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反腐倡廉建设,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反腐倡廉建设做得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探索和构建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水平,从而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思想保证。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传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存在以下缺陷,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实践的需要:
随着人民群众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反腐倡廉成为新形势下广大民众迫切的政治愿望和关注焦点,民众强烈的反腐倡廉热情为政府推进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在共同的反腐倡廉诉求下,不同民众的反腐倡廉热情和反腐倡廉需求具有较大差异。
传统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并未重视不同宣传对象的差异化需求,而是仅将宣传教育对象划分为党员、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余的全体公民。对于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具有大体相同的政治义务和法律义务,其接受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需求也大体一致。但对于除党员、国家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公民来说,年龄、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都可能导致不同的反腐倡廉需求。这种差异化需求决定了民众在接受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时候,具有不同的关注点和兴奋点,即使在同一个场所使用完全相同的宣传教育材料,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说也会产生不同的宣传教育效果。
事实上,在传统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中,不同宣传教育对象共用同一宣传教育材料的现象并非罕见。大规模、运动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固然可以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特征。因此,应针对不同的宣传教育对象,制定不同的宣传教育计划,运用不同的宣传教育材料,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从而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主要目的:一是加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二是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崇尚廉洁的良好风尚。长期以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存在着重心异位现象。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部门一直处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绝对主导地位,宣传教育计划和宣传教育活动完全由宣传教育部门单独决定和推进的模式,使得宣传教育部门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考核者”,从而成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实际上的重心。由于缺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实效的科学考核机制,致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长期处于“尽力播种,不问收获”的状态。
在传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部门的绝对主导地位,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中教与学双方缺乏互动交流,不利于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效果。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本身不具备强制性,很难使受教育者真正入心入脑,并内化成一种责任和动力,从而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树立和增强监督意识。宣传教育对象虽然对宣传教育活动不具有干预能力,但对宣传教育信息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如果宣传教育部门不能积极与宣传教育对象交流沟通,使其主动参与活动的进程,那么宣传教育活动的效果势必大打折扣。那种“事前不知晓宣传教育内容,事后完成各种观后感交差”必然成为不少宣传教育对象被动接受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真切感受。
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方式是承载反腐倡廉内容的重要载体,其宣传手段的新颖性、科学性决定了宣传教育效果的好坏。长期以来,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手段上,存在着样式陈旧,形式单一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实效。
第一,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手段以点为主,缺乏面的覆盖。传统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主要以开展学习、培训,组织宣讲会、汇报展览等方式推进,主要针对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党政干部。这种宣传教育模式的覆盖面较为狭窄,不利于全社会廉洁风气的形成和廉政文化的建设,很难形成全社会共同反腐倡廉的社会风尚。
第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手段传统,对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研究不够。当前数字网络的兴起,移动性、互动性、及时性成为新兴媒体的主要特征,在这个信息传播格局产生深刻变革的关口,如何让宣传教育工作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弘扬廉政文化,寻求更多的民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是当前宣传教育工作应当探索的方向。
第三,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以灌输为主,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待加强。对于广大民众来说,接受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并非其法律上的义务,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式的喜闻乐见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参与热情和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评价。如何用生动的形式来吸引民众,在宣传教育的同时展现反腐倡廉工作的成果,引导民众在法治的框架内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应成为新形式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矛盾凸显,反腐倡廉面临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同时,我们进入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方式逐渐被网络所改变,传统的封闭、单一、集中式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的需要。“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是在反思传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适应新时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需要而构建的。构建这一新模式,必须在理念上实现“三大突破”。
“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遵循“以宣传对象为主体”的理念,打破宣传教育部门一直处于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做法,充分尊重宣传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无论宣传教育计划的制定、还是宣传教育主题的确定和内容的筛选,都要与宣传教育对象进行沟通与协调,努力做到组织策划群众化。围绕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民调,把干部群众最关心、最重视、最迫切的反腐倡廉需求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题。主题确定后,根据宣传教育材料的内在属性,将整个宣传教育流程划分为不同的推进阶段,每个推进阶段制定多个不同的宣传形式。使宣传教育对象在接受宣传教育时可以任意选择同一个推进阶段的不同宣传形式,直至完成整个宣传教育流程。这样就能增强宣传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宣传教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宣传教育活动中去。
传统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强调 “单向灌输”,很难收到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如何打破这种状态,使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满足新形式下全社会树立崇尚廉洁良好风尚的目的,是当前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注重教与学双方及学学双方的互动沟通,积极引导宣传教育对象与宣传教育部门、宣传教育对象与宣传教育对象的积极互动。这种积极的“双向互动”甚至“多向互动”过程,能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引导他们的讨论与思考,并通过大讨论等互动形式将宣传效果发散开来,最后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这种通过“多向互动”最终让“宣传教育对象”成为“宣传教育者”,从而极大地增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的社会效果。
“形式开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时间上的开放性。传统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模式很大的特点是集中式宣传,这种做法往往会在时间上产生间隔性的负面效应。“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在时间上坚持无缝连接的理念,只要有需要,宣传教育对象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和材料。并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灵活的调度学习时间,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二是对象上的开放性。打破宣传教育中的人为壁垒,除了少数需要保密的内容外,都应做到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让民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在反腐倡廉的大政方针以及反腐的最新形势和动态,把争取广泛的民众支持作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目的之一。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反腐倡廉教育宣传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课题、新要求,“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坚持把反腐倡廉的宣传实效作为宣传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打破传统宣传教育模式中的思维定势,让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深入基层、深入民众,保证在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的稳步推进。
“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创新“倡廉云”为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载体,将原来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反腐倡廉资料加以整合,运用网络加强交流互动,发挥不同宣传部门和宣传对象的优势特长,扩大信息交流范围,整合了反腐倡廉资料资源,避免了重复建设,有效降低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活动的成本。
“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模式实现了两个对接,一是与新形式下反腐倡廉新形势相对接。通过积极调研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策略,提高了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针对性。二是与新形式下信息传播方式相对接。通过引入网络技术,实现了宣传教育平台的跨越式发展,是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对信息化时代需求的积极响应。
作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的新模式,“开放式”宣传教育模式必然需要一个与传统模式不同的新兴载体,因此,必须着力于平台和载体创新,构建支持“开放式”宣传教育模式的平台和载体。基于“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支撑的一体化开放式电子宣传平台,就成为“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新平台和载体的必然选择。我们可以将这种电子宣传平台形象的称之为“倡廉云”。
第一,“倡廉云”具有高度的整合性。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倡廉云”事实上是各种反腐倡廉资料电子化后在计算机终端上的总称。“倡廉云”的大小取决于计算机终端上硬盘的容量,理论上存在着无限扩展的可能。不管是文字、图片或是影像资料,电子化后都能上传到“倡廉云”中。由于计算机这种载体的独特属性,各种资料都能在其中合理组合,整合出符合各种要求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材料。
第二,“倡廉云”具有超强的移动性。在计算机终端中储存的“倡廉云”通过网络可以在任意地方上传和下载。不管是宣传部门的管理员需要上传或是修改资料,还是宣传教育对象需要下载或是浏览资料,通过网络,借助各种口令或密码都能方便快捷的与“倡廉云”相连。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不管用户身处何方,“倡廉云”就像始终漂浮在用户头上的那朵云彩,与其身影相随,实现“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时间上的无缝连接。
第三,“倡廉云”具有便利的互动性。“开放式”反腐倡廉宣传教育最大的特点之一,是通过 “多向互动”产生积极的渗透效应,在整个社会营造出反腐倡廉的文化氛围。传统集中式的宣传教育受限于硬件条件,宣传部门与宣传教育对象的及时互动都十分困难,更别说大范围的“多向互动”。如果借助构建在网络上的“倡廉云”这一平台,“多向互动”不仅及时高效,而且便于宣传部门时刻了解讨论的进程,适时引导互动话题的走向,从而增强宣传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