调研成果,为区(县)委和政府决策咨询提供一个便捷有效的服务平台。
调查是科研的基础,如果离开了调查,科研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区县行政学校,必须把调查研究作为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积极参加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重大调研活动。行政学校要选派科研人员到政策研究及决策部门挂职,参与决策咨询。党委政府要安排行政学校教师参加重大调研活动咨询成果的策划与评审,以了解和掌握工作重点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活动。
其次,认真开展社会调查。教学科研人员要主动深入企业、乡镇、农村和群众中去,以独特的视角了解民情、关注民生,认真开展调研活动。行政学校可以在乡镇、厂矿、企业等地建立社会调研基地,为提高服务决策水平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再次,建立学员调研制度。行政学校学员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行政学校要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资源,将学员的实践优势和教师的理论优势结合起来,要求凡是到校参训的学员结合本部门、本岗位工作实际撰写调查报告,经整理后形成有价值的调研成果,供决策部门参考使用。同时,将优秀调研文章在校刊上登载,直接服务于实践。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作为区县行政学校,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条例》精神,切实加强科研创新,充分发挥咨政职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