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隆厚文
作者:重庆市丰都县环保局局长
2012年,重庆市丰都县环保局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在机制体制创新、队伍能力建设、宣教工作拓展、执法监管水平提高和机关作风建设加强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开创了丰都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丰都县在十三次党代会上第一次将环境保护写入县党代会报告,并向全县人民庄严承诺:绝不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抓发展、绝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图发展、绝不为急功近利简单追求政绩求发展的“三个绝不”要求。县委、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开创性地实行环境安全保证金制度,将环保责任和任务细化落实到了每一个工作层面。积极推进环境保护模范创建,将创建市级环境保护模范县纳入“五城”同创统筹推进,提高到全民意志和全县统一行动的高度来落实。推行公众开放日制度,建立起了环保部门与市民、市民与企业多渠道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市民了解环保、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营造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环保部门督查、相关部门配合、企业治理、社会广泛参与”的浓厚环保工作氛围。
面对产业发展给环保工作带来的重重压力,丰都县铁腕施策。首先,强化污染减排。关闭了重庆丰都天维实业有限公司、重庆新大集团水泥有限公司。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新开工建设7座污水处理厂,完成了东方希望水泥厂A、E生产线脱硝设施建设,完成了9家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年度治理任务,全面完成了当年减排任务。其次,严格环境准入。切实把好环保审批第一道关口,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执行率100%。强化环保验收,对历年审批项目集中开展“三同时”执行情况专项清理,环保“三同时”执行率100%。再次,加大执法力度。精心组织开展了系列环保专项执法行动,2012年环保处罚案件14件,较上年处罚案件2件提升了600%,单体处罚额度2件10万元,罚款总额43万,较上年罚款6万元总额提升了616%,处罚案件数、单体处罚最高额度和罚款总额均创历史新高。最后,坚持以收促治。创新征收方法,切实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全年征收入库排污费625万元,较上年征收入库504万元,增幅24%,排污费征收总额、年度增幅双创新高。
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实行县、乡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强化保护区内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加大水源地水质监测,全县33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实行一源一档,全部按规范设置了保护区界碑,组织开展饮用水源突发污染事件应急演练,县城饮用水源达标率100%、乡镇饮用水源达标率85%以上;加大环境信访解决力度。对802件环境信访案件,全部按期办理,案件处置率100%,办理回访满意率98%;全力打造宜居县城。积极开展烟尘控制区、无煤区和噪声达标区建设,建成11.85平方公里无煤区、7.25平方公里烟控区和9.39平方公里的噪声达标区,强化餐饮油烟污染治理,加强扬尘污染治理,严格夜间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管理,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9天;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整治,投资3937万元对该县虎威、社坛、龙孔、高家、名山、树人等6个镇街22个行政村(居委)开展了农村环境村庄连片整治,受益人口63493人。
积极推进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落实隐患排查整治消号制度,落实了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组织开展环境安全专项行动。开展了铅蓄电池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工作、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重点行业企业环境风险及化学品调查、环境安全百日督查、医药制造企业专项环境执法检查、各类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管理专项检查、认真开展畜禽养殖专项执法检查等专项行动。强化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与管理。按时完成国控重点监控企业在线监测安装和验收,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实行统一监控,数据获取率达到95%以上。强化辐射放射源监管。对全县涉及放射源的单位全部进行了申报登记,按规定全部执行了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涉及使用辐射设备的32家单位,均取得了辐射安全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持证率100%。强化化学品环境监管。全县33家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全部按规范进行了处置,在全县开展了POPS更新调查上报工作,对紫光化工等公司进行了全程监管,督促重庆紫光公司建立了工业危险废物台帐管理。通过强化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确保了全县环境安全,全年无一起重大污染事故发生。
在全县组织的以“红心向党、一心为民”为主题的“红心工程”活动中,环保局创造性地开展了学习型、服务型、规范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环保机关创建工作,以求实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机关建设,有效激发了整体活力。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创新实行了局领导班子成员周工作安排制度,科、室、队、站、中心工作月安排月总结月讲评制度以及创新激励制度,有效增强了全局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协调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统筹度。同时,进一步深化细化“环保读书活动”,倡导干部职工“日读一小时、月撰一篇文、季阅一本书”,组织开展了“创建五型机关,争做环保卫士”环保征文、“创模”演讲、“美文大家荐”、篮球联赛等文化体育活动,收到参评征文48篇,开展2场演讲,推荐供大家选读的“美文”8本,开展体育比赛活动4次,丰富了职工生活,激发了活力,提高了机关凝聚力和向心力,逐步培育和建立起团结和谐、实干向上的环保大家庭。
(一)明确了工作思路。以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环保“五大行动”为抓手,以“五城同创”为载体,突重点、破难点、解热点、树亮点、夯基点,整体推进丰都环保工作。丰都县环境委员会起草了《丰都县2013年环境保护工作要点》,并广泛征求了环委会成员单位意见,制定印发了《丰都县环境保护局2013年工作要点》,并根据相关的要求,向市环保局拟报了我县2013年生态目标考核目标任务。
(二)强化工作载体的落实。修编了《丰都县创建重庆市环境保护模范县》规划,已联系落实专家组织评审;落实细化了市环保局“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五大行动”的具体工作措施,报市环保局审批后组织实施;编制了丰都县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实施方案。
(三)落实了总量减排项目。根据丰都县与市政府签订的 “十二五”总量减排目标责任书及丰都县“十二五”总量减排年度目标任务分解情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2013年年度总量减排计划,落实了减排项目41个,正加紧推进实施,为确保今年减排目标完成打下了基础。
(四)加快了环保项目申报和实施。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县实际,开展了项目编制和资金申报工作。编制上报项目45个,涉及中央、市级各类环保专项资金达7600万元;完成了监测执法业务用房主体工程建设,编报了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装饰建设方案;完成了2011至2012年22个行政村庄连片整治项目验收,启动了江池镇、三元镇、董家镇等七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6个项目建设,启动了包鸾养殖场搬迁及污水处理厂拆建等工作。
(六)强化了环境监管工作。认真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2013年一季度共受理建设项目申报34个,批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19个,其中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11个,审批环境影响登记表8个,总投资32693.18万元,其中计划环保投资2128万元;加强企业巡查及监督管理,一季度共检查企业90余家次,出动环保执法人员300余人次,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督促风险排查整改13件;认真办理群众信访案件、上级批转案件,切实维护好群众的环境权益。一季度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等信访案件249件次,办结247件,结案率达99%;严格执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工作报告制度。一季度开展申报企业66家(含21个乡镇),依法征收排污费996630.82元;充分发挥了监测耳目作用,按期组织开展水、气、声常规环境监测以及重点污染源监督性、委托性和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一季度共获取有效监测数据1938个,完成各类监测报告22份;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编发《丰都环保》2期,《环情专报》9期,在包鸾、高镇等乡镇开展了宣传活动,出动环保宣传车8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加强环保队伍建设,制定了《2013年丰都县环保系统读书活动方案》,以开展“推荐一本书、讲好一堂课、写好一篇文、办好一场演讲、开展一次调研”的“五个一”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规范型、和谐型”五型机关建设。